返回第295章 必先利其器  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5章 必先利其器第(2/2)页
联进口的DT-54履带式拖拉机,摇摇晃晃的从昌平京汉火车站开过来,为了及时在上午10点开到天地山脚下,他可是从凌晨1点就开着拖拉机过来。
    整整9个小时啊前世可以从京城一直开车到沪市,也可以开到沈阳。
    当地很多农民同志可都没见过拖拉机,虽然建国后花大价钱从苏联引进过一批,可往中国大地上一撒,连个水花都起不来。平均一个合作社都轮不到一台。干妈虽然已经答应王德明以后进城享福,可多年的乡下种地,让她坚持着今天一定要来现场,秦淮茹只能把孩子让张寿春和金毓晴帮忙带,陪着她来到现场。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
    是日天公作美,天高云淡,灰蒙蒙的四周山上还残留着积雪,各个合作社拉着横幅,插着红旗,扛着锄头,带着铁锹,背着藤筐,拉来大鼓和铜锣,敲的震天响,混合着现场呼喊声,还没正式开工就震的山上山下的积雪松散不少。
    前世看小说,主角在京城动不动就打猎弄一堆肉,除了臆想就没别的了就算是这个年代的东三省,也要深山老林才有可能。
    为什么一干旱就挨饿?因为秋收后大地上只剩灰突突的,就没别的。前世是持续的种树改良水土才重新恢复大地的绿色,野猪才重新泛滥。
    “德明同志,看咱们同志们的热情和欢呼声!有什么困难能难得住我们?”昌平当地的领导同样的激动难耐,打断了王德明的胡思乱想。
    北方的冻土层还是不给面子,只刨出来一个小小的坑。
    “嘿嘿,德明同志,拖拉机咱们这还没人会开,请你帮忙教教咱们的同志!放心,油料管够,咱们昌平其他的嘎子车全部都停用,油料都送这边来!”
    “成!这玩意简单的很!”王德明重新跳上拖拉机,昌平当地领导一招手,瞬时周边冲上来几个青年,男女都有。
    王德明连忙喊着:“别急哈,这辆拖拉机一次只能再上来一个人,轮流着来哈!”
    最后抓阄决定学车顺序,从地上随便揪几个枯黄的草根,按照长短来决定。
    第一个是位男青年,最多20多岁,眼神清澈憨厚,带着坚定:“德明同志,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好的,咱们慢慢来,我会经常过来参加劳动的。”王德明非常耐心,“你看哈,这边有几个摇杆,你先记下,右手这个最粗的杆,向前轻轻推就是前进,向后拉就是后退;”
    “左边这个杆,向左推就是左转,向右推就是右转。”
    “左右?就是咱们民兵训练的左右?”
    “没错,简单吧!”
    “那是简单的好,我们再看脚下”
    一边干活一边教学,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工地上除了拉过来的电线,还燃烧着火把,同志们围着这台拖拉机细心的用抹布擦拭着。
    这可是好东西啊.锄不动,撬不动的山土,拖拉机一下子就挖开了。
    “咱们国家要是每个合作社多几台拖拉机,咱们的粮食产量肯定更高!”
    “放心吧,很快就会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