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第三十八回:慧如意拜师学珠算,勤吉祥翻账得线索  吉祥如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8、第三十八回:慧如意拜师学珠算,勤吉祥翻账得线索第(2/2)页
轩,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自言自语道:
    "不就是做份工、当个差事、赚点月例银子、弄点打赏、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吗?怎么还扯上忠孝不能两全了?”
    “算了算了,不想那么多,先把手头的事情办好。”
    如意有了通行符牌,畅通无阻,到了东府二门里找魏紫。
    魏紫在一个暖阁里等着她,拿着一个崭新的黑漆算盘说道:“这个算盘送给你的,王嬷嬷说你会用算等,还算的分毫不差,很好,这样更容易上手,你把口诀背熟,多拨几遍就会了。加减乘除,我只教你四天,今天教你加法口诀……………”
    口诀太长,如意借了纸笔,抄录在纸上,珠算口诀就像是歌谣似的,什么“一上一,二上二......九上四去五进一”等等,很容易记住。
    魏紫看着如意抄录的本子,皱着眉头,“你这字写的像鸡爪子扒过似的。”
    如意说道:“王嬷嬷说我的字像蚂蚁爬过。”
    总之,都像有东西爬过,丑的很。
    魏紫说道:“以后若得空,就沉下心练一练,又不用考状元,写的端正就行了。”
    如意“嗯”了一声,心想我没那么多空,再说了,练字多无聊啊,我有空的话,就想着和胭脂红霞她们玩一会。
    如意抄录好了口诀,魏紫手把手教了她拨弄算珠,拿出一本半旧的《算法宝鉴》,“这上头有题,回去你自己算,答案在后面,这东西不难,就是要多练。咱们会加减乘除就够用了,书后面的开平方什么的都不用看,反正用不着。”
    如意把算盘、《算法宝鉴》和口诀都放进毡包里,带回承恩阁,一下午,算盘珠子的声音几乎没停过。
    也没空去饭堂吃饭了,都是蝉妈妈装进食会带回来,如意右手拿筷子吃饭,左手还不忘记拨算珠,打的噼里啪啦响。
    有一回,如意吃着饭,看着《算法宝鉴》里的题目,一时入了迷,那筷子就夹在了算珠上,怎么也夹不动,一旁做针线的蝉妈妈看着直乐。
    回头在饭堂上,蝉妈妈把这个笑话讲给胭脂红霞听,两人也乐,胭脂说道:“她忙着学算盘,两件袄什么时候才能得了,妈妈帮忙缝一件,我和红霞也帮着缝一件吧。”
    胭脂和红霞去承恩阁拿裁好的衣片,如意确实需要帮忙,就不推辞了,把衣片给她们,说道:“等我这个月放了钱,请你们吃几顿好的!”
    就这样,如意学珠算的第四天,也就是最后一课除法口诀,魏紫给她一个账本,“你算一下这个,给你三次机会,只需算对一次,就算过关。”
    “这是什么?”如意好奇的翻着账本。
    魏紫说道:“这不年底了,算一下大少爷这一年在外头的开销。”
    如意不敢相信,“这么简单吗?一路加上去就行了,有时遇到每月同样的份例开支,用乘法,乘以十二就可以了。”
    魏紫一笑,点燃一炷香,“要在香灭之前。珠算要准确,也要快。”
    不早说!
    如意一甩算盘,清盘,两手一抹,一切归零,然后左手翻账本,右手打噼里啪啦打算盘。
    如意一共算了三遍,第一遍总数是五千六百九十七两银子,第二遍总数是五千六百七十九,第三遍和第二遍一样。
    “一共是五千六百七十九两银子。”如意合上账本,自信的说道。
    魏紫歪着脑袋笑道:“香还有呢,你不再算一遍了?”
    “不用,就是这个数。”如意拿起小金剪,把还在燃烧的香头剪断了。
    这姑娘真有趣,怪不得王嬷嬷喜欢她。魏紫忍不住摸了摸如意的头,“对喽,你过关了。”
    四天,学会了珠算这门技艺,如意很是高兴,“多谢魏紫姐姐,小小心意,请姐姐收下。”
    魏紫接过一瞧,是个杭州白娟的手帕,帕子上绣着一朵魏紫牡丹,虽不贵重,但很有心了。
    如意的绣工和她写的字一样差,这朵魏紫牡丹当然是心灵手巧的胭脂绣的。
    魏紫摸着牡丹花,“好鲜亮的活计,赶上针线上的女人了。什么时候你的字写的有这么好看就行了。”
    如意尴尬的笑了笑,“牡丹是我托了朋友帮忙绣的,我的绣活上不得台面,不敢献丑,我能把牡丹绣成一个紫色的花卷。”
    魏紫笑道:“可见人无完人,你要是什么都精通,那不成天才了。”
    珠算小有成就,如意辞别魏紫,背上毡包,出了东府二门,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意走路的步伐都轻快了。
    快到东门的时候,一个人影就像兔子似的窜了出来,拉着她的手,“可算蹲到你了!”
    把沉浸在喜悦里的如意吓一跳!定睛一看,正是吉祥!
    如意松了一口气,把手一甩,“拉拉扯扯的做什么?吓我一跳。”
    吉祥说道:“我这不休了五天么,这五天我去找了你说的那个官牙薛四姑,她带我去官卖的账房里找以前的纳税账目,寻找那些石家官卖的家奴线索。”
    如意心一提,“找到了?”
    吉祥说道:“我这五天天天去翻,快被库房里的霉味给腌入味了,那些纳税账目年代久远,很多都遗失了,又鼠咬虫蛀的,泡了水的、有些纸张一碰就碎了,啥都看不见,那个难啊!”
    急的如意双手抓住了吉祥的胳膊,用力摇晃道:“别废话了,到底找到没有?”
    吉祥拿出一张纸,“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反正四十六年前石家家奴成了官奴发卖,我找了五天,就找到了这么一个账目,就抄录下来了。”
    如意夺过纸张一看,上面写着:“五月十七日,石家官奴四十八人,买家会昌侯府,男奴二十,女奴二十八,做价四百三十二两,官府分牙钱八十六两四钱,抽牙税八两六钱四分,共得九十两四分,官牙薛大郎。”
    吉祥解释说道:“这个薛大郎就是薛四姑的爹,他们薛家是祖传的官牙,世世代代吃这碗饭的。
    如意刚学会打算盘,拿出毡包里的算盘打起来了,“四十八个人一共卖了四百三十二两,那么平均一人才值两银子。这个账目是真的吗?怎么一个人才值九两?算起来,蝉妈妈的父母当时正值壮年,一个壮年起码值二十两吧。”
    吉祥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个薛四姑对我说,一般抄家官卖官奴的价格都极低的,官府急于脱手,因为一天卖不出去,官府就得出钱养着官奴,万一冻饿或者病死了,就一个钱都赚不到,反而要倒贴进去。所以,这四十八个壮年官奴,
    一起打包贱卖了,平均每个人才九两银子,这个价格在市价上确实低了,但在官卖的时候很正常。”
    原来如此,如意反复把账目又看了一遍,“上头没细写官奴年龄,只有性别,薛四姑怎么知道都是壮年的官奴?”
    吉祥说道:“薛四姑说,犯了事抄家的官奴,大户人家怕牵扯,不敢留在家里使唤。一口气买这么多壮年家奴,都是要远远送到田庄里干农活的。抄家嘛,抄没的不仅仅是房产家奴金银器皿,还有大量的田地,这些田地一部分收为官田,一部分
    赏给功臣。”
    “这个会昌侯府,是当时孙太后的娘家,权势滔天,跟现在咱们张家一样,会昌侯府肯定赏了不少石家的田,田需要人来种,要不就荒废了,所以会昌侯府廉价买了好多官卖的石家家奴去种地,只要壮年,因为老的少的都没力气干农活,只需一
    季的收获,这比交易就回本了。”
    “我觉得,会昌侯府把这四十八个石家壮年家奴都买回去了,这其中有可能包括蝉妈妈的爹娘。”
    如意听了,心情是一分惊喜,九分悲凉,惊喜,当然是帮蝉妈妈寻亲有了希望。
    悲凉,是因一个人能安然长到壮年多不容易,结果却像一头牛马一样,九两银子就被交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