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9、第五十九回:留恋处兰舟要催发,伤离别眨眼过三年  吉祥如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9、第五十九回:留恋处兰舟要催发,伤离别眨眼过三年第(1/2)页
第五十九回:留恋处兰舟要催发,伤离别眨眼过三年
    且说鹅姐夫从来寿家的那里得了五千两银子的本钱,战战兢兢的拿回家,刚刚到了四泉巷的巷子口,就遇到了杨数。
    杨数拿着花姨娘给的两千两银票,见到鹅姐夫,连忙跑过去,低声说道:“我就是来找你的??花姨娘给了我二千两银子的本钱,我如今租房子住,不敢把这些银票放在那里,我想放你这里。”
    鹅姐夫是个厚道人, 杨数思来想去, 还是放在鹅姐夫这里最放心,反正大家不久后要一起出海。
    鹅姐夫就把杨数带回家了。
    此时,如意等人刚好在试吃如意娘模仿山东菜馆里的新菜式,吉祥赶紧添了两幅碗筷,鹅姐夫和杨数都坐下了。
    鹅姐问道:“你们找侯爷定下日子了?”
    鹅姐夫点头道:“定下了,腊月十八就走,也就是大后天。”
    鹅姐有些惊讶:“这么快?我以为要等到过年开春呢,这下子连小年都没法在家过了。”
    杨数说道:“因两桩事,第一,我们要沿路采买丝绸和瓷器等货物,其二,我们要把货物运到广州港,登上海船,乘着季风下西洋,跟我们一起的佛郎机商人和广州商人都说,若季风一过,海船航行的就不顺了,宁可早点去港口等季风,也不错过。”
    没想到离别会来的如此之快,且再相见,要到个三年五载,众人一时有些惆怅。
    鹅姐说道:“那我得赶紧给你收拾行李。
    如意娘说道:“我明天烙些火烧、面饼子,给你们路上吃。”
    吉祥说道:“爹,大后天我刚好在东门该班,不能送你了。这两天我好好孝敬您,您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绝不犟嘴。”
    如意说道:“幸亏我今天得了一天假,否则就和鹅伯伯错过了。”
    鹅姐夫伸手摸了摸吉祥如意的脑袋,说道:“等我回来,你们两个就长成大小伙和大姑娘了,还不知道认不认得出来。”
    吉祥还可以在家里陪父亲两天,如意今天天黑之前就要赶回颐园,时间更紧迫,该交代的都要交代,否则再见面就是三五载了,如意叹道:
    “杨数大哥,今天早上花椒姐姐从三小姐那里听说你出宗的消息,要我来打听到底怎么回事,花椒很惦记你,可惜如今松鹤堂形势有些复杂......她脱不开身,不能在出海前见你了。”
    提起这个异父异母的妹妹,杨数也很无奈,“你就跟花椒说,我一切都好,虽然出宗,不姓花了,但我永远把她当亲妹妹看,她喜欢漂亮的宝石,南洋那边有的是,等我出海回来,给她带一匣子宝石玩。”
    眼瞅着越说越伤感,鹅姐夫不想这样下去,就对如意娘说道:“往年这时候,你就开始蒸各种花馍馍、开油锅,做各种炸货,你做的麻花最好吃了,又酥又脆又不硌牙。不如今天做吧,乘着人多,大家都搭把手,热热闹闹的把这些东西都赶出
    来,过年时你不用再忙这个,我们也能带着这些好吃的在路上。”
    如意娘说道:“好啊,今天就做,晚上还能给如意带进颐园去,分给花椒胭脂她们。”
    大家一起忙起来了,鹅姐和鹅姐夫和面、如意和如意娘把菠菜、桑葚干、姜黄、红曲等各种可以吃的颜色调出来,待会给花馍馍着颜色。
    杨数不会下厨,他就跟着吉祥学着砍柴,烧火。
    一下午,如意娘蒸了五个大笼屉花馍馍,什么刺猬、金鱼、菊花、牡丹、兔子、猪、凤凰、葫芦、宝瓶,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有,漂亮的都舍不吃。
    炸麻花,甜的咸的都有,如意吉祥两家人这些年都在一起过年,都会搓麻花,因而麻花做的最快,就连杨数在旁边看的手痒痒,也学着搓,搓来搓去,搓成一团线,众人都笑。
    跟着两家人一起下厨,杨数也没刚开始的拘谨了,开怀大笑,“我做的,我不嫌弃,自己吃就是了。”
    如意娘起锅烧油,说道:“麻花要做的好吃,不能只用一种油,要菜油、猪油等等混在一起炸才香......”
    甜的,咸的,足足炸了五个竹笙,此时已经到了傍晚,九指带着长生从城外驾着马车回来了??昨天从大兴田庄往京城赶路,马太累了,九指长生带着马车入住客栈过夜,吉祥租了马先回京城,九指和长生这时候才回家。
    如意娘招呼这对父子吃刚刚蒸出来的花馍馍和炸出来的麻花。
    吉祥还把今天从山东菜馆打包带回来的点心给了长生,“拿回去慢慢吃,先吃糖蒸酥酪和如意糕,吉祥果好放,过了正月再吃都没事。”
    长生呵呵笑着,指着点心匣子,“如意糕,如意。吉祥果,吉祥。长生要你们都吃掉。”
    吉祥和如意都高兴的摸着长生的头,“长进了些,话越说越长,还会说玩笑话了。”
    九指听说鹅姐夫大后天就要走了,很是舍不得,“咱们哥俩在吉祥这个年龄认识的,最开始一起在二门里当看门小厮,后来一起看西府大门,认识了刚子,三人陆续娶妻生子,都住在四泉巷,亲亲热热的,互相照应,就像亲兄弟似的。”
    “这些年来,除了那半年我和秋胡戏去了大兴田庄,咱们哥仨还从未分离过。刚子年纪最小,却走的最早,就剩我们哥俩,如今,你要出海了,就剩我一个。”
    鹅姐夫鼻头酸酸的,说道:“我这一去,三年五载才能回来,吉祥还小,四泉巷就你一个大男人在,这三家人,都得靠你罩着。”
    九指忙谦道:“我这个人只有一身蛮力,那里有鹅姐罩得住。”
    鹅姐忙道:“你也太谦虚了,九指的威名,东西两府谁人不知?我们要是遇到麻烦,报出你指的姓名,谁还敢不给面子,东府两府的家奴,来寿家的谁没过?就对你一直客客气气的。”
    听到这里,吉祥和如意飞快交换了一个眼神:来寿家的!她一定知道九指秋胡戏的身世!
    哎呀,以前我们都没注意过这个。来寿家的,真是深藏不露啊,真是个老狐狸精!
    武安侯郑家,虽然没落了,到底是世袭罔替的侯爵,靖难功臣,一直屹立不倒呢,张家要给面子的。
    以鹅姐的身份,当然不知道指威名背后其实是身世坎坷郑姑娘。
    不过,九指这些年已经习惯了别人的误解,说道:“那挺好的,我遇到麻烦,报鹅姐的大名;鹅姐遇到麻烦,报我的姓名。孩子们若是遇到麻烦,提我们两人的名字都有用......”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看着渐渐黯淡下来的天色,如意必须要回颐园了。
    如意娘早就把麻花、花馍馍包进油纸里,分装了三个包袱,说道:“这是你的,这是胭脂的,这是花椒的,你给她们两个捎进去。”
    九指懊恼的拍了拍脑袋,“不晓得如意今天要回来,早知我就去给胭脂买些糖了。”
    如意忙说道:“如今胭脂在梅园大小姐房里当差了,大小姐每天都把她的点心份例给丫鬟们吃,胭脂说吃了两天,脸都吃圆了呢,她不缺好吃的。”
    “还有,我听蝉妈妈说,等过完年了,不忙的时候,会给丫鬟婆子们排班,轮流放假,回家住几天,算着日子,也就是再等个二十来天,你们父女就可以团圆了。”
    “真的!”九指高兴的站起来,“我得抓点紧,把她的小房间墙壁粉一粉,窗户也刷上新油漆,窗户纸也该换了,被子床褥,全换上新棉花………………
    杨数把腰间的川金扇取下来,向吉祥讨笔墨,在扇子上写道:“欣欣笑口向西风,喷出玄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这是宋代一首歌颂花椒的诗,杨数写罢,将扇子装进扇袋,递给如意,“劳烦你将此物给花椒妹妹,没机会面辞,送她一把扇子,希望她像花椒一样,名如其人,笑口常开,少想烦心事。”
    花椒可不都是开着口的么,里头有一颗颗红色的小种子,寓意笑口常开。
    如意接过扇子,依然是吉祥赶着马车,把如意送回颐园,大人们都站在门口挥手告别,直到马车消失在巷子口才回去继续聊天。
    就在马车往颐园东门赶的时候,承恩阁,蝉妈妈躺在卧房的炕上,门窗紧闭,就连底下的门缝,也都用浸泡过水的手巾堵死了。
    卧房原本燃烧着两个火盆,因门窗紧闭,门缝都封住了,没有新鲜的空气进来,火盆里的火苗越来越弱,最后都熄灭了,只剩下红色的木炭,一闪一闪的发着光。
    随着火苗减弱,炕上的蝉妈妈越发觉得无力,她闭上眼睛:这一刻终于要来了!
    今天一整天,蝉妈妈都没有精神,像一具行尸走肉般,木然的打扫五层承恩阁,木然的去大厨房吃饭。
    她把木蝉放在怀里,用体温去暖它,好像这样,木蝉就能活起来,重新发出聒噪的声音。
    她满脑子都是年轻时的父母,和童年时与父母在一起的美好的时光。
    那个时候有多么美好,现实就有多么冰冷残酷。
    到了傍晚,该去大厨房吃晚饭了,但是蝉妈妈一点食欲都没有,甚至,她连生的欲望都没有了!
    蝉妈妈想着,父母死前的遗言,是他们夫妻到了阴曹地府,不会转世投胎的,就在下面保佑婵儿逢凶化吉,吉祥如意,安乐无忧。
    父母还在阴司等我呢!
    这个念头一起,蝉妈妈就心生死志,心想,我还活着做什么?最后一点念想已经满足了,我已经知道了父母的下落,我还知道他们一直都是爱我的,这就足够了。
    我活够了呀!
    爹娘,我这就去阴司找你们,我们一家子终于可以团圆了!
    蝉妈妈于是点燃了两个炭盆,关闭门窗,把手巾打湿了,堵住门缝,然后把木蝉放在怀里,静静的躺在床上,等待与父母团圆。


59、第五十九回:留恋处兰舟要催发,伤离别眨眼过三年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