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石头城外现端倪  造劫诸天,从天龙剑挡万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石头城外现端倪第(2/2)页
结,翻开手中书册,李淳风与袁天罡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开始几页的记录还没什么特别。
    直到十年前,玄奘寺立寺三年后,姜明空才皱紧眉头。
    智空收徒最澄。
    智藏收徒空海。
    智满收徒鉴真。
    李淳风见到姜明空停在此页,若有所思,而且眉头紧锁,似乎看出了什么端倪。
    他与袁天罡对视一眼,袁天罡却摇摇头,表示自己什么也没看出来。
    张出尘见到姜明空的样子却很是意外,她试探性的开口询问:“看出来了?”
    姜明空虽然看出其中端倪,但以李承乾的身份,并不应该知晓这些。
    “空海”与“最澄”这两个名字也许很多人没听过。
    但是他们回到东瀛后成立的宗门却是赫赫有名,成为了东瀛佛门的最高圣地。
    最澄立比?山,号称东瀛天台山。
    空海则在比?山另开“里高野”。
    这些不是“李承乾”应该知道的事情,所以姜明空把话题交给了张出尘。
    姜明空恭敬的递上《僧录》,并停留在七年前的这一页。
    张出尘看到这一页的内容,挑挑眉:“说说吧!你看出了什么端倪?”
    姜明空看向袁天罡与李淳风:“两位出身道门,据我所知,不论佛门还是道门,若是有明确的师承与道场。”
    “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辈分,是这样吗?”
    袁天罡点点头:“我道门除了天师府,其他道脉很少如此,大多随性随缘。”
    “就像李兄,他就没什么道号,也没什么辈分。”
    姜明空有些好奇,李淳风这位青史留名的道士,到底师承何人。
    “敢问李兄,令师是哪位前辈高人?”
    李淳风露出一个帅气的笑容:“我这次下山,就是奉了家师之命,寻找药王前辈……”
    张出尘有些恼怒,直接打断了三人的互动:“大公子平日里就这样回答长辈问话的?”
    虽然张出尘有点摆长辈的架子,但不看僧面看佛面,卫国公确实值得这样的牌面。
    “伯母请看,智满师兄弟三人分别收徒,按说他们的徒弟应该是同一字辈。”
    “就如智满、智空与智藏一般,都是‘智’字辈。”
    “但最澄、空海、鉴真三人,显然没有统一的字辈,这就是晚辈觉得有问题的地方。”
    张出尘很满意,寻常人哪怕将这名录交给对方,恐怕也看不出其中端倪。
    姜明空能在极短时间内,第一时间发现其中的问题,足以说明这位大公子确实心细如发,思维缜密。
    姜明空看到张出尘脸上的笑容,突然想到什么,又继续开口补充。
    “明礼知耻,乃我华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所谓字辈,并不是为了方便取名,区分长幼,而是为了不忘根本,铭记源流。”
    “除非这三人并非我华夏之民,否则无法解释此等异常!”
    张出尘瞪大双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姜明空。
    她本以为,能看出其中问题,就已算人中龙凤,不曾想姜明空竟睿智如此,竟然能看出三人来自海外。
    “我也不瞒着你们,最澄与空海都是东瀛来的遣唐使。”
    “鉴真之名,你们应该略有耳闻,正是如今扬州大光明寺的主持。”
    “听说鉴真欲要效仿玄奘禅师,东渡东瀛,传播佛法。”
    听到这里,三人哪里还不清楚,栖霞山的玄奘寺,恐怕立寺之初,就是为了接待东瀛的遣唐使。
    或者说,就是为了东瀛的遣唐使,才有玄奘寺的诞生。
    袁天罡握紧双拳:“这群小矮子,我本以为他们谦卑恭敬,是明礼守信的良人!”
    姜明空则眼神冰寒,他虽然于天龙世界修道百年,如今又已踏上了超脱之路。
    但蓝星的千秋大劫,依旧是他心底的遗憾。
    尤其建邺城,正是日后的金陵,也是未来的南京。
    他在心中暗下决定:“看来日后有暇,可往东瀛一行!”
    不过他并没有被家国仇恨冲昏头脑,还是疑惑的看向张出尘。
    “这又与百余名花季少女的死,有什么关系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