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自愧不如与加印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自愧不如与加印第(2/2)页
得了,跟你说也是白说,你的心思,已经全在我们小程老师身上了,小程老师人很好,但论才华还是不及宋建春的。”
    纪庆兰无语道。
    这些日子,寝室的人算是看出来。
    瑞雪原来是对发小同志有意思,据说从小时候开始就对发小同志情有独钟,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好嘛!
    但这可是《诗刊》啊!
    1957年1月,解放后第一个全国性的诗歌杂志《诗刊》。
    主席亲笔复信支持创办《诗刊》,发刊第一期,就以主席的十八首旧体诗词打头,这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
    《诗刊》是以发表当代诗人诗歌作品为主,刊发诗坛动态、诗歌评论的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一旦能刊登在诗刊上,那将代表着彻底跻身大诗人的行列。
    一来宋建春的诗歌在校刊上刊登,已经掀起了热度,现在诗刊的周编辑也鼓励他投稿,虽然没有说录用,但这也是很光荣的。
    “不信?”
    赵瑞雪瞪大眼睛,她的好胜心也被激起来了,一把将手里的儿童文学塞到纪庆兰胸前,激动的说:“你看!看完再说宋建春这种也能叫才子?他也配?程开颜比不上他?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才子!”
    即使到现在,赵瑞雪依旧被《夜晚的潜水艇》中的文字与都快溢出的才气所惊叹。
    这才华太过强盛……一旦拥有它,现实就微不足道……
    太狂,太年轻气盛了,太妙,太有才气了!
    看到赵瑞雪这么说,纪庆兰摸着被压在贫瘠胸口处的书本,猜测道,“难道小程老师也写了文章?这本儿童文学?”
    提到儿童文学,此刻纪庆兰恍然大悟道:“好啊!难怪你买了儿童文学!小程老师这么大的事,你都瞒着我们?还是不是好姐妹了?”
    话没说完,她便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渐渐的屏住呼吸……
    玛雅!
    纪庆兰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小程老师怎么这么牛?
    ……
    随着时间的流逝,热度散去,学生们有的还在讨论,大多数人渐渐离开宣传栏。
    宋建春这边也消停下来,他静静看着人群中的赵瑞雪,袖口里拢着一朵在小花园里折的一朵不知名花朵,走到赵瑞雪跟前,伸出手说:“瑞雪同志,能否移步一叙?”
    “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还有就是请你叫我的全名。”赵瑞雪皱皱眉。
    “你觉得我今天这首诗写的怎么样?”
    宋建春嘴角带矜持的笑,一幅仪态翩翩的才子模样问道。
    “嗯……写的不错,刚才那位是诗刊的周编辑?”赵瑞雪佯装思索,夸一句,随后转移话题。
    “谢谢赵瑞雪同志的夸奖,这位周编辑是来我们学校充当评委的,诗歌朗诵比赛,你不也参加了吗?”
    宋建春解释道,随后神神秘秘的看向她,“给你一个惊喜?”
    “?”
    随后他便用左手遮挡住右手,手臂一甩,一朵淡粉色的花朵出现在眼前,“噔噔噔噔~这朵花送给你!希望你喜欢。”
    “我跟你什么关系?你送花给我?”
    赵瑞雪转头就走,但立刻就被喊住。
    “等等!你能不能听我说完?”
    宋建春脸色一白,随后迅速涌上血,带着期盼的目光问:“赵瑞雪同志!我喜欢你!我们能不能谈朋友?”
    “不能。”
    连脖子红得滴血,宋建春咬牙道,“是不是因为那个程开颜?我问了我哥,那个程开颜是走关系进来,走后门,还只是高中学历的人,你不要被他骗了!他只是长得帅,银样?枪头而已!而且你和他是不可能。”
    “第一,我跟他没什么关系,第二,我跟你也没什么关系,第三,他比你有才华多了,你要是不信可以看看儿童文学的第一篇小说,你好自为之,。”
    赵瑞雪听完,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平静的一字一顿的说道。
    她早已经放下了,至于现在,两人仅仅是学生和老师,发小的关系。
    况且她的规划很清楚,只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好好学习。
    谈朋友?
    这是毕业之后的事情。
    不过到时候程开颜若是还没……自己到时候再……也不迟。
    赵瑞雪头也不回的拉着纪庆兰离开。
    她斟酌再三,打算回寝室写一篇有关这篇小说,或者说这篇散文的评论,发到校刊上,或者杂志上。
    原地只留下宋建春一人,心生怨怼的出了校门,直奔新华书店。
    半小时后,他拿到一本儿童文学,低头带着找茬的心思看起来。
    宋建春呼吸渐渐凝滞,脸色灰白的呢喃道:“我不如也……”
    ……
    几日后,儿童文学编辑部。
    编辑办公室的暖气片中散发着热烘烘的暖气,热的人躁得慌。
    “今天的暖气怎么这么热?这些供暖单位的人今天是吃错药了”
    徐德霞此时已经脱下了棉袄,守在电话旁。
    不为别的,就等着发行局的通知。
    作为一个专业的儿童文学编辑,徐德霞对市场嗅觉还是相当灵敏的,她认为这篇《夜晚的潜水艇》有火的潜力。
    儿童文学虽然坚持纯文学,但毕竟是写给儿童看的,比较注重故事性,轻文学性。
    这篇小说则不一样,他故事性比较轻,虽然结构缜密,但主人公在故事里的形象是单薄的,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来看到,作者故意弱化了这一点。
    只是想让读者跟着走,跟着幻想走。
    只要思维跳跃,能跟上,能共鸣这种幻想,那就能看下去。
    关键就在于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能轻易的和这篇文章共鸣。
    显然,她的想法和将这篇小说放在第一篇是成功的。
    办公室,也有不少编辑和徐德霞一样讨论着这篇小说。
    这几天,已经有不少人到编辑部来串门,打听这篇故事,讨论作者和故事。
    徐德霞已经能判断出来,这篇小说要小火了。
    也是,现在正是伤痕文学遍地的时代。
    突然出现这么一片文风新颖清新,像夏天里吃了颗薄荷味的糖一般的文章。
    大家自然觉着新颖不已,纷纷抢购。
    这时发行所打来了电话:“第一期的儿童文学卖的很快,库存快要见底了!不止儿童家长在买!中学生们,大学生都在买!”
    “加印?”
    “加印!五万份!”
    胡主编按下烟头,敲定道。
    第一期由于考虑到新年,起初只刊印了二十万份。
    儿童文学最近几个月的刊行量上涨趋势不明显,九月,十一月才堪堪三十多万。
    这才不到一个星期,直接快卖完了!
    “我们去请叶圣陶老先生写篇评论文章!”
    胡主编咬咬牙,这是突破的好机会!
    接着这股风,说不定能把儿童文学的发行量推到四十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