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第(1/2)页
陈苒来到白天鹅KTV三天了。
前两天的工作量还只能说是普普通通,不过,从第三天下午开始,后厨的工作量就开始急速上升。
幸好,这次的菜都是一些炸物,做起来也比较简单粗暴。不像是在阳连山小饭店的时候,不光是要做几个招牌菜,还要时不时做点小炒。
整个后厨的人忙得都有些麻木了,阿姨伸手去拿下一条鱼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没有了。
“小鲫鱼没有了!"
阿姨把最后一条小鱼开膛破肚,又去袋子里翻了翻:“再买点吧,小鲫鱼都做完了。”
陈苒看了一下已经清洗出来的量,大概估算了一下,剩下的小鲫鱼大概只够十盘的量。
系统的菜谱对食材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尤其是炸鱼,一定是要鲜活的。
小鲫鱼这种东西,菜市场的供应也都是有限的,今天早上几乎把整个菜市场都鱼贩子都翻了一遍,才买回来这些小鲫鱼。
就算是现在再让高淑娴跑一趟,也不可能再从菜市场翻出第二条小鱼了。
“老板,老板你来一下。”
高淑娴给陈苒也备了对讲,听见陈再喊自己,她赶紧跑了过来。
“怎么了?是缺什么东西了吗?我现在去买。”
陈苒摇摇头,指着最后剩下的半盆小鱼对高淑娴讲:“这个菜限量一下吧,卖没了。”
顺子正好来上菜, 听见这句,忍不住吐槽:“确实应该限量一下,前面每个包厢临走的时候都会再点一份打包带走,之前那个带摄影师的探店博主一口气点了六份!”
高淑娴确实没想到一份小炸鱼会这么受欢迎。
“限量吧,那就每个包厢限点一份,拼的不算。”
于是,接下来的客人在包厢里坐好准备点菜之前,还会听见服务员的一句:“这个酥炸鲫鱼每包厢限点一份。”
限量?
按照消费者朴素的思维,限量的一定是好东西!
尤其是顺子怕顾客不理解,还多解释了几句:“咱们家这个酥炸鲫鱼,都是用早上买的活的小鲫鱼做的。您体谅一下,这东西本来就不好买,上一个包厢买了五份打包带走......老板也是希望能让大家都尝尝。
“行了,这个先来一份!”
本来在没提限量这回事的时候,或许还有顾客是奔着老式炸鸡来的,可是在一提酥炸鲫鱼限量之后,简直是桌桌.......哦不,包包必点。
最后仅剩的十盘小鲫鱼,在提出限量之后,不到十分钟就销售一空。
饥饿营销,在最不需要它发挥作用的时候,迅速地发挥了作用。
“我再去市场看看!"
这几天下来,高淑娴的事情比整个KTV上一个月的都要多。
过去的她只负责动动嘴就好了,现在的她,买桌子、给包厢换白炽灯、买菜,甚至还在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后厨帮忙洗了萝卜。
不过,她却觉得这样充实地忙起来也没什么不好。
甚至连她自己都觉得,身上那股挥之不去的大小姐气质褪去了那么微微的一点。
叮嘱了汪静涵两句,高淑娴风风火火地冲出店去。她刚刚跟人打听了,别人建议她去一个鱼塘看看。
这鱼塘说是鱼塘,但其实是专门提供钓鱼的地方。塘主放了大量的鱼苗在里面,钓两个小时两百块,钓上来的鱼还能再卖给塘主。
如果是高手,钓鱼不但免费,甚至还可能从塘主那捞到不少钱。
介绍高淑娴去这里的人说,这个鱼塘放了不少鲫鱼苗,本地土话叫“鲫瓜子”。
鲫鱼这种鱼,在咬饵的时候,身体是相对较为稳定的静态。在它咬鱼饵的时候,鱼漂的动向几乎看不见,但一旦咬中鱼饵,中鱼率反而比较高。
这样的特点,让这种小鲫鱼很适合搞一些速钓的活动。
这家鱼塘就是专门搞这种小鲫鱼速钓的,竞技性很强,钓客都玩得很开心。
一路开过去,顾不上欣赏鱼塘边优美的风景,高淑娴一路冲向鱼塘边的小屋敲门:“老板在吗?老板在吗?”
老板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出来了,他上下一扫,打量着高淑娴怎么看也不像钓鱼佬,问她:“什么事儿?找人自己去那边找………………”
“不是,我是来买点鱼,想买点鲫瓜子。”
“诶嘿?跑这来买鱼来了?咱这可不是卖鱼的地方。”
老板乐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来这买鱼,一斤小鲫鱼能有几个钱,他也懒得赚这个钱。赚钓鱼老的钱不是快得多了。
他用下巴朝着另一边努努嘴:“那不都是钓鱼的吗?找他们买吧,我这可没有。”
“您帮帮忙!我比市场价高!我是开K......开饭店的!要的量大!”
她这句话刚刚落下,从高淑娴身后也过来一个老头,一边抱怨一边开口:“给我开俩小时......也不知道最近几天中了什么邪了,跑了好几家农贸市场,一条小鲫鱼都找不着了,我想做个菜吃,还得自己买!”
鱼塘老板笑了,今儿这什么日子,一个跑过来买鱼的,一个连吃条小鲫鱼都要自己钓的。
他定睛看了看,发现自己还认识这老头,忍不住笑道:“你那私房菜馆不是一天只能上午约三桌吗?怎么下午不歇着,还跑出来买鲫鱼了?”
“谁知道呢,我早上就看见有人......”老头一眼看见高淑娴,他对这女娃子印象很深刻,“就是你!怎么走到哪都碰见你啊!"
老头名叫黄仁寿,从前也在几家大酒楼做过主厨,如今退了下来,又没完全退。自己搞了个私房菜馆,一天只接待三家熟客。
他的拿手菜之一,就是醋烹小鲫鱼。
正常来说,一般人家很少自己在家做这种鱼,不会出现卖脱销的状况。黄仁寿每天早上遛弯的时间,优哉游哉地就买好了菜。
可是这几天,他没有一天买得到鱼的!
今天的熟客又没点到菜,老头子气急了,一气之下跑过来钓鱼了。
他老头在不做菜的时候,也是钓鱼高手来的。鲫瓜子这种小东西,一小时怎么也钓个二十来条,够上一盘菜了!
没曾想,都跑到鱼塘钓鱼来了,居然还看见这个跟自己抢着买鱼的女人。
“你们这些干饭店的,买那么多鲫瓜子干什么?这小鱼要做得精细,出餐又不快,客人点的也不多……………”
黄仁寿的年龄,其实还来得及再做十年大厨。只不过,他的理念和酒楼合不上,这才一气之下回家去搞自己的私房菜了。
这会儿又被一个年轻的饭馆老板抢鱼,怨念上来,唠叨得更多了。
“现在的大饭店,不都是讲究什么.......点单率的吗?就搞个十个二十个菜,搞个流水线,干脆都直接卖罐头得了,跑过来跟我抢这小鲫鱼。”
鱼塘主在旁边纠正了一下:“那叫预制菜,不叫罐头。”
“没有,我们店也是做酥炸小鲫鱼,结果这几天生意太好,都卖完了。我实在是买不着了,才听人说这边能买到。”
高淑娴被老头平白教训了几句也没生气,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抢到小鲫鱼!
“您别气,要是有空来我们店里,我给您免单!”
高淑娴塞给黄仁寿一张名片,转身拎着袋子往一群钓鱼的方向走了过去,还真叫她收了一袋子小鲫鱼回去。
大部分钓鱼佬只是享受个钓鱼的乐趣罢了,钓鱼钓到后来,钓到的鱼吃不完到处送也是有的。看着这位女老板自己带了个便携秤,索性都卖给她了。
黄仁寿看得生气,索性自己去钓,偏偏今天手气不顺,一直空军。
旁边的人都笑他:“黄老头今天不行啊?”
“要不你等等,等我再钓个十条再卖给你?”
黄仁寿黑着脸,脸上的皱褶都多了几条,看着一点也不像74的老头,倒像是75岁的。
“去去去,我不吃了!我就不信了,现在除了我们这些老头子,哪还有人费劲巴力地做这些小菜。”
明明他年轻的时候,街上的熟食店都会卖论斤称的小炸鱼,结果现在满大街除了鸭货就是韩式炸鸡。
老头子气呼呼地出门,正准备回家,突然摸到了口袋里的名片。
他掏出来一看,是刚刚那位到处跟自己抢着买小鲫鱼的女老板塞过来的。
“白天鹅KTV?"
黄仁寿来的时候,是喊孙女开车送过来的。孙女在车上玩了半天手机了,看见爷爷回来,这才放下手机。
听见他提起白天鹅,感觉有点耳熟,直到发动了车子才想起来。
“哎呦,我想起来了,昨天还看见朋友圈里发这个白天鹅KTV呢,说是他们家的酥炸小鲫鱼特别好吃!”
说完这句,孙女才想起来,爷爷今天过来就是为了买小鲫鱼。她赶紧从后视镜看了爷爷一眼,找补了一句。
“当然,肯定没有我爷爷做的好吃啦。”
“胡闹!”
连续两天没买到小鲫鱼,再加上刚刚空军被笑话,让黄仁寿的郁闷达到了最高点。
他瞪了一眼手里的名片,做出了一个决定。
“你领我去这个………………这个白天鹅KTV!"
他倒要看看,这个女老板抢了他这么多小鲫鱼,最后做出个什么样子。
“好嘞,”孙女看出爷爷的心情也不太好,没多说,只是小心地问他,“那群里那些问明天能不能订醋烹小鲫鱼的客人呢?”
“没有!”
看爷爷火大得很,孙女也不敢再说话,吐了吐舌头,一路开车来到白天鹅KTV。
俩人下车的时候,惊呆了。
这年头的网红店排队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是真的好吃到排队,还是饥饿营销雇人排队,都大有人在。
不过,还真的没见过连KTV都有排队的!
“爷爷,咱们还排吗?”
“排啊,干嘛不排?"
黄仁寿的心里是有点赌气的。
他从当初就职的酒楼离职,就是因为酒楼主推一些网红菜、改良菜。要光是改良也就罢了,他也给孙女在家里炸薯条,年轻人爱吃点新鲜的很正常。
可是,后面就变成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和快速出餐,这就不是他这种传统老厨师能接受的了。
有些东西,就是不能省的!那西式炸鸡再好吃,麦当劳肯德基还不够卖?非得一窝蜂全跟着去?
他老老实实地站在门口,跟孙女一起排着队。
一股喷香的味道从店里飘了出来。
“好香啊......这是不是那个炸鸡的味啊?我听说老式炸鸡都是不裹面的,那是不是跟德克士那个手枪腿一样?”
黄仁寿的脸又黑了黑,没忍住,主动开了口。
“怎么能一样,这可是正宗的老式炸鸡的做法!你闻这个卤料味儿,那得是先卤透入味放凉了,才能拿去油炸!”
他一开始的愤慨,已经平息了一些了。
光从这个卤料的香味闻起来,就知道这厨子的手艺相当不
42、第 42 章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