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第 32 章  青梅煮酒(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2、第 32 章第(2/2)页
大管家笑道:“老爷原本还怕游记不好卖,叫书坊头一批印了五百本,咱们南溪县留了五十本,叙州府送了一百五十本,另外三百本送去其他州县。”
    五百本?渔娘在心里计算起来,成本和赚的对半分的话,一本书赚三百文钱,五百本书赚一百五十两。她和她爹说好了,赚的钱对半分,也就是她可以拿到七十五两银子?
    她要富了!
    渔娘快步小跑,进门就问:“爹,头一批印的五百本书都卖完了?”
    “没有卖完,哪里就卖完了?书虽然送出去了,只是放在别家书铺寄卖,每个月月底才去算一次账,那会儿才知道卖了多少。”闺女一张口梅长湖就知道女儿要问分钱的事。
    “哼,其他地方要等月底才算账,咱们县里的书铺,还有叙州府的书铺,都是咱们家的,这两百本书现在可以算账了吧。”
    “你急什么急,等到月底再算账也不迟嘛。”
    梅长湖道:“你放心,爹肯定不会贪你的钱,等到月底账算完了,花了多少本钱,卖出去多少书,定给你算得明明白白的,一文钱都不会少你。”
    “咱们不是对半赚吗?成本顶多三百文吧。’
    “谁说的?你可是爹的亲闺女,给你用的雕版,用的纸都是好的,成本可不止这个数。”
    渔娘怎么不信呢。
    梅长湖轻咳一声:“只要你有本事,钱是赚不完的。这些杂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有这个空闲,不如想想下本书写什么。”
    “下本书我倒是想写云南府,可先生和师娘没空闲,您和娘能带我去云南府内游览?”
    梅长湖一想,确实是,写游记至少要出门去看看吧。
    渔娘:“你们都没空闲,要不我带着护卫丫头自己出门去走一趟?"
    “不行,外面乱着呢,你一个年轻小娘子怎好一个人出门?再说了,你出门我和你娘也不放心,万一在外生个病我和你娘也没法照顾你,这样不好。”
    渔娘:“......”她就知道。
    “哟,天儿不早了,快到用晚食的时辰了,你去,叫厨房做一盘油炸花生来,再切两盘猪头肉,我要和你先生喝两杯。”
    “为什么要我去,您叫丫头去传话不就行了。”
    “啧,我还叫不动你了是不是?”
    被她爹瞪了一眼,渔娘撇嘴走了。
    哼,每回不想答应她的时候就把她支开。
    梅长湖请孙浔喝酒庆祝女儿的游记大卖,他们俩单独一桌子,渔娘和她娘、师娘、弟弟一桌,他们四人用完晚食好一会儿了,她爹和先生还在念叨着她的书。
    她爹夸她有写书的天分,不愧是梅家的姑娘,有先祖遗风。她先生夸她聪慧,什么都一教就会。
    渔娘听了半天,合着都在借着夸她,夸他们自己呢。
    林氏、于氏听了都大笑起来,这两个老大不小的人,真不知羞。
    梅长湖和孙浔已经喝到半醉了,说话都不怎么过脑子,才不觉得羞。
    梅长湖喝红了脸,一拍桌子站起来,说话大舌头:“来来来,敬......敬师兄得一好弟子!”
    孙浔同样红着脸敬回去:“敬......敬师弟得了个好闺女。
    酒杯撞一起,一杯酒洒了一半,剩下半杯一口干了。
    渔娘回头,她娘和师娘再说她想去云南府的事,于氏招招手叫渔娘过去。
    渔娘坐去师娘身边:“您叫我?”
    于氏:“我同你先生讲过,我们都觉得你的游记写得好,只写了这本就不写了,倒是可惜。今年王苍和文嘉要考府学,你先生又要给温子乔和二郎讲学,今年忙碌,只怕没空闲出远门了。不过明年或许能腾出空来。”
    林氏道:“明年师兄和师嫂有空去云南府?”
    “明年上半年估计也忙,等到明年下半年,温子乔的底子打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就可出远门了。”
    “那温子乔......”
    “渔娘应该知道,读书这事儿,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只要给他把底子打下了,其他的要他自己勤学苦读,不懂再问,这样才学得好。再说了,温子乔也不是五六岁的蒙童,只要教了他该如何学,我们离开一两月不会耽误事。”
    “那二郎呢?”
    “你们夫妻若是放心,我们可带着二郎一起出门开阔眼界。
    林氏笑道:“我们夫妻对师兄师嫂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渔娘小时候,也是五六岁上就常常跟着她先生师娘出门远游。身形瘦弱的女儿他们都放心,换成胖墩墩的儿子,他们就更放心了。
    “既然如此,渔娘就在家好好读书,等到明年下半年,咱们再商量出门远游的事。”
    渔娘点头答应,有机会出门,总比没机会出门来得好。
    八月初十,梅家书坊印了一千本《山河畅游?巴蜀》,分送去缺货的各州县。
    这批书送出去后,梅长湖吩咐书坊再印一千本书,这一千本书他要送去江南各家书铺,他要给他闺女扬名,还要告诉淮安那边的族人,他梅长湖虽然只有一儿一女,她的儿女都是有出息的,不比他们生的那一群差。
    印刷装订书需要时间,加上梅家书坊的工匠不多,第三批书印刷出来估计要等到八月二十去了。
    八月十四,一本《山河畅游?巴蜀》游记和一封信,随着南溪县梅家的节礼送到了淮安府安东梅家主支。
    八月十五中秋节,阖家团聚的日子,渔娘还没分到她的银子,但是她爹娘塞给她一个大红包,渔娘欢欢喜喜地收起来,可不能叫二郎瞧见。
    中秋节一过,距离府学考试的日子就不远了。八月二十四日宜出行,贺文嘉一早来告别,渔娘塞给他一支好笔,祝他考试顺利。
    “你不送我?”
    渔娘看了眼外头的大太阳,十分勉强道:“送吧。”
    日头可毒着呢,一大早就这么晒,走路是不可能走路,渔娘坐马车去码头送贺文嘉,王苍已经在码头那棵大榕树下等着了。
    渔娘笑着跟王苍道:“也祝你旗开得胜,拔得头筹!”"
    贺文嘉不满:“怎么你祝他就是拔得头筹这样的吉利话,到我就是考试顺利了?”
    王苍笑着拍拍他肩膀:“都一样,通过就行。”
    “那可不行,不一样。”贺文嘉可计较了。
    渔娘嫌热,不想与贺文嘉吵嘴,连忙说:“祝你们考得一二名,把其他人都压在脚下,行不行?”
    “什么叫一二名,谁第一?谁第二?"
    王苍连忙说:“你第一,我第二。”
    贺文嘉得意轻哼:“算了吧,你都这么大方了,还是你当第一,我当第二。”
    渔娘翻了个白眼,叫车夫赶车:“我走了!”
    “回吧,等我们大胜归来!”贺文嘉勤学苦读这些时日,他就不相信自己考不上。
    贺文嘉自信满满,王苍自然也信心十足。
    他们的路还很长,如今,不过府学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