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 68 章第(2/2)页
黄氏又笑道:“你大表哥家一儿一女,桃娘昨日吹了风有些咳嗽,今儿就没叫她来。诚哥早上吃了奶又睡了,等他睡醒了再过来。”
虽然头回见面,毕竟是血亲,黄氏对渔娘十分亲切介绍完家中孩子,又问她爹娘如何,二郎如何,甚至还关心师父师娘的身体。
黄氏听渔娘说她师父师娘在京城的宅子铺子都给了她,黄氏叹息道:“他们夫妻俩再不会来京城了吧。”
“或许要来,不过应该不会长住。我爹娘和师父师娘都习惯了南溪县的日子。”
渔娘笑着道:“再说,我家与我公婆家比邻,就算我们不在,他们几个结伴春天踏青,夏天去山下避暑,每逢中秋重阳又去登高,一年四季过得都热闹。
若不是为了以后长久安稳,为了家族后代,渔娘也觉得像她爹娘这样过一辈子挺好。
黄氏笑着道:“可不是,好日子谁不想过?要不是怕被人排挤,断了家族后辈的路,那些劳什子宴会我才不耐烦去。
大表嫂李氏给婆婆倒茶:“快过年了,年前各家帖子都送来了,昨儿我瞧了一回,小年前各家帖子虽多,大都是可去可不去的。唯有安国侯家老夫人寿宴咱们需得去一趟。”
渔娘垂眸细想,安国侯,小舅当初就是被安国侯提拔起来的,他们家老夫人过寿,于情于理林家都该去。
另外,安国侯乃是四公六侯之一,安国侯出身草莽,身份低微,除了皇上谁都不沾,林家这样的武将之家,亲近安国侯府也不用担心惹来麻烦。
黄氏看着两个儿媳道:“安国侯府的寿宴肯定要去的,到时候渔娘一块儿去。”
大表嫂黄氏和三表嫂耿氏都笑着点头,都说会好好照看渔娘。
“渔娘就先谢过舅母和两位嫂子了。”
有些话不需明说,林家人心里都有数,贺文嘉和渔娘就是冲着站稳脚跟来的,有林家人引路,也能容易些。
“文嘉呀,有些话我需嘱咐你一句。”
贺文嘉忙道:“舅母请说。”
“我林家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经营了几代人,姻亲故旧终究是有一些的。我们拿你当自家人看,你也要对得起渔娘才是。
“是,舅母的话我记住了。”
黄氏说这话意在敲打贺文嘉,贺文嘉也不辩解,瞎保证,只是低头听着。
林仁朴、林仁时、林仁高对视一眼,总归,他们家对贺文嘉大体还算满意。
贺文嘉自己能立起来,再有他们家帮着,十年二十年后,贺家也能在京城站稳脚跟,林家也能多门得力的亲戚。
到时候,羡林到年纪了,也来京城,梅家的门楣也就重新立起来了。
林家人待渔娘亲热,中午设宴宴请,也不分桌,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
下午坐一块儿喝茶说话,两位表嫂说起渔娘的书,比起游记她们更爱《青云志》,还问她什么时候有空再写话本。
“才到京城有许多事要忙,开年文嘉又要考试,总要等到明年夏天才有空闲。”渔娘也在琢磨再写一本话本。
“渔娘呀,你舅舅可喜欢你写的游记,你的书他每本都有,自己看了还不算,还拿去给同僚们瞧,跟人夸你写的书好。”
渔娘不好意思:“写着玩的,哪里值得舅舅这般夸奖。”
黄氏笑道:“我说了不算,等你舅舅下值回来,你听他自己说。”
今日上午有太阳,下午天阴,林长书从衙门回来时天色将黑,贺文嘉和渔娘前去拜见,林长书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不用讲虚礼,先坐下用饭吧。”
晚上一家人也没分桌,饭桌上林长书对渔娘这个外甥女格外亲切,渔娘直观地从大舅身上感受到他对自己的欣赏。
用了晚食,一家人坐下喝茶更是言笑晏晏,谈及诗书,南北风俗,什么都觉得有意思。
“今儿文嘉和渔娘别回去了,留下住一晚吧。”
贺文嘉道:“舅舅留客本不该辞,可我们已跟师父讲好,明日要去范家拜见长辈。”
林仁朴、林仁时、林仁高都看向林长书。
林长书笑容和煦:“你师父对你用心,确实该去拜见范大人。不过我这个当舅舅,该说不说,也得提醒你们一句。”
贺文嘉和渔娘都抬起头来。
林长书:“范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你们肯定都知道,范先生对文嘉的看重和心意毋庸置疑,但是那位范大人可不是什么老实人,他说的那些话,你们信一半就好了。”
真实的人,再有本事最多也就混到四五品,范江阔如今年纪不到五十,就能任正二品工部尚书,可见其中还是有些道的。
“范家的子侄也不少,虽大多是安贫乐道醉心钻研之人,那些渴求名利之人也是有的。纵使他们姓范,范江阔宁愿族中无人可用也不会提拔他们出头,这是为什么?”
林仁朴、林仁时、林仁高都不明白原因,看向林长书。
林长书笑问:“文嘉可知道?”
“因为那些人会败坏范家的名声。”
贺文嘉和渔娘去了范家村后私下商量过,他们夫妻都认为,范家的生存哲学就是要当个规规矩矩的工具人,绝不会让皇帝觉得范家会对皇权和朝廷产生威胁。
由此,贺文嘉若是想出头,几方争斗时,范家对贺文嘉的支持会很有限。
当然,贺文嘉肯定不会主动与寒门或者世家起冲突,可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
见贺文嘉想得明白,林长书对他笑得更加和蔼了:“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你师父对你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论迹论心,你都该感谢他。”
“多谢舅舅指点,我知道了。”
没有永恒的朋友,不管是姻亲结盟,还是师徒、好友,所有的关系都会因为利益变动。
隔日小夫妻俩跟范江桥去范家,两人见到范江阔、范木秀、范慧勉等范家人,都亲亲热热地问好见礼。
只论情分,不论利益。
贺文嘉和渔娘俩人做事体面,没有提出一点叫范家为难的要求,范家人对贺文嘉这个弟子,也多了几分真心。
范江桥和范江阔堂兄弟二人私下交谈时,范江阔对范江桥说:“你这弟子瞧着不笨,也知道分寸,若是明年能顺利中进士,倒是可以扶持。”
范江桥何尝不知道范家对文嘉的审视?他亲自带文嘉去范家村,来见范江阔,正是想让他们看看,他的弟子如何优秀。
不过,这只是个开头罢了,终究还要等明年会试后才知道下面该如何安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