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第 80 章  青梅煮酒(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0、第 80 章第(2/2)页
“过年嘛,一年一次,喝醉了也不妨事。”
    范江阔抬眸打量,皇上跟他说时还跟姚大人下棋,看来心情十分不错,这时候范江阔犹豫了。
    范江阔坐在姚炳斜对面,姚炳看范江阔面露难色,了:“范大人有话想跟皇上说?”
    皇帝转看范江阔脸色,眉尾微挑:“有何事?”
    范江阔站起身:“不敢欺瞒皇上,臣昨日听来一件事,关于淮安府良田之事。”
    皇帝和姚放下棋子,皇帝脸上的意淡了:“仔细说来。”
    “是。
    皇帝从小博闻强识,范江阔提到淮安桃源那块地,苏家,皇帝脑子里自然而然想到了淮安本地大族之的姻亲,想到了陈家。
    范江阔讲完从堂哥那儿听来的话,低下道:“皇上您也知道,下官是九江府人,淮安府离九江府远得很,对于淮安府的事下官一概不知。”
    见皇上说话,范江阔又道:“说起来,我堂哥收了弟子姓贺,在京城时一直跟他弟子住一块儿,贺家那小子妻是淮安府当地人,从老家人那儿听来一两句闲话也是常事,听错了也是有的。”
    皇帝轻哼:“范大人啊,你看朕是那等不讲理的人?”
    范江阔赔“自然不是,要不,给臣一百胆子,臣也不敢到皇上跟前来说不着了调的闲话。”
    皇帝知道范江阔胆子小,对他说的这话也往心里去,到底,他肯说这话也是为了朝廷。
    皇帝心烦:“别说得那么生疏,什么姓贺那小子,你当朕不知道他叫贺文嘉?”
    范江阔不吭声了。
    看他这副装傻的模心烦,一挥手叫他退下。
    “是,臣着走了,臣祝皇上......"
    “闭嘴,走吧!"
    范江阔立刻闭嘴,悄悄退出去。
    皇帝的好心情了,心里到底担忧,看他以前的军师,如今的内阁首辅:“为民,你说,钟应的折子掺假吧。”
    姚炳道:“您在钟大人身边少放人,这事儿您应该最清楚。”
    皇帝陷入沉思,陈家那儿,陈方进不是什么老实人,算他陈家的土地让出来了,陈方进对朝廷低皇帝也不信他。
    “为民呀,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次江苏之事太过顺利了?”
    前几年因为收山东土地之事差点变成谋反,南方的地方大族比山东的大家族更多,更有钱,也更有势力,按理说,不该进行得如此顺利。
    年前收到江苏送来的好消息,皇帝心自然高兴,以为是当地世家看清查丈量天下田亩之事不可阻挡,所以主动退让了。
    如今看来,不尽然。
    姚炳道:“皇上,之前您选钟应芳的时候我说他背景,只怕弹压不住当地官员士绅。’
    是呀,钦差名声好听,到了地方上想叫当地官员士绅配合,并不容易。
    但是,有他更合适的人选,皇帝把钟应芳推上去。
    钟应芳想入阁,需要大功劳,君臣二人算是达成了默契。
    为了顺利把江苏之事办妥,皇帝给了钟应芳调兵权,一是为了防止山东谋反之事再发生,二是为了他能使唤得动当地官员。
    皇帝脑子里又过了一遍,道:“叫人盯着陈家,再派暗卫去淮安暗察,有不妥立刻八百里加急送信回来。”
    姚炳也觉得这般安排比较妥当,必要因为一似是而非的消息改变主意,临时换将是大忌。
    “皇上,恩科还开不开?”
    “不着急,皇太后五月生日,还有月,到时候再提。”
    大晋朝建立的时候,皇帝担忧朝堂之中无可用之人。那时候想开恩科取士,培养自人。
    可当时姚炳一力阻拦,因为那时候开恩科考出来的举人进士也是各地世家大族的人,必要再折腾一圈。
    如今十八年过去了,这年来持续推行的利好寒门子弟科考的相关国策,寒门子弟科考的人数渐多,如今开恩科正是时候。
    正好,今年乃是皇太后七十大寿,开恩科合情合理。取了新士子入朝,培养好放到江苏去。
    江苏丈量田亩之事若是推行顺利,朝廷肯定要逐步换掉江苏关键位置上的官员,换上信得过的人过去,免得分给百姓的土地又抢了。
    皇帝是最想开恩科的人,如今姚炳主动提起,皇帝却想谨慎观望观望。
    范江阔从宫中家去,把自关在书房一多时辰,等他从书房出来,有什么事儿有了,乐呵呵地跟家中小辈说话闲谈。
    范江桥和贺文嘉知道范江阔今日进宫要提淮安之事,知道范江阔出宫他们也上门询问,依然该做什么做什么。
    正月初四,贺文嘉带着管事骑马去保定府看庄子。他走了咩时辰,慧敏郡主和任二娘子来了。
    渔娘亲自去二门处迎们。
    慧敏郡主下马车进正院子,打量一番后道:“我看你是闷不吭声发大财的人呐,在外谁把你这翰林娘子放在心上呀,叫他们知道你们夫妻二人住着这么大的宅子,还是在春和坊这的好地段,那人只怕羡慕得眼睛要流血了。”
    “祖上传下来的罢了,我们夫妻可这么本事买来春和坊的宅子。”
    渔娘请他们坐,又唤阿青上茶点,渔娘亲手给们烹茶。
    渔娘一边烹茶一边闲话道:“京城的宅子贵,若是不挑,咱们这的人家也能买得到。可京城的庄子不一了,冬天里想吃点新鲜菜,花大价钱去买洞子货也难买到好的。我想自买庄子点菜吃,打听了一圈也碰到有人卖。”
    “这不,牙人说保定府有庄子还不错,我巴巴把我夫君打发去保定府看庄子了。”
    任二娘子说句实在话:“我们家在京城许多年了,也只在保定府有庄子,京郊的庄子一是不好寻,二是价钱贵,我爹娘舍不得。”
    慧敏郡主道:“你们俩若是不缺银子,我倒是能给你们找小庄子,还是挨着温泉那冬日里菜呀也方便。”
    有温泉的庄子呀,任二娘子记得那片地是皇家的。
    “是皇家的,不过也不全是大庄子。那里位置不好的小庄子有许多交给宗人府管着,我听我娘说宗人府嫌那小庄子管理麻烦又不赚银子,想卖掉一。”
    再小的庄子也是带温泉的呀,是有钱也难买的好东西,怎么要卖呢?
    渔娘顿时白了,皇家近亲少,温泉庄子只是大庄子够分了,小庄子握在手里确实多大用处。
    渔娘道:“有您牵线搭桥,若是我家出得起钱,肯定要买一小庄子来。”
    慧敏郡主大包大揽:“包在我身上。”
    任二娘子心动,却不好说一定要买的话,只说回家问问长辈。
    三人又说起草原上,说草原上的烤全羊味道好。冬日缺草料,牛羊不肥,要等到四五月牛羊养肥了去好。
    慧敏郡主事情也忙,只能留一时辰,喝茶闲聊片刻,慧敏郡主回家去了。
    跟渔娘道歉:“本来想尝尝你家厨娘的手艺,奈何中午要去我二堂叔家团聚。”
    “郡主哪里的话,咱们常来往,不必在乎这一时。”
    慧敏郡主走后任二娘子也多留,渔娘送走任二娘子后,跟管家说:“你去趟林家,问问我舅母可知道温泉庄子的事。”
    管家应声出门。
    渔娘回屋后十分高兴,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冬天有新鲜菜蔬吃了。
    而贺文嘉那儿,他去保定府的路上碰到成群结队的庶民往京城去,看他们身上衣衫单薄,嘴唇冻得发青。
    再细听他们说话,口音是淮安那片的人,贺文嘉的脑中那根弦一下绷紧了。
    要出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