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 91 章第(2/2)页
“怎么没成?郑家好歹也出了个贵妃,还有个皇子。”沈重光不解。
沈从鸣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皇子多着了,当不了皇帝的皇子,那些手里学兵的可不会买账。”
渔娘突然想起那年郑家人去叙州府压价收粮,打的就是为了边境百姓的幌子,或许他们不是为了边疆百姓,是为了跟守边的将领打好关系吧。
可是,没成!
大皇子没有病逝,郑家甚至不敢明着得罪当朝首辅的弟子田知府,郑家四房的儿子郑昂还得亲自去叙州府赔罪。
渔娘道:“四公六侯中,除了咱们的当朝首辅姚国公,镶国侯陈方进之外,其他八个都是军功封爵。这八个军功封爵的人都只忠心皇上,其中平北侯陆家,还是三皇子的外家。就算是冲着陆家的面子,驻守边境的将军们都不会搭理郑家人。”
沈重光震惊,渔娘竟知道这么多?
渔娘微微一笑:“沈大哥若是在京城住个一两年,你也会知道的。”
沈重光忙摇头,他不知道,他上哪儿知道去?他连人家的大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
沈从鸣看着孙子暗中叹气,他年轻时过得太苦,有了孙子后把自己关爱都放在几个孙子身上,没想到把他们一个个培养成如今的模样,也不知道好是不好。
这么大人了,心计甚至比不上渔娘一个小娘子,唉。
想来想去只会徒增烦忧,沈从鸣也不想了,他欣赏地看着渔娘,他这一辈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当年庇护梅家一家子,给儿孙结下这份善缘。
渔娘要留宿沈家,二郡主那儿自然是知道的,隔日下午山郡主来沈家接渔娘。
□郡主来的时候渔娘正在煮老鹰茶,这个茶很费工夫,渔娘请工郡主坐一坐再走。
家中来了贵客,沈家三代婆媳自然要来拜见。
茶煮好了,坐下品茶时自然要说点闲话打发时辰。郡主这么尊贵的人来家中,沈家婆媳原不敢随意开口,但是有渔娘递话,沈家婆媳也敢说话了。
□郡主因渔娘之故,也不在沈家摆架子甩脸色,她肯接话,气氛就越发和谐了。
渔娘提起沈重光读书的事,工郡主说:“府学若是不好,他是举人,沈大人又是官身,沈重光进太学读书也可。”
“你忘了,需五品官员家的子孙才能进太学。”渔娘提醒道。
口郡主笑道:“他只是进去读书罢了,弄个附生的身份也能进去,只是不能住学舍罢了。”
渔娘顿时明了,郡主这是愿意给她搭桥走后门。
渔娘给口郡主使了个眼色:“帮个忙?”
“小意思。”
渔娘扭头问沈家祖母:“沈大哥可愿意......”
沈家祖母毫不犹豫:“他敢不去!”
渔娘顿时笑了:“当年我祖父给我师父在京城买了一套一进小院子,我师父师娘又陪嫁给了我。那套院子我是不肯赁给外人住的,所以那院子一直空着,沈大哥若是愿意进京读书,不如就叫沈大哥住那儿吧。”
“那小宅子跟我家近,沈大哥若是住过去,一来呢,沈大哥有事来我家也便宜。二来呢,文嘉的先生住在我家,沈大哥也可以常来请教。”
“等到会试的年份,文嘉的同窗好友来京赶考,也会留他们住那边,到时候沈大哥也能多个人交流学识。”
沈家祖母感动得泪眼婆娑:“好孩子,把事情都想全了,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排了。”
“举手之劳的事,当年您和沈祖父庇佑我们一家,我们可没这么着呀。”渔娘拿帕子给她老人家按按眼角。
沈家祖母大笑:“好,我们沈家就厚脸皮了,受了你和郡主娘娘的大恩大德。”
口郡主肯帮沈家,看的是渔娘的面子,沈家人都明白的。
略坐了坐,差不多要走了,渔娘就跟工郡主一块儿告辞了。
回去客栈的路上,郡主跟渔娘同乘,郡主感叹:“你家和沈家都是有情有义之人。”
渔娘颔首,沈家确实有情有义,要不他们家也不会举家去千里之遥的南溪县。
回到客栈,郡主亲手写了一封信交给渔娘:“这是给唐韶的,你叫沈家的儿子拿着信给你夫君,叫你夫君去找唐韶把这事儿办了。”
“辛苦你了。”
□郡主傲娇轻哼:“知道我的好,以后可要多惦记着我。
“知道啦,以后你就是我的心肝儿肉。”
□郡主捂住小脸,笑道:“这话说的人怪不好意思的,不过我爱听。”
渔娘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渔娘还有事,不跟她胡扯,叫口郡主回自己屋里歇息去,她也写了一封信是给贺文嘉的。
渔娘把两封信交给护卫,叫他给沈家送去。
沈家收到两封信有多高兴且不提了,沈从鸣有心想感谢一回,想到明日一早渔娘和工郡主一行人要走,沈家天不亮就准备了谢仪送去。
二郡主没驳沈家的面,都收下了。
任二娘子休养了两日气色大好,他们一行人离开太原府后直奔宁夏卫,路上不曾停歇。
到了旷野之地,郡主、渔娘、任二娘子纵马狂奔,留下了一路笑声。
侯慎和侯原两个难兄难弟没资格骑马,因为他们没通过先生考校,这几日都窝在马车上背书,那叫一个心酸。
边玩边走,渔娘他们到宁夏时,身上的春装已经换成夏装了。
三个明媚端庄的女子打马进城,身后还跟着一群身强力壮的护卫,在城门口就十分引人注目。
今日守城门的武官是三皇子麾下的人,他认出了口郡主,连忙吩咐人去将军府禀报。
倒不用小兵多跑一趟,三皇子一身商人装扮,正在城门处的茶楼上跟人谈事。
刚谈完事要走,下楼就碰到口郡主,郡主招手笑着道:“三舅舅,好久不见。”
渔娘抬头看去,这......是三皇子?
他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陆安?
三皇子没搭理工郡主,冷着脸看向渔娘,他还记得这个小娘子。
真是没想到,才三年不见,她和贺文嘉那小子就已经走到了如此地步。
不声不响的,一个成了父皇眼里的青年才俊,一个奉命收徒,还好京中好几家公侯,如今工出门玩都要带着她。
这对夫妇,挺有本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