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威震天下  从箭术开始修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 威震天下第(1/2)页
第150章 威震天下
    眉山府。
    【功法:镇国龙枪.化劲(小成)】
    【进度:855/2000】
    城墙之上,陈三石放下长枪。
    灵禾药膏消耗乾净后,修炼速度明显减慢许多。
    从诛杀叛逆梁纪年到如今,已经足足过去足足十日。
    「啾——」
    陈三石终于等来海东青的回覆。
    这一次它是从东南方,大荒外飞回来的,是来自京城京军的回覆!
    打开情报。
    陈三石得知领军的人是武圣姜元伯,他们最多再有十日就会抵达罗天大关。
    此时从眉山府出发,刚刚好。
    只要能跟大军汇合,就算是胜利。
    「传我将令!」
    「开拔——」
    ……
    剑门峡谷。
    西齐国大军营寨。
    「留下一万人马在峡谷垫后!」
    「其馀人静默撤离!」
    锺无心在黑暗中指挥着将士们:「十五日之内,务必回到西北!」
    「报!」
    一名将士骑着快马匆匆赶回来,几乎滚落马下。
    「如何?」
    锺无心抢先问道:「董安部撤走没有?」
    「大丶大帅,不好了!」
    将士惊慌失措地说道:「董……董安他,自尽了!」
    「自尽?你在跟本帅开玩笑?!」
    锺无心简直怀疑是太久没有休息从而出现幻觉,他一把扯住对方:「原因呢?」
    「不知道啊!」
    将士回答道:「明州军的人,就说董安看到梁纪年的死讯之后,没多久就自杀了,一句话都没有跟他们多说!」
    「痴人,董安真是个痴人!」
    锺无心即便是城府再深,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也终于还是控制不住情,他破口大骂:「这个混帐一死,我大齐复兴大业毁矣!」
    他稍加思索,就明白姓董的为什麽要选择自杀。
    其一,是输给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打击太大。
    这个董安是出了名的兵痴,从十岁开始就研究兵法,后来遇到房青云算是碰上此生最大的心魔,于是便以在兵法上赢过房青云为最大的目标,这也是他会他投靠西齐国的重要原因。
    结果……
    连房青云还没赢过,就又跑出来一个更可怕的陈三石。
    而且四渡洪泽河的手法,恐怕是房青云都做不出来的神来之笔!
    不,应该说是全天下人!
    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仗!
    重新在舆图上复盘一遍就会知道,究竟有多麽可怕,这才是真正的兵法,真正的战术,陈三石不指挥自己人,他直接……
    指挥敌人!
    太可怕了!
    即便是到如今,锺无心也对那位尚且没有见过面,只听过姓名的年轻人,有着一种深深的敬畏感,此人不死,将来必定能够超过吕籍,超过孙象宗,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一仗,如果是从说书先生的嘴里编出来的。
    那麽这个说书先生,一定会被人骂死,被人砸臭鸡蛋丶烂菜叶,说他是胡编乱造!
    但偏偏。
    四渡洪泽,是真的!
    此一战过后。
    那个年轻人的名字,必定响彻天下!
    从此以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如此沉重的打击下,董安怎麽承受得住?
    其二,自然就是天书。
    不同于梁纪年造反,是为图谋权力,董安造反,纯粹就是为了天书。
    如今天书跑到陈三石的手里,他怎麽也不可能再拿到。
    对于董安来说,这一战自然也就失去意义。
    双重迭加之下,焉能不自杀?
    只是他一条命不要紧,要连累整个大齐遭殃!
    「混帐东西!」
    锺无心不断重复地骂着:「早知道,哪里用得着什麽『瓮中捉鳖』之计!」
    原本。
    他们大齐是准备直接大军开拔进入明州境内的,然后正面对战盛朝的兵马。
    是梁纪年和董安共同出策。
    说他们有办法,能够先吃掉大盛朝四万兵马,外加上一堆先天武圣之体,直接拿到「大势」,然后趁着孙象宗不在,一鼓作气打垮凉州和大盛。
    结果……
    哪里是什麽瓮中捉鳖,明明是自食恶果,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早知道这样,直接开战,就算代价大一些,总归是有五成赢面在的!
    如今,却是一成都没有了!
    「大帅,卑职的话还没有说完。」
    将士接着说道:「董安的副将李天成他们,貌似正在朝咱们这边靠拢,说是失去主帅以后不知道如何是好,希望跟咱们合并一处后再做打算。」
    「不好!」
    锺无心立即反应过来:「他们不是来合兵,他们是反水了,要跟吕籍前后夹击咱们!快,快撤,一个人也不要留下来,全军连夜撤退,直接退回长城以西!」
    「那岂不是……」
    几名副将一直在身侧旁听,他们问道:「不打了?」
    「还打个屁!」
    锺无心怒道:「董安活着还有机会,他和梁纪年一起死了,『大势』就彻底断送,再打下去必败无疑,撤的慢都不行,快!」
    「撤——」
    ……
    玄武营大军营寨。
    「老大!」
    「好消息!」
    「天大的好消息!」
    聂远神色兴奋地闯入营帐,拿着手中的密信。
    「老三,你怎麽也愈发不稳重?」
    吕籍刚刚穿好战甲,拿上硕大的方天画戟:「能有多大的好消息,董安死了不成?」
    「对!董安死了!」
    聂远一巴掌将密信拍在桌子上:「李天成等人来信,声称他们答应将功折过,正在朝着剑门峡谷的方向全速前进,准备跟咱们前后夹击,一举吃掉西齐国!」
    「当真?!」
    吕籍急忙问道:「董安怎麽死的,李天成等人联手将其刺杀?」
    「不。」
    聂远一字一顿地说道:「是被小师弟活活气死的。」
    「……」
    吕籍沉默。
    这一刻起他知道。
    八大营里将会多出一个什麽样的人。
    「报!」
    「吕帅!」
    「斥候传来消息,半日之前,锺无心大军的主力开始陆续撤离剑门峡谷!」
    「那还等什麽,追!」
    吕籍没有在巨大的变故下冲昏头脑:「三千陷阵军跟我在前冲锋追击,其馀人在后方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防止李天成等人是诈降!」
    「擂鼓,进军!」
    ……
    阳春府外,荒野。
    沙文龙赤手空拳杀死三十馀骑的追兵后,带着曹樊继续流亡,也就在此时,海东青带着来自剑门峡谷的情报回来。
    「吕将军说剑门峡谷告破,叫我们尽管往前走!」
    「吕将军果真神勇……」
    曹樊感慨道:「剑门峡谷易守难攻,居然能在这麽短的时间……」
    「但是……」
    沙文龙的脸色阴晴不定:「不是吕将军打下来的,而是西齐国主动撤退,因为丶因为陈三石四渡洪泽河后,直奔眉山府诛杀了梁贼,然后又活活气死董安。」
    「你说什麽?!」
    闻言,曹樊身上的伤势一瞬间都似乎痊愈,他骤然从地面上跳起来:「沙将军,伱没有搞错,这不是敌方的假情报?」
    「世子,这确实是真的。」
    沙文龙长叹一声:「你自己看看吧。」
    「他是怎麽做到的?!」
    曹樊双手不断地颤抖着,目眦欲裂,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四渡之后的战果,直接……导致西齐国全军撤退,也就是说……此次明州战役,相当于是陈三石仅仅率领三千人就平定叛乱!
    「一人,定一州!
    「这何止是首功,是天功!
    「是我大盛朝三百馀年来,能排在前十的天功!」
    「世子!」
    沙文龙眼瞅着对方要到下,慌忙上前扶住:「世子!」
    「沙将军,我争不过他了……」
    曹樊不得不承认道:「不光是我,从此以后年轻一辈,没有人争得过他。」
    「树大招风,未必是好事,以后他需要面对更多的麻烦!」
    沙文龙劝说道:「而且世子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了,回去之后,休整一年半载,紧跟着就征战草原,讨伐蛮族的功劳,可要比平叛大得多!」
    「沙将军。」
    曹樊咬着牙齿说道:「你说于松为什麽抗命,他不抗命,结果就应该是姓陈的他们统统死在攻打阳春府的路上,你跟我领着一千馀骑突围,从后方袭击剑门峡谷,跟吕将军里应外合,大破敌军。这天功,本该是你跟我的,是咱们的,咱们得!」
    「世子说的没错,他一个参将,怎麽敢抗命!」
    沙文龙拳头握得咯咯作响:「等到回去以后,我自会把他的罪状罗列清楚!倘若所有将领都像他这样,我看这仗也不用打了,全都乱套了得了!」
    ……
    罗天大关。
    「梁纪年已死!」
    「尔等叛逆速速受降,否则诛灭九族,一个不留!」
    「……」
    陈三石部众仅剩一千五百馀人,所过之处,无一不望风而降,直到跟京师亲卫军汇合,彻底打通罗天大关,稳住南方局面。
    与此同时,也得到董安自尽的消息。
    「这人,倒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
    陈三石知道。
    董安一死,就意味着这场仗结束了。
    「陈千总!」
    路书华等人都很兴奋:「你领着我们立下此等天功!」
    「是啊。」
    谢思述跟着说道:「不光是立功,这次跟着你,我们都学到不少东西。」
    「何止!」
    严长卿钦佩地说道:「回去以后,我要把此次明州平叛战役的全过程好好在舆图上复盘,然后整理以后写下来,相信用不了多久,全天下的兵家之人都会视若珍宝!」
    「陈千总!」
    「姜大帅他们带来的有好酒,今天晚上咱们可要一醉方休啊!」
    「走走走!」
    「……」
    在一群人欢呼庆祝的时候。
    陈三石默默离开,骑着千寻在罗天大关附近的荒郊之中搜寻着,最终在数十里外的山谷当中,发现三十几具尸体。
    附近的野狼很多。
    许多尸体都被啃得不成样子。
    他好不容易才通过曾经装有「醉倒圣」的水囊,辨认出于松残缺腐烂丶没有首级的尸体。
    「千寻。」
    陈三石拍拍马头:「去,喊赵康他们过来,把弟兄们的尸体都搬回去好生安置。」
    他回头可以就地取材,搜罗一些药材,防止尸体进一步腐烂,然后尽量在战事真正结束以后都运送回凉州,落叶归根。
    只是目前大局虽然已定。
    但接下来还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收尾。
    好在后续,不会再出现任何危险,陈三石等人只需要跟着京师大军一路平推,绝大多数情况下,估计都不需要亲自上阵,只用在旁边看着就好。
    ……
    京城。
    万寿宫内。
    朝中重臣全部到齐,气氛一片凝重。
    因为明州战事迟迟没有结果传回来,皇帝准备御驾亲征。
    「陛下,慎重啊!」
    严良等人叩首恳求:「您乃真龙之体,一国之君,怎麽能轻易前往征战!」
    「是啊陛下。」
    兵部尚书高渤重重道:「陛下是我大盛朝的定海神针,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可轻易挪动。」
    「父皇,儿臣愿往!」
    头发花白的当朝监国太子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进殿内,他放下拐杖缓缓跪下来:「父皇,让儿臣挂帅前往吧!」
    「你先起来吧。」
    幔帐掀开,面色红润,中气十足的隆庆皇帝来到太子面前,亲手将其扶起:「朕不是早就赐过你不拜吗?你腿脚不好,不要伤身体。黄鸿,给太子赐座?」
    「多谢父皇!」
    「是!」
    穿着一身便衣的大太监慌忙拿来一个小马扎,然后扶着太子爷坐上去。
    「嗯。」
    隆庆皇帝微微眯起眼睛:「太子,你方才说什麽?」
    「父皇,儿臣想要亲征明州!」
    太子神色凝重地说道:「明州北可窥探雁州,东可虎视凉州,南下穿过大荒,更是能够直接威胁到兵力空虚的凤州等地,实乃我大盛之门户,绝对不能出现闪失!父皇就让儿臣率军前往明州,儿臣以性命保证必定能够在三个月内平定叛乱」
    「陛下!臣附议。」
    兵部尚书高渤跟着说道:「臣愿意陪同前往,有姜元伯丶吕籍,再加上太子跟微臣,绝对能够万无一失!」
    「呵呵~」
    隆庆帝没有急着回答他们,而是拂袖转身,来到龙椅之上坐下,良久后才悠悠地回答道:「太子多病,此去明州路途遥远,还是朕亲自前往吧,就这麽定了。」
    太子和高渤暗中对视一眼,脸上都流露出几分失望。
    「陛下英明!」
    先前不甚赞同皇帝御驾亲征的严良,在听到太子想去以后,也开始赞同:「万寿帝君亲征明州,必定旗开得胜!」
    「陛下一到,必定贼寇闻风丧胆!」
    「……」
    「行了,你们都不用拍朕的马屁。。」
    隆庆皇帝沉声道:「你们以为是朕想去麽?朕是不得不去!都说我大盛朝人才济济,可真到用的时候,有几个能独当一面的?说到底还是可用之人不够多,忠心之人也不够多!」
    「臣等无能!」
    「陛下恕罪!」
    「……」
    「房青云!」
    隆庆帝看向角落里的儒生:「你随朕一起去吧!」
    房青云微微低头:「微臣领命。」
    「嗯,然后……」
    隆庆皇帝正要继续点兵点将,外面就忽然响起嘹亮的喊声。
    「捷报——」
    「明州大捷——」
    战报一层一层递送进宫殿内。
    大殿之内,文武官员都听得清清楚楚,每个人的脸上都面露喜色。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鸿立即出去迎接。
    「姜元伯不愧是年轻一辈的第一人!」
    「是啊,这麽快的时间。」
    「吕籍,一定是吕籍!」
    「说的没错,攻坚战是吕侯爷最擅长的!」
    「……」
    隆庆皇帝开口道:「快念,直接当着大家的面念。」
    「得令!」
    黄鸿打开摺子,高声朗诵。
    然而很快,文武高官的表情就僵住,连隆庆皇帝古井无波的面庞上,都浮现出克制不住的情绪波动。
    火烧金泉丶四渡洪泽丶直捣眉山丶气死董安……
    这一桩桩一件件,任何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泼天大功,偏偏它们结合在一起,最后全部都归于一个人的身上。
    武德将军——陈三石!
    「轰隆隆——」
    京城万里无云,可在众人耳朵中,分明听到滚滚雷霆的嗡鸣。
    一时间。
    整个万寿宫内鸦雀无声。
    竟然是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大家互相对视着,连震惊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黄鸿!」
    最后,还是龙椅上的隆庆皇帝的声音把众人从失神状态拉回来,他用手指着大太监,命令道:「你速速把此次明州平叛战役的全过程画下来,给大家都看看,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给我背下来,学学什麽叫将军,什麽叫统帅!」
    大太监立马找来几名小太监,把明州的舆图挂在众多官员的面前,然后整理明州所有的战报,开始一笔一划的复盘全过程。
    「这……」
    「这看起来也太过荒谬!」
    「每回都是跟敌军擦肩而过。」
    「西齐加上叛军,总共有十几万,居然被这个年轻人几千人就给打垮!」
    「……」
    「我那不争气的孙儿,能参与此等战事,实乃三生有幸!」
    内阁首辅严良苍老的声音说道:「大盛朝能有如此年轻将才,亦是大盛之幸,是陛下广修功德,带来的福报!」
    太子拄着拐杖,脸几乎要贴到舆图上面:「神将天赐神将……」
    「看来陛下和殿下,谁都不用再去明州了。」
    高渤叩首道:「此战过后,相信最多再有三五个月,明州之乱就会彻底平定!」
    「嗯,倒是替朕,替朝廷省下太多心了。」
    隆庆皇帝看向角落里,问道:「房青云,你说话,这些东西是你教的?」
    「回陛下的话,非微臣之策,说来惭愧,明州开战之后,微臣就和陈三石没有联系。」
    房青云说道:「这一切,恐怕都是他自己随机应变。」
    他望着舆图上朱笔描绘的路线,恐怕连自己回去以后,都要好好研究一番,然后记录下来才行,这一战即便换做自己来,也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最多也就是保全一条性命。
    四渡洪泽。
    这四个字,注定载入史册,录入兵书,供百年丶千年之后的兵家弟子,学习瞻仰!
    他才……
    十八岁!
    总共数千年的历史,十八岁的名将,有几个?!
    「随机应变?」
    衮衮诸公在听到跟「凤雏」完全无关后,纯粹是陈三石独立指挥得到的结果,更加表现出无法想像。
    「神将!」
    「天赐神将!」
    众多官员重重叩首。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好啊。」
    隆庆皇帝喜怒不形于色,可他眼神中的高兴是藏不住的,大手一挥:「赏,朕要狠狠的赏他,这样吧,等到明州之乱彻底平定之后,找个时间,宣他进京!朕,要好好见一见这位,十八岁的将军!」
    房青云有些踌躇地说道:「陛下,这……」
    「怎麽?有什麽不妥的吗?」
    隆庆皇帝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难不成房爱卿,还怕朕抢了你们八大营的人?」
    「陛下此言令臣惶恐。」
    房青云解释道:「不论是八大营还是天下,本来就都是陛下的臣民,何来抢人一说。」
    「瞧瞧把你吓的,朕就是逗逗你。」
    隆庆皇帝靠在龙椅上:「那就这样定了,战事结束之后其馀人


第150章 威震天下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