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逼宫政变  从箭术开始修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逼宫政变第(2/2)页
刺杀嫌疑最大的太子定罪,但还是拿掉其监国的位子,对于秦王丶齐王来说,算是大功告成。
    安静看戏的陈三石,注意到到一个问题。
    太子和其他几位王爷的矛盾不是一日两日,有两位王爷甚至遭遇永久圈禁,秦王和齐王也一直低着头做人,好几年都躲在封地不敢回京。
    直到最近两年。
    也就是云州十日之后。
    秦王和齐王的势力,一夜之间变得壮大起来,能够在朝堂之上说得上话,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能够有这个能力的,怕是只有老皇帝了。
    四十年前,隆庆修道,只在内阁开小会,几乎不上朝。
    四十年后,隆庆出关。
    可是太子的党羽已然遍布朝堂,上至朝廷大员,下至县城的芝麻官。
    就比如当初的向庭春,就相当于是太子一脉最末端的底层。
    太子的控制力,已然来到此等地步。
    真要是造反成功,江山不会出现任何动荡,会平稳到极致的完成过渡。
    隆庆皇帝能忍吗?
    他想收回权力的最好办法,自然就是直接换太子。
    说白了,卸磨杀驴。
    但这种事情,他自然不会亲自动手。
    于是乎,秦王和齐王自然成为达到目的的最好工具。
    但是……
    今日这场刺杀,还是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李恭不太像是皇帝派来的。
    当时的情况,只差一点点,就能够逼皇帝出手,显然是来真的,更别说死的好几个老臣外加一个七皇子,皇帝老儿,是真的愤怒。
    他没有大吼大叫,但每个人都听得出来语气重的帝王怒意。
    也正因此。
    更不像是秦王丶齐王派出来的。
    他们真要是敢用如此粗糙的手段,只会给皇帝留下坏印象,即便没有证据,太子倒台后只怕也轮不到他们两个人。
    事实上,这种坏印象,大概率已经在皇帝脑海中留下。
    太子……
    就更不可能了。
    他图个啥,明知道单纯武圣杀不死皇帝,还来这麽一出,上来就把监国的位子玩丢,图个什麽?
    还有第三方啊……
    谁获利,谁就有嫌疑!
    陈三石的脑子里,渐渐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好一招搅混水!
    「报——」
    「急报——」
    一封来自边境的战报层层传递,最后由守在养心殿门外的太监呈递到龙椅前。
    「告诉他们吧。」
    隆庆皇帝轻轻扫过,就拿给身边的太监。
    「东境来报。」
    黄鸿念道:「负责镇守遥州边境玉山府的詹台明起兵谋反,和庆国边军里应外合,纠集八万大军,准备反攻凌州,直扑紫薇山!」
    「轰隆!」
    这道战报,好似一道晴天霹雳打在众人身上。
    詹台明!
    此人本来是金吾卫中的一名主将。
    在凌州开战之后,就把他派到东边来当孟去疾的副将,让二人扬长补短。
    战事结束之后。
    詹台明就负责坐镇边境。
    他……
    怎麽会谋反?
    「这丶这可如何是好?」
    群人再度陷入慌乱之中。
    「一旦让他们打进来,凌州境内就再也无险可依,一路畅通无阻,紫薇山危矣!」
    「怎麽会这样!」
    「詹台明将军,可是金吾卫出来的人啊!」
    「他此次立下战功,马上就要接受封赏,怎麽会在这个时候叛国?根本就不符合逻辑!」
    「……」
    「如今~」
    黄鸿继续说道:「其馀两府的人已经把他们拦住,但是兵力不足,希望朝廷至少抽调两万人前往边境驰援。」
    三万!
    东境之地,大盛如今有十几万大军……
    但,那是分散在三州各地的!
    刚刚收复三州,每个重要的府城都需要大量的兵马来维护稳定,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抽调出来,最快的方法还是凌州境内。
    孟去疾手里还有两万镇东军,虎贲军还有两万,再加上五千金吾卫和三千玄甲军。
    这里是孟去疾的地盘。
    正常来讲,他需要立马带兵过去镇压。
    不管庆国是用什麽手段和条件引诱玉山府的守军造反,里面终究是有孟去疾的旧部,包括其馀抵抗的两府也都是他的部下。
    派孟去疾立即前往是最优解。
    可这样的话……
    就会造成一个局面。
    紫薇山。
    只剩下太子的虎贲军!
    这样以来,就真成了太子的天下!
    如果说,先前还有些官员认为太子造反是无稽之谈的话,那麽此时此刻,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詹台明是京城的金吾卫出身!
    也就是说,太子是有机会买通他,然后亲手捏造出眼前的戏码。
    目的。
    就是把镇东军全部调走!
    「这可如何是好?」
    「该派谁去?」
    「……」
    兵部尚书高渤提议道:「自然是派孟将军去最为合适。」
    「陛下,臣愿往!」
    孟去疾抱拳:「臣不知道詹将军为何如此,但其中肯定有古怪,而且他用的也都是我的人,臣过去的话,应该很快就能平息这股战乱。」
    「万万不可!」
    严茂兴连忙否决:「陛下,臣以为,还是派范天发范将军,率领虎贲军前去比较合适!」
    「臣附议!」
    武官们纷纷赞同。
    任谁都看得出来,今天这档次事情过后,绝对不能单纯把虎贲军留在紫薇山上。
    「范天发。」
    隆庆皇帝沉声道:「你愿不愿意去?」
    「臣愿往!」
    范天发抱拳道:「陛下放心,臣必定以最快的速度平息叛乱,不负所托!」
    「陛下~」
    内阁首辅严良,说出他此番朝会的第一句话:「老臣以为,陛下应该移驾回京,推迟紫薇山封禅日期,等到一年后东境局面彻底稳定下来也不迟。」
    「是啊是啊。」
    群臣附议。
    「陛下,您是万金之躯,可千万不能留在这里冒险啊。」
    「……」
    「朕哪也不去,朕就在这紫薇行宫里等着,封禅大殿也不允许有半日推迟。」
    隆庆帝起身,拂袖而去。
    片刻后。
    黄鸿返回来,传递皇帝口谕。
    「今日负责镇守山门的玄甲军和虎贲军,统统斩首示众。」
    「责令怀远将军陈三石,率领玄甲军负责后续紫薇山的卫戍工作,另外配合安东侯孟去疾继续搜查,务必找到唐王李恭的藏身之地,不得再出现任何意外。」
    「退朝——」
    「臣,领命!」
    陈三石抱拳。
    朝会结束。
    群臣在窃窃私语声中陆陆续续离去。
    今日这一遭,可谓是热闹到极点。
    先是有人刺王杀驾,然后又是詹台明造反,明明是一天,对于群臣来说却像是一年一样漫长。
    表面上,太子殿下没有遭到处罚。
    但实际上,失去监国之职,不得再参与政事,不出两年,手底下积攒多年的势力就会被其他几名皇子瓜分个一乾二净。
    太子之位,也会变得摇摇欲坠。
    「这个反,太子还造不造?」
    陈三石心中嘀咕。
    他还等着天下大乱以后,在想办法取走深潭里面的宝物呢。
    「大哥!」
    一身飞鱼服,腰间挎着绣春刀的十二皇子曹芝小跑而来,他拿出一个装满疗伤宝药的瓷瓶:「大哥,今日护驾小弟看到你受伤了,情况怎麽样,要不要紧?」
    「见过殿下,臣不打紧。」
    陈三石躬身一礼。
    「大哥,你瞧瞧,又来这一套。」
    曹芝搂着他的肩膀:「都说了,一家人,不用这麽客气。」
    「殿下,臣还有事情,先行告辞了!」
    陈三石没有多说,找个藉口离开。
    「大哥,你把药拿着诶!」
    曹芝没能喊住对方也不恼怒,只是笑着把药重新收回怀中,又掏出一把花生米往嘴里慢悠悠地丢着。
    「殿下!」
    锦衣卫张昭赶来:「南镇抚司里的那几个钉子都死了,死的几个老东西,有一半应该也能换成咱们的人,就是可惜剩下的太难处理。」
    「七哥啊七哥。」
    曹芝嚼着花生米,看着远处在打扫血迹的太监:「你说说你,弟弟我就这麽一个保命的差事,你还总想着抢走,何苦呢。」
    ……
    太子接下来会怎麽做?
    就连虎贲军都调走,等到这一仗打完,恐怕里面大大小小的将领也要清洗,到时候,太子爷可就真的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他就真准备这麽等死?
    陈三石不信。
    策划筹备多年的大计,仅仅因为一场意外就破灭?
    他也没闲着。
    当天夜里,就变身成为张癞子,来到山神庙之中。
    不多时。
    「张大侠!」
    曹樊的身影出现,他急忙上前:「张大侠,你来的正是时候,计划有变,我们准备在紫薇山封禅之前动手,今夜就要商讨大事,张大侠快快随我等一起前往!」
    「本大侠说过~」
    陈三石拖着腔调:「要帮你们了吗?」
    「张大侠,你这……」
    曹樊一时语塞。
    在他的身后,云霄子和凌虚子脸上更是露出杀意。
    「呵呵~」
    陈三石冷冷一笑:「逗你的,带路吧!」
    他好说也收下人家那麽多东西,要是再不答应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而且这也关乎到后续能否拿到深潭宝物,自然是要过去看看的。
    「就知道张大侠是个讲信用的人!」
    曹樊大喜,竟然是放下架子,恭恭敬敬地请对方先走。
    他们在夜色中悄然前行,最后离开太湖府,来到城外一座荒废的破庙当中。
    昏暗的大殿内,破落的神像之前,几支蜡烛不断摇曳,散发出微弱的火光。
    在这里,陈三石见到几名熟人。
    范天发丶崔从义丶四名太监丶几名锦衣卫,再加上几名金吾卫的将军等等……
    加起来,足足有二十馀人!
    基本上,每个机构都有太子的人,真是钉子遍布朝堂上上下下。
    「真该死!」
    范天发忍不住骂道:「我等的计策,本来是万无一失,怎料今日半路杀出来个李恭,彻底打乱了咱们的计划!」
    「四叔丶八叔他们彻底疯了,竟然下这麽毒的手!」
    曹樊皱着眉头:「他们一旦露馅,自己也会跟着完蛋!」
    「是啊。」
    崔从义跟着说道:「就算不露馅,恐怕陛下的心里面也会有疑虑,对他们将来没有什麽好处。」
    「只是不知道……」
    曹樊说道:「李恭是他们从哪里弄来的,当初我是跟着孟大帅一起追杀的,真是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跟人间蒸发一样!」
    「还有今天不也一样?」
    范天发眯起眼睛:「两个武圣去追都没追上,罢了,决胜的时候到了。」
    决胜……
    陈三石听出。
    太子这是要放手一搏。
    可是这个范天发,明天就要出征,难不成今晚就动手,未免也太仓促些。
    而且这人手也不够吧?
    先不说皇帝自己,身边还有个太监武圣,金吾卫的统帅姜元伯也是武圣,锦衣卫之中也有一名武圣,据说是十二皇子的舅舅。
    光是这些加起来就有三名武圣。
    破庙里面,好像就范天发一个。
    去送死?
    「还有人没到齐吧?」
    陈三石问道:「你们可不要浪费本大侠时间!」
    「什麽都瞒不住张大侠。」
    短短几日,曹樊学会放下架子低头,姿态极低地说道:「还请张大侠稍微等等,我们还有两名武圣参与起事,马上就到!」
    破庙之内,一下子陷入寂静当中。
    门口,两名香火神教教徒负责放风。
    直到半个时辰后,才终于响起脚步声。
    紧接着,两道身影走入殿内。
    为首一人,是个穿着黑色袈裟的和尚,手中拿着一串佛珠,在他的体内,蕴藏着浓郁的紫色香火玄气,深不可测。
    另一人……
    穿着粗布麻衣,由于身材过于高大,进门的时候,甚至还要微微低头,行走之间,更是给人一种莫名的威圧感。
    大师兄!
    吕籍!
    昨日。
    四师兄房青云还告诉陈三石,近些日子,大师兄也会来参与封禅,之后接受封赏。
    想不到,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起了波澜。
    但仔细想想。
    这完全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犹记得当初选锋。
    曹樊破解了自己的枪法!
    当时在场的,有谁能教他?!
    只怕是在很久之前,大师兄就归属于太子党了。
    这……
    师父知不知道?
    竟然不去管?
    平日里和太子有关系也就罢了,如今……
    可是诛九族的谋逆大罪!
    他也要参与?
    一旦出事,恐怕整个八大营都要遭受牵连。
    「吕大哥!」
    曹樊激动上前,称呼亲昵:「大哥,你可算是来了。」
    「嗯。」
    吕籍微微点头:「前几日领着一队人马,去草原上杀了两阵,来的有些迟了。」
    「大哥。」
    曹樊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在密信中提到过的张癞子,张大侠。」
    吕籍扫视癞子头一眼,微微点头示意。
    陈三石斜着眼睛,将其无视。
    「大哥别介意。」
    曹樊连忙打圆场道:「张大侠性格有些孤傲,但人很靠谱。」
    「无妨。」
    吕籍沉声道:「来的都是生死同盟,吕籍岂会因为这一点点小事而挂怀。」
    陈三石暗自寻思。
    还有一名武圣没有来……
    放眼凌州,他是想不到什麽人了。
    莫非也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
    听闻镇南王和太子关系不错,莫非是镇南王?
    「阿弥陀佛!」
    黑衣僧人拨弄着佛珠,幽幽道:「最后一位施主来了。」
    最后一人。
    踩着沉稳的步伐,身形挺拔,气息绵长,他来到破庙门前之时,似乎有所犹豫,停顿了片刻,不过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跨过门槛。
    「孟将军!」
    曹樊上去迎接:「此次,全靠你了!」
    「是啊老孟。」
    范天发感慨道:「想不到关键时刻,你还是答应跟我们一起。」
    「孟某人生平从不弄险。」
    孟去疾嘴角挂着一抹苦笑:「唯二弄险,一次是和陈三石一起打仗,第二次,就是答应跟你们一起,行此谋逆之事。」
    孟去疾!
    陈三石先前还在思考。
    就算他们能凑够三名武圣。
    可接下来呢?
    还有两万镇东军。
    在凌州仅剩的虎贲军掉走之后,他们不可能再拿出两万兵马来和镇东军对抗。
    想不到……
    孟去疾,竟然也投了太子!
    「孟将军。」
    曹樊承诺道:「此番之后,你至少也是国公之爵。」
    「免了。」
    孟去疾目光深沉:「我最后答应,可不是冲着爵位去的,而是觉得不能再让那位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坐下去了。云州十日,我等有多少边关将士遭受无妄之灾!
    「都说孟某人是撤退将军。
    「但这一次,孟某不打算再躲下去了!」
    「孟将军大义!」
    范天发说道:「当初整个云州一切都过于诡异,镇守安定府丶恒康府的人忽然投降,都是有人在幕后指使的!当初殿下想要彻查,可是查到最后……」
    「阿弥陀佛。」
    黑衣僧人开口道:「人已到齐,接下来,就是聊正事的时候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