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万贵妃1第(2/2)页
大明的祖制,那就是太子,到时候废黜无子的皇后,改立太子的生母为皇后,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朱见深听了,忍不住点了点头,又对着苏茵发誓:“姐姐,朕绝不会叫你受了委屈。以后,朕跟你的孩子就是太子,朕百年之后,也只跟姐姐你合葬!”
苏茵握住朱见深的手,叹道:“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朱见深忙说道:“姐姐不老,不,以后朕不叫你姐姐了,叫你贞儿,贞儿你哪里老了,看起来就跟我一样大!”
实际上,苏茵这时候已经三十五岁了,前些年跟着朱见深也未曾得到多好的保养,便是天生丽质,这会儿也衰减了许多,无非就是多了一点成熟女子的韵味罢了。
但是朱见深也不是看重容貌的人,吴氏王氏这些人,哪怕是杨妃飞燕一样的美貌,又怎么比得上万贞儿曾经为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呢?美貌算什么,红颜易老,转瞬就是白骨一堆,而这份情谊,才是他最看重的。
朱见深得了主意,立马就跑去实施起来。正好之前帮着吴皇后传话,害得原身被打得半死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牛玉,这人也是先帝的人,朱见深早就有意将司礼监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会儿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牛玉撵走。
因此,朱见深回头就让人将牛玉拿下,逼着他认下了收受吴俊的贿赂,假传先帝遗诏,定下吴氏为皇后的罪名。
牛玉这一招供,吴皇后几乎就是顺理成章变成了吴废后,然后改立王氏为皇后。
钱太后对此极为不满,她是个脾气极硬的人,偏生她当年为了英宗哭瞎了眼睛,还瘸了一条腿,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那真的是女人中的典范,所以英宗当年复立钱太后为皇后,也就是后宫反对,前朝是没什么意见的。如今钱皇后反对,自然
也叫朝堂上对朱见深的做法有了许多微词。
钱太后这般不识趣,朱见深也很是气恼,你们当初一个个夫妻情深的,也不想想看我那时候过的是什么样的朝不保夕的日子,夺门之变,我差点跟着死了啊!结果好不容易我当皇帝了,你老老实实安享太后的尊荣不行吗?还对着我的事情指手
画脚,你是吃饱了撑的吧!
周太后得偿所愿,倒是挺高兴,虽说朱见深根本不往王皇后那里去,但她不在意这个,王皇后又不是她闺女,她得不得宠,生不生孩子,跟她有什么关系。
周太后其实是个明白人,大儿子已经当皇帝了,小儿子才十岁出头的年纪,当初谁也没想到,先帝复辟之后就没活几年,便是曾经有过废长立幼的心思,周太后也熄了。小儿子将来能有什么封地,还得看大儿子的意思,所以,不就是宠个老女
人嘛,只要不是皇后,就还是个妾罢了!
王皇后倒是挺郁闷,当了皇后挺好,结果丈夫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前脚办了封后大典,后脚连人都看不见了。想着吴废后的结局,王皇后再多的不甘也只能白搭,心里只能是恶毒地想着,万贞儿都已经是能当祖母的人了,你有本事冒着绝后的
风险,就跟她一块儿厮混去吧!
苏茵身体也养好了,她如今就是每日里看各种医书,朱见深见她喜欢,还给她搜罗了许多,又问道:“贞儿怎么喜欢看这些?”
苏茵握着朱见深的手,神色郑重:“皇爷如今虽说已经位居九五,可这宫里头,也不是皇爷一个人做主。景泰皇帝缘何无子,又缘何盛年而崩,甚至,先帝在南宫的时候,一切都好好的,怎么做了皇帝之后没几年,就病重了?”
听到苏茵这般说,原本就没什么安全感的朱见深神情一肃,他也怀疑其中的问题,只是之前他是受益者,如今嘛,自己变成坐在皇位上那个人了,不免就害怕人害自己了!
苏茵叹道:“我年纪大了,现在学也来不及,但起码知道一点医理药理,以后不会被太医随便一个方子给坑了!依我的意思,如今太医院这些太医,一方面不堪大用,另一方面也是立场不明,谁知道他们背后都是些什么人,毕竟,这些太医都是
世袭的,这么多年跟什么人有亲,祖上跟谁有什么恩怨,都不好说,留着他们世世代代在宫里伺候,未必是什么好事!”
朱见深深以为然,又笑道:“贞儿简直是朕的女诸葛,要不是贞儿说这事,朕还想不到这些呢!”
苏茵一笑:“我就是想着皇爷前些年担惊受怕,饮食上头也有些不谐之处,怕皇爷那些年落下什么病根子,偏生太医总是说没问题,我自然得多想一些,好歹回头给皇爷调理调理身体也是好的。”
说到这里,苏茵忽然想起一个人来。却是谈允贤,她做太后的时候,还看过谈允贤著的《女医杂言》,弘昭登基之后,见苏茵喜欢,还遴选聪慧的宫女跟着太医还有这本《女医杂言》学习医术,一方面为宫中女眷看诊,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以
后外嫁公主的陪嫁。他是被自家姐姐在西洋那边的见闻吓着了,那边的大夫最擅长的就是放血,要不是博吉利宜尔哈陪嫁的宫女嬷嬷懂得一些产育知识,博吉利宜尔哈生孩子的时候就要被那边的医生给坑死!
后世电视剧里面谈允贤跟英宗代宗谈起了恋爱,实际上,谈允贤如今才出生没几年呢,但是她能学医,那是家学渊源,她祖父乃至祖母都是名医,能教出这样的孙女,这两人的医术可想而知。
苏茵自然不能跟朱见深说这事,毕竟她这么多年在宫里,也不该听说这些人,因此,只是对朱见深说道:“与其留着这些太医,不如从民间征召名医入宫,以此成为常例,也免得太医院被人世代把持。”
朱见深听了,深以为然,笑道:“贞儿说的是,回头朕就叫人出去查访,将人征召入宫任职!至于太医院这些太医......”朱见深露出了一个冷笑,这些太医医术不精也就罢了,居然还不忠,就该好好清算一下,免得他们回头还要叫屈!
朱见深被苏茵勾出了心中的不安全感,想着自己父皇和叔父,甚至网上数,仁宗和宣宗,似乎死得都有些突兀,不免对这个宫廷起了畏惧之心,再一想,英宗当年在南宫的时候,一直身体健康,都没耽误他生儿育女,当了皇帝之后,前几年还
好,到了后来,身体几乎是莫名其妙就开始败坏,这里头没点问题才叫奇怪。
朱见深思来想去,等着改元成化之后,就立马包袱款款,带着苏茵还有一干亲信,搬到了西苑。南宫就在西苑的范围之内,之前英宗复辟,南宫就被荒废。除此之外,当年朱棣的燕王府也在西苑之中,朱见深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叫人紧急修缮,
等着开春之后就搬了过来。
朝臣当然有意见,但朱见深也没耽误上朝理事,又没叫人在西苑大兴土木,就是觉得住在宫里头叫他想起了当初被废黜时候朝不保夕的时光,所以不想多待,朝臣难道还要劝皇帝不要太玻璃心不成。
西苑荒废多年,朱见深叫人将这边重新修整,却没用多少原本宫里的人,几乎就是另起炉灶,又以为先帝祈福之名,将宫里的宫人放出去了一大半,一些年长的太监,也分派他们去皇陵守陵。而西苑这边,用的人几乎是严查祖上三代,但凡有
一丝不可靠,都不许在西苑伺候。
最重要的是,内书堂也被搬到了西苑,选择的老师不再是什么翰林学士,要知道,这些翰林学士按照此时的规矩,很多是有可能入阁的,这个时候就跟内书堂的那些太监有了香火情分,以后勾结起来岂不是更加容易?
因此,朱见深直接从在京城候缺的三甲进士里头挑了一些人进内书堂教导这些太监,这些三甲进士仕途天花板就在那里,能做到四品都算是不错了,等他们外放之后,除非遇上同样被外派的太监,否则的话,几乎不可能跟这些太监有什么联
系,也减少了内监与前朝的勾结。
这在朝堂上自然是引起了不少反对之声,但朱见深来了一句,各位都是本朝大才,何必浪费在这等小事上头,顿时他们就不吭声了。他们倒是想要通过吏部来让这些候缺的三甲进士知难而退,但朱见深却是拿出了一个大杀器,那就是启动京
察,你们最好祈祷自己屁股底下干净,要不然的话,你们的位置就得让给这些愿意给朕办事的人了。
人都有私心,这会儿朝堂上虽说也有朋觉,但还没到后来那样猖狂的地步,尤其,如今朱见深还没有儿子,一个冲动的小年轻,他们也怕把朱见深逼急了。
朱见深趁机开始在朝堂上掺沙子,借着给于谦昭雪的机会,将一些以前遭贬或者是不得志的官员给提拔了上来,又想要借着平定叛乱的机会,将土木堡之变事后被打趴下的勋贵集团重新树立起来,虽说这事很难办,旧的勋贵已经被打趴下了,
如今最能打的居然是个文官,但谁说文官就不能封爵了呢?
就在他逐渐上手的时候,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苏茵怀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