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六章:万民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六章:万民第(2/2)页
万民军的制将军如何又不知道。
    当时形势比人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若是当时不随着陈望的意志而转移。
    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只有覆灭一条道路。
    “那我们......就只能这样吗?”
    哪怕是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是袁时中还是不甘。
    “只能如此。”
    “起码现在,只能如此。”
    李岩神色如常,淡然道。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是如此”
    李岩握紧了拳头,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了起来。
    “但是今后,不会再如此。”
    养寇自重,就要做好被反噬的准备。
    天下之势瞬息万变,百转千回,又岂是人力可控?
    就是昔日号称神机妙算的诸葛武侯,也有绝望无奈之时。
    圣人千虑,尚有一失。
    这世间,没有人可以算无遗策。
    “邳州的官兵,情况如何了。”
    李岩收回了发散的思绪,目光转向袁时中。
    “官兵连城为营,广募壮丁,塘马回报昨日又有上千社兵进入邳州城内。”
    袁时中露出愁容,沉声道。
    “截至今日,已经有上万社兵进入邳州城中,我军城中耳目回报,邳州城内效仿开封募得社兵两千余众。”
    “加上各城来援之社兵,邳州一带,官兵总兵力已经超过三万五千人。”
    在大名府时,袁时中便已经尝过了孙传庭的厉害。
    凤阳之战,哪怕是战胜,但是孙传庭所带领的官兵显现出的那种顽强的战斗力,仍旧是让人心惊胆颤不已。
    孙传庭所领官兵不过两万五千人,但是面对着他们十五万大军,却是能够不落下风。
    论起排兵布阵、指挥作战的才能。
    放眼整个万民军中,没有一名将领能够敢说自己能够胜过孙传庭。
    哪怕是李岩,也不能。
    如今再添上万社兵,邳州之战的胜负又开始变得不明朗起来。
    李岩眉头微蹙,右手下意识的摸上了腰间的雁翎刀。
    冰冷的触感让李岩的心神逐渐的宁静了下来,也压住了心中的那一份躁动。
    团练早早便已经开放,当初陕西三十六营流寇转战各地之时便已经放开,州县都有资格编练民兵。
    只是那并不算彻底放开团练之权。
    那些各地编练的团练,那些各州县内练出的民兵,并不堪大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面朝代的教训,明廷如何不清楚。
    没有人想,没有人敢。
    魔盒一经打开,局面便一步一步跌入无法控制的深渊。
    没有人有胆量彻底放开团练这一头洪荒猛兽。
    历史上的明朝直到最后灭亡,直到崇祯自尽之时,都没有人敢提出这一方案。
    然而这一次,比起历史上,明帝国更快的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刻。
    对于地方的控制力,明廷的控制力早已经到达了最低。
    接连的战败,不断的失利。
    亡国之象,近在咫尺。
    也因此,才使得拴在团练这头洪荒猛兽脖颈上的束缚再度被松开。
    朝廷诏令,允许各地州县招募民兵、整训团练,同时废除原先民兵团练不能走出已方辖区的范围。
    民兵团练不再被困守在一州一县之间。
    民兵团练的上限从原来的数百人,直接被升到了一千人,一州两千、一府五千的规模。
    团练的领袖根据部队的战力和人数,授予相应的职位。
    所有团练的兵马直接受总理、巡抚管辖。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区区万余社兵,动摇不了如今之大局。”
    李岩神色平静,目光如镜毫无波澜,淡然道。
    “历朝历代,在放开团练之权时,就已经代表着即将走向终结。”
    摇曳的火光在袁时中的眼眸之中跃动。
    他起于乡野,没有读过什么书籍,他不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但是他相信李岩,相信这位一直以来带领着他们前行的领袖。
    袁时中的内心的想法并不为李岩所知。
    李岩毕竟不是神仙,也没有读心之术。
    如果他能知道袁时中内心的想法,心中只怕是会叹息一声。
    他并没有欺骗袁时中。
    历朝历代,无论是为了抵御外敌还是平定内乱,那些胆敢放开地方团练之权的朝代,确实几乎全都走向了覆灭。
    但是在走向覆灭之前,挡在前面的很多敌人,也随之一起而被埋葬。
    两汉的赤眉军和黄巾军。
    隋唐之时的瓦岗和黄巢。
    元末之时的红巾军。
    大厦将倾,坍塌之时,必将激起瓦铄千万。
    狂澜既倒,覆盖而来,必将引得混乱不堪。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与他人述说。
    李岩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
    这些事情,他都需要深埋于心。
    李岩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成功。
    李岩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起这个重任。
    李岩更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是走在光明正确的道路之上。
    但是此时此刻,无数人跟随在他的身后,数百万人的生死全都压在他的肩上。
    他必须保持着镇定,保持着信心。
    一旦失败。
    便是万劫不复。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
    他别无选择。
    他只能向前。
    坚定的向前!
    “轰!轰!轰轰轰!”
    巨大的轰鸣声骤然在天地之间响彻。
    李岩握紧了手中的雁翎刀,昂首望向营外。
    战鼓声起,四方营帐转瞬之间已是沸反盈天。
    无数的灯火在淮河的南岸的亮起,自万民军各处的营地之中亮起。
    耀目的焰火在淮河的水面之上绽放。
    淮河之上,舟船相交火光四射。
    水师之间的交锋已经爆发。
    铳炮的声响在江河水面之上回荡。
    震耳的喊杀声萦绕在众人的耳畔。
    就在淮河的北岸。
    大量头戴黑巾的万民军骑兵正顺着运河奔驰而下。
    一束束火把燃起,宛若蜿蜒的火龙。
    江风呼啸,火光摇曳。
    映照出淮河之上一艘又一艘的舟船。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如同海潮一般汹涌而来,扶摇直上九霄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