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值得发表  七零夜校女教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6、值得发表第(2/2)页
化训练,再方便不过了。
    叶菁菁看了叹气:“那你们晚上还敢出来吗?一踩,啪嗒掉下去了。”
    老唐哈哈大笑:“怎么没掉呢,还是老白给接的骨头呢。哎哟,你们家那药真好用,黑不隆冬的,还真能把骨头给养好。”
    “你不废话嘛!”谢广白得意道,“祖传老中医,你以为是假的呀。”
    西津大学学报的报社,塞在一栋三层小楼里,楼前拦着长长的战壕。
    三人绕过战壕,才艰难地走进小楼,上了三楼。
    学报占了三间办公室,老唐一直领他们走到最里面的一间,叶菁菁才发现,这其实原本是间阶梯教室。
    里面三三两两坐了几个人,都在埋头忙碌。
    老唐一点也没觉得自己打扰他们了,兴奋地挥舞着胳膊招呼:“哎哎,你们看,我把谁给找来了?叶菁菁,你们的氯碱工业。”
    埋头苦干的人,立刻抬起了头。
    有个梳着两个小辫子的姑娘,特别兴奋地跑过来,追着叶菁菁问:“那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呀?”
    其他人的目光也盯着叶菁菁。
    搞得被注视的人,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在投稿里面写了呀。”
    她看前面有黑板,干脆拿起粉笔,先写下方程式:2NaCl+2H2O → 电解→2NaOH+H21 + Cl2t
    阳极:2Cl--2e- → Cl2t
    阴极:2H++2e- → H21+2OH-
    她一边写一边说明,“两个问题的本质,都是H+在阴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第一个问题,H+从溶液中还原成H2,离开了,剩下大量的OH-。
    她在OH-上画了个圈,用箭头将它跟Cl2连在一起,示意道,
    “Cl2会与这些OH-发生反应,生成CIO-。
    第二个问题,由于H+被还原生成H2,H2容易与阳极生成的Cl2混合,有爆炸的危险。”
    她拿粉笔当教鞭,解释道,“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阻止H+在阴极上的还原反应。’
    老唐的化学知识储备是真的不咋样,听到这儿还是满脸茫然:“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就是让H2在电解以外的过程中生成。”
    结果在场几个人都蒙圈了。
    不在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难不成总方程式是错的?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和氢气,这是最基本的呀。
    不这么来,行吗?
    “当然行!”阶梯教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了,走进一个头发有点乱,鼻梁上的眼镜像玻璃瓶底的中年男人。
    这一位,大概是真中年了。
    因为浑身上下,写满了中年人特有的疲惫。
    他语气算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冲:“用水银作阴极,电解的饱和食盐水,阴极上就不会生成H2。”
    啊?
    阶梯教室里头,除了叶菁菁以外,其他人都是满脸茫然。
    什么意思呀?水银有这么神奇吗?
    叶菁菁看这位大哥神色极为不耐烦,只能补充解释:“因为过电压的存在。水银阴极上H的过电压远大于Na的过电压。
    这样Na+在阴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的Na,溶入水银里。
    而混有Na的水银再流入水中,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
    因为Na又是溶于水银里头的,所以它的反应不会过于剧烈。
    这样剩下来的水银就可以循环使用。
    加入一个水银当阴极,既能把H2和Cl2隔开,又能防止Cl2接触到NaOH,影响烧碱的产能和品质。”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那位梳着两个小辫子的姑娘,还竖起大拇指夸奖叶菁菁:“你这个好,这样一讲就清楚了。”
    老唐则是从信封里又摸出了一张纸,惊叹道:“哎,你还真写了呀,这张纸沾着信封了。”
    叶菁菁当真大无语:“我投稿,我肯定要写清楚啊。”
    老唐哈哈哈:“我还以为你故意吊我们胃口呢。”
    叶菁菁哭笑不得:“我有这么无聊吗,我瞎折腾你们......”
    “这又不是什么惊天大发现。”
    那位酒瓶底眼镜中年男人没好气道,
    “这是十九世纪,美国化学工作者发现的。都已经快过去一个世纪了,还能当成什么新鲜玩意儿?”
    他说着说着,情绪激动起来,“这个问题你们就应该问我们,把人叫过来干嘛?早就过时的内容,也要发表在我们西津大学的学报上?那我真要建议你们,把学校改成西津考古大学吧,专门考人家的古!”
    “扑哧”一声,老唐立刻捂住自己的嘴巴,连连道歉:“不不不,不是说它不好啊,我没别的意思。”
    他纯粹就是笑点低。
    教室里的学报编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说话。
    “怎么了?”半掩的门推开了,走进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
    他年纪应该不小了,头发大半都白了,但让人惊讶的是,发量一点也不少。
    多让人羡慕呀。
    老头儿显然没有意识到,面前的年轻姑娘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其实是在羡慕他的头发。
    他语气温和,又问了一句:“怎么了?”
    扎着两个辫子的女编辑,立刻言简意赅地跟自家主编,解释事情原委。
    从她的角度来说,她认为这篇文章很有意义。
    但是文老师的说法也的确有道理,人家80年前就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这会儿他们学再巴巴儿登一遍。
    怎么都感觉不太对劲。
    头发花白的主编,看着叶菁菁:“同志,那你怎么看这件事情呢?”
    叶菁菁深吸一口气,保持微笑:“各位老师,我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这篇文章值得被发表。”
    教室里突兀地响起了一声冷笑,文老师的不屑,隔着玻璃瓶底眼镜,也倾泻而出:“呵!值得?值得捡破烂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