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胤禛:哦豁  我和四爷比命长(清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4、胤禛:哦豁第(1/2)页
在康熙处置了索额图后,心里对太子其实是有些失望的。
    胤?出生后不久就被册立为太子,这是康熙唯一活下来的嫡子,纵然一开始的册立太子是被形势所迫,但是后来,他也确实是钟爱太子,太子期望很大。
    太子从小就和其他的皇子阿哥区分开来,储君的地位仅次于他这个皇帝。
    康熙认为,自己给了太子一人之下的地位,那么太子就应该回报给他绝无仅有的信赖与依恋,除了他,太子不应该再依靠任何人。
    哪怕这个人是康熙一开始自己推给太子的索额图。
    但是太子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
    要玉颜说, 她个人认为,康熙其实是挺缺爱的。
    小时候渴望得到父母的爱, 但是没有。祖母的疼爱好像也没有治愈他,祖母更多的还是对他很严厉的。
    对于后妃更不能交心,因为不能做祖父和父亲那样痴情的男人。他需要克制自己。
    可能唯一的比较显露出来的就是对太子关爱的索取。
    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太子十六岁那会儿,他出征病了,叫太子和三阿哥来探望他,两个年轻人在路上听说父亲的病情缓解了,风尘仆仆来瞧的时候就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结果被康熙误会不关心自己。
    他还闷着不说话,几十年后废太子的时候再拿出来说。
    这人也真是够可以的。
    太子没有满足他,太子行事又无所顾忌,康熙替太子这些年还是收拾了些烂摊子的,也知道太子的为人并没有那么好的“榜样''。
    在知道这个事的时候,康熙很生气。
    生气的点是,太子行事无度,居然沉溺享乐,将身边的人给弄死了,这不是残暴是什么?
    康熙就忍不住想起死对头噶尔丹的死。
    噶尔丹就是死在女人身上的。结果他的太子,在那事上毫无节制,把身边的女人给弄死了。
    那以后,太子是不是也会因为毫无节制,死在女人身上?
    亲手培养的继承人长成这样,康熙心中郁卒。
    他将太子狠狠骂了一顿。
    太子被罚跪。但没有在外面,是在康熙跟前。康熙在里间生气,太子就在外头跪着。
    现在明面上,皇子阿哥们偶有口角过招,但关系并没有崩坏到何种地步。也就是大阿哥直郡王和太子是有些不睦竞争的意思,底下的皇子们就都还好。
    听见了消息,人人都去了御前,太子身为储君都被罚跪了。
    他们一个个也见不着皇上,只能先在外头跪着。
    按规矩,为太子储君求情。
    他们可不像太子那样,进不去屋里,就只能在院子里跪着。
    大晚上的青石板又硬又凉,没有人有准备,直挺挺的跪下去膝盖又冷又疼,胤?想,这都是什么事啊。
    就这么跪半个时辰以上,那膝盖就不用要了,肯定会肿的。
    胤?想起自家福晋,福晋要是看见他膝盖肿了,怕不是红着眼睛要心疼的。
    也不知道福晋会不会心疼哭呢。
    胤?想看看,但是不想自己受罪,倒也舍不得福晋那么难受。
    想想跪在后头的老十三,那膝盖是刚养好不久的,也遭不得这么罪。
    胤?出来的时候跟苏培盛吩咐过了,再坚持一会儿,他安排的人运作好了,皇父收到消息,他们也就不用这么跪着了。
    这里跪着的人个个神情沉痛,但起码有一半的人,心里对太子这事儿,都是幸灾乐祸的。
    康熙听见梁九功说阿哥们都在外头跪着,心里就越发的不痛快了。
    虽这是礼法,是他自己这些年定下的规矩,但是太子都这么混账了,他们求情个什么劲儿?
    难道说也想法太子行事?
    康熙不想见人,尤其不想见这群儿子们,就什么都不说,任由他们在外头跪着。
    他这里批改京师送来的公文。
    写了几个字静下心来,康熙忽然就想起王氏的事。
    王氏的事还没个结果。
    康熙其实没有将红香阁放在眼里,可太子与王氏的事,都牵扯了红香阁。
    王氏坚称,自己是遭人陷害的。
    康熙相信她,她没什么根基,犯不着说谎。康熙让人查过了,确实是有人做的手脚。
    但是再往深里,就还没有查明白。
    那么太子,会不会也是被人陷害的?
    康熙动了这个念头,就觉得很有这个可能。
    康熙心里就情不自禁的开始为太子找补,若是有人故意陷害,就不是太子的本意,那么太子在惊吓之下,就真的有可能是怕他生气,所以才悄悄处置了这个格格的后事的。
    康熙心里琢磨了一会儿,就想叫梁九功将这两件事并案调查,把真相查清楚,还太子和王氏一个清白。
    而那个背后陷害太子和王氏的人,康熙则要重重惩处。
    结果他这里的话还没说出去,外头的人却接了消息进来,梁九功一听,这神情就变了。
    梁九功还在犹豫的时候,康熙将公文放下来,看向他:“什么事?”
    梁九功知道这事儿既然查出来了,是肯定瞒不住的。不过是早一会儿说和晚一会儿说的区别。
    皇上雷厉风行,是一定要一个结果的。
    尽管这个结果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梁九功只是个奴才,怎么拦得住事态的发展呢?
    梁九功定了定神,上前道:“回皇上,他们查出来,那红香阁是内务府总管凌普凌大人的产业。”
    不止查出这个。
    还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太子亲自插手了红香阁的生意,与凌普的命令中,直接表示了太子是红香阁的东家。
    有要红香阁拿出百把万两的银子出来,要给曹寅填补亏空,以此来收买曹寅成为心腹。
    而太子格格没了的事,是太子亲自找红香阁要的东西,没有任何人陷害或者逼迫。太子单纯就是将那个格格给玩死了。
    本来不是查红香阁的事。
    但王庶妃的事有康熙盯着,谁敢敷衍呢?
    于是,红香阁的账目自然也是被查了的。
    这天底下,哪怕是太子的人也不能拦着皇上御前的人查案。偏偏替皇上查案的,还是八旗勋贵家的子弟,还有皇上自己指派的人,这些人可都不是忠于太子的。
    甚至其中有人是不喜欢,也不乐意看见太子将来继位的。
    红香阁的事本来会轻轻放下,可一见到太子的物证,这些人就直接往下查了,越查越多,以至于根本瞒不住也藏不住。
    红香阁的账目里,有明确往太子处输送银子的证明,还有往江南各省官员处打点的明细证明。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两年在江南四省大火的红香阁,赚得盆满钵满的红香阁,是太子的产业,也是太子实际控制的产业,更是太子与那些有利益往来官员的中转站。
    而现在,太子又意图用红香阁的银子拉找曹寅入伙。
    康熙一口气没提上来,差点眼前一黑晕过去了。
    他还是挡住了。
    上一刻还在怀疑太子是被人陷害冤枉,下一刻他这个老父亲的脸就被打了。
    什么冤枉的!这事都是太子干的!
    那么,王氏和十八阿哥,也是太子??
    让康熙真正惊心的,是太子与各级官员输送银子的往来凭据。大概是觉得红香阁里安全,这些东西都是存放在这里的。
    太子和人勾勾搭搭的,只是这两年的事吗?
    康熙回想这四五年太子在江南的好名声。
    还有曹寅。
    太子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收服他的人了?


34、胤禛:哦豁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