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一个真实的故事(已捉虫)  八零文艺妇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一个真实的故事(已捉虫)第(1/2)页
欧阳远请假盯着新房的装修,他请假很容易的,同事们都巴不得他请假,没人会嫉妒他请假。
    相反,还会担心他请假的时间是不是太短,需不需要延长,让他好好装修房子,快快的装修房子。
    李稻花则是专心致志的输出。
    在这个时候,欧阳远通常是不会提前观看她的稿子的,他现在才不管别人身体健不健康了,自己身体健康才最重要,不操那些闲心。
    反正稻花说了,一切尽在掌握中。
    李稻花的第一篇稿子,还是那句话,谁主张谁举证,你觉得我写的阿美莉卡不对,那你证明。
    别拿那些编的故事来证明,那些人编故事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出来反驳,怎么,专门给我编故事啊。
    证据,有力的证据,你们连华尔街在哪,华尔街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吧。
    那些人当然没证据,他们准备拿出来的小故事也被李稻花提前堵住。
    没办法,只能胡搅蛮缠,让李稻花拿出证据,证明华尔街就是这么魔幻,双方就在报纸上,隔空打嘴仗。
    “稻花同志真是个好同志啊,这样负责的同志已经不常见了。”李清泉感慨道。
    与此同时,三部曲在大学里也传开,有大学生专门找到自己学校的美国留学生,向他们询问关于华尔街的事。
    “哦,华尔街,那是个传奇的地方......”丹尼斯陷入回忆。
    他家并不是什么富裕家庭,但是因为爷爷的关系,他对中国文化特别好奇,有留学名额的时候,他就率先申请来这里留学。
    华尔街,他也没有去过,但是在他们那个镇子上,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就是到华尔街去,到那里去挣钱,去挣大钱。
    阿美莉卡的各大垄断公司总部都在华尔街,还有各大证券交易所、银行………………
    总之,华尔街也是曾经美国梦的代名词之一,在那里充满着风险与机遇,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内裤。
    “所以,《华尔街奇遇记》写的是真的吗?”
    “《华尔街奇遇记》?"丹尼斯并不理解那是什么东西,他现在还在适应期,只能简单的跟同学练习口语。
    同学用英语跟丹尼斯讲解了奇遇记的故事,着重描述了主人公在华尔街的遭遇。
    “我的上帝,这是一本人物自传吗?我就说,你们总是有各种让人惊叹的名人,让人着迷。”
    “事实上并不是,这是一位本土作家写的故事,并不存在这样的真实人物。”
    “这不可能!”丹尼斯不相信,在他看来,这本书上描述的华尔街,比他之前同伴们描述的要更加真实,也只有这样残酷的华尔街,才配得上金融中心的称号。
    “用你们的古话来说,弱小的肉会被强大的人吃掉,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同学若有所思,原来这才是真相吗?
    “李,我能看看这本书吗?”
    “很抱歉丹尼斯,这本书只有中文版,没有英文版,我想你应该看不了。”
    只是看着丹尼斯失落的表情,李自然觉得,或许自己可以把这本小说翻译出来,丹尼斯感兴趣,那其他的外国人应该也会感兴趣吧?
    翻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丹尼斯和李自然两人一起,互相印证,防止翻译出错,尽量选择最贴合的词汇来翻译。
    首先,他们要先写个稿子,澄清李稻花的故事并不是乱写,欢迎来到残酷的资本主义世界。
    这篇评论,董郁他们本来还想看看,是谁,居然敢向着李稻花说话,还什么残酷的资本主义世界。
    结果看作者,丹尼斯,阿美莉卡人,这还怎么反驳啊,他们敢反驳李稻花,可不敢反驳丹尼斯。
    只能默默地认为,丹尼斯太年轻,他懂什么资本主义,一个学生,怕不是被李稻花给骗了。
    丹尼斯是善良的,是友善的,看到李稻花这样的小说,不仅不生气,还维护她,更代表着阿美莉卡人素质高。
    不像李稻花,每次被反驳,都会气急败坏。
    看到他们的文章,丹尼斯也很无语,他终于体会到了李自然说的那种无话可说的感觉。
    “李,你们国家的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同胞这样的苛刻,而对我们这样的外人如此宽容。”
    李自然能怎么说,他只是对李稻花更加欣赏,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女性,能够打破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对阿美莉卡的美好想象,写出真实的阿美莉卡,想必很不容易吧。
    现在还要面对这些人的围追堵截,
    在丹尼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都看到了《华尔街奇遇记》,甚至会带入自己,如果自己在华尔街,该怎么办。
    对于李莱特遇到的诈骗套路,他们设身处地想了下,觉得自己也很容易上当。
    毕竟,那可是纯盈利不赔本的生意,盈利还又快有多。
    但是看了李稻花的小说,他们觉得,他们完全可以在前期盈利的时候把钱投进去,在暴雷之前跑路。
    这就是诈骗的魅力,哪怕你明知道是诈骗,还会被勾引着上钩,幻想着自己能挣到钱,不会被骗的一干二净。
    有了丹尼斯他们的声援,三部曲的售卖速度又缓慢提升,只是跟之前的火爆销售完全不能比。
    他们的围堵还是起了效果。
    “已经很好了,我们的书大多数都送到了沿海城市,那里卖的好,尤其是经济特区那里。
    那里经济发展的比我们要快,也有很多乱象,包括当地的官方,也是面临着考验,你的书,当地官方要看,很多生意人也要看。”
    李清泉和梁宁他们已经满意了,虽然在北平他们的地盘卖的不好,墙内开花墙外香也行。
    他们忍得下这口气,李稻花可忍不下,渣渣们,等着她收拾收拾给他们个惊喜。
    “下个月吧,最迟下下个月,我再投一篇小说,中长篇,《董乐成功学》。”
    董乐,董郁,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找的谁的麻烦。
    “这......不必了吧......眼睁睁看着李稻花分分钟就想出来一个小说名字,看起来小说思路也有了。
    梁宁有些怀疑,之前的三本小说不会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逼出来的吧。
    这速度虽然快,但是会不会伤身体啊?
    “气大伤身,你要不......休息休息?装修房子散散心?”
    “这你就不懂了,内耗自己才会伤身,让别人内耗能养生。”
    一想到小说发表之后,董郁的样子,李稻花就恨不得连夜码字,明天就发表。
    可惜啦,手不允许,手写的速度限制了她码字的速度。
    就这半年的时候,高强度的写字,已经让她的右手手指关节处磨出了薄薄的茧子,
    这种久违的感觉,上次有茧子还是高中的时候。
    “对了,我们的房子装修的差不多了,这星期日搬家,下午来我家玩啊。”
    “这么快?一定一定,大半截胡同八号对吧?”
    “对。”
    房子装修的大差不差了,这个季节不适合移栽树木,李稻花心心念念的樱桃树要等到秋天移栽。
    职工楼里的邻居们听说要搬家,比李稻花还兴奋,搬家的时候,房子里也没太多东西,邻居们每人拿点,差不多就能拿完。
    陈丽有些伤感,她好不容易才认识个还算说得来的邻居,没想到这么快对方就要搬家了。
    等到地方,陈丽也顾不上伤感,跟其他人一起参观房子,这么大的房子,一切都井井有条。
    不像他们的房子,所有的东西都挤在一起,想要找什么东西,都要把其他的全都拿出来才能找到。
    “这两间房子就这么空着吗?不打算出租吗?”
    “不租,以后买自行车得放那里。”
    羡慕,刚买了大房子,就盘算着买自行车,只要想,就能买,家里也不会伤筋动骨。
    以前他们觉得,李稻花找了个好老公,把她从农村带到北平,现在觉得是欧阳远找了个好老婆,房子车子都是靠老婆挣的。
    瞧不起吃软饭的归瞧不起,真要有这吃软饭的机会,他们也想吃。
    把李稻花他们家搬到新家,参观完房子,邻居们一哄而散,勾肩搭背的,要出去庆祝庆祝,同时抱着复杂的心情,祝福李稻花的新邻居。
    李稻花的邻居确实不少,隔壁的四合院里住了六户人家。
    他们搬家,这么多人,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四合院里的人当然要出来看看,出来就看到这些人高高兴兴的离开。
    “看来新搬来的邻居人缘还挺好,这么多邻居都来送他们。”
    有好事的老头老太婆探着脑袋,想看看里面住的是什么人,再回去跟邻居们汇报情况。
    之前这里住的老周家一家他们知道,卖给谁了,也就周家老大知道,周家二老只知道卖给一对年轻夫妻。
    人缘好,那是什么人,老好人啊,老好人代表着可以随便欺负。
    他们就喜欢欺负这种老好人的年轻夫妻,借点东西不用还,占点便宜也没事。
    “你们干什么?”
    看到他们探头探脑的,李稻花拦着门,家里东西还没收拾好,随便进来点人摸走点东西他们都不知道。
    “你们是新搬来的吧,我们住在隔壁,大家以后就是邻居了,多走动走动。”
    站在李稻花身后的欧阳远听到他们说多走动走动,微笑着点点头,勇气可嘉,希望保持下去。
    李稻花也笑了,好邻居当然可以多走动,坏邻居就别怪她不客气。
    说起来,以前租房住的时候,也没少遇到奇葩,贫穷,导致她不得不忍受这些奇葩。
    把他们打发走,李稻花和欧阳远收拾好房子,又出门买了一堆肉和菜还有汽水带回来,晚上准备请客。
    梁宁、郭为民一家,带上他们两人,总共六个人。
    下午两三点,梁宁自行车后面带着一大盆深红色的月季花,花开的正艳,枝繁叶茂。
    “我给你们带了从我家里刨出来的月季花,种在你们家正合适。”
    梁宁早就想给人送月季花了,但是大多数人家没有地方种它们,李稻花家是她第一次送。
    “真好看,养的真好,太贵了吧……………”
    月季花很大,梁宁放在自行车后面颜颜巍巍的。
    “自己家种的,不值钱,先找个地方把它种下去吧,这会儿天热,我担心时间长了它。”
    “行,欧阳,拿把铁锹过来。”
    他家在职工楼的时候是没有铁锹的,主要是没有用到的地方。
    这铁锹还是他们装修房子的时候,欧阳远亲自上阵,买来自己用的。
    而且他家现在有院子,铁锹以后肯定还能派上用场,早晚都要买。
    他们刚把月季花种好没多久,郭为民用自行车带着老婆孩子也出现在门口。
    “你买车了?”
    “啊,瞧瞧哥哥这车怎么样,帅不帅!”
    欧阳远竖着大拇指,标准的二八大杠,孩子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在他怀里,老婆坐在后座,搂着他的腰。
    幸福的一家三口,都能当宣传片了。
    “喜欢就行,这车你先骑着。”
    “啊?你的车我骑着干什么啊。”
    “那你的房子我还要住呢,再说,这本来就是给你的车,我的车在我家呢。”
    郭为民这段时间一直不出现在李稻花家,就是在忙之前的锤纹锅。
    李稻花把思路都跟他们说了,他们又找了专家评估,最后才根据李稻花的方法成立专门的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办成后,第一个入职的就是郭为民,从待业,瞬间变成合资企业的正式员工。
    工资高,待遇好,因为这门生意是李稻花告诉郭为民的,他们又从郭为民手上把主意挖走的,所以给他们两家每家送了一辆自行车。
    还让郭为民问问,欧阳远愿不愿意去合资企业工作,工资待遇比郭为民还好。
    欧阳远当然不愿意,说是合资企业,李稻花跟他说过,这企业随时都有可能暴雷。
    郭为民是现在没有工作,好歹有个工作就行,更别说这工作目前看起来还挺好。
    他有正经工作,没必要趟浑水,真想挣钱,他可以问媳妇。
    他欧阳远的朋友他媳妇都能让他挣大钱,那么他欧阳远本人呢,听懂掌声!
    听懂掌声其实是他最近听李稻花老是说的一句话,他也不明白什么意思,就是觉得李稻花说听懂掌声的时候,让他忍不住想鼓掌。
    他问这是什么,她说这是成功学。
    不管怎么说,他们之前想买的自行车不用买了,也算省下一笔钱。
    下午,六个人就在家里聚餐,房门紧闭,让隔壁想要打探的人什么也看不到。
    北冰洋汽水,李稻花搬回来两提,提前用冰块冰镇,饭桌上,郭为民的儿子郭峰饭都没吃几口,喝了一肚子的汽水。
    他们的聚餐结束的很早,天还没黑,大家就散了。
    梁宁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一个女孩子,太晚回家不安全。
    郭为民他们还要赶公交车回家,明天是他们家搬家,欧阳远请假和李稻花一起去帮忙。
    他们的合资企业刚成立没多久,还没建房子,建房子之后,才能分房子。
    第二天搬家的时候,楼里的邻居们也是热烈欢迎郭为民一家,并且希望大家以后相亲相爱。
    再难缠的人,那也没有李稻花难缠,就这样吧,老实过日子,别把李稻花招回来。
    住进新房,没有周围邻居的打扰,又有专门的书房,从书房的窗户往外看,正好能看到养眼的月季花。
    李稻花写稿子累的时候就看看那月季花,还能减少近视的风险呢。
    欧阳远则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中学的时候,李稻花则是提前出门,溜溜达达的去学校食堂吃完饭再溜达回来。
    她这样棒的体格子可要保持下去,欧阳远说的没错,身体不好可打不过人啊。


20、一个真实的故事(已捉虫)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