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田间!这事过不去了!  重燃200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田间!这事过不去了!第(2/2)页
那群学生,从撕掉准考证的那一刻,就不再是九中的学生了。
    甚至,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他们和学校再无关系。
    九中,是公立学校,更是锦城的超级高中,是没办法收复读生的。
    他已经可以预计,绵阳中学这种外地民办校,明年会迎来多大的辉煌了。
    他也可以想象到,明年的竞争会有多惨烈了。
    这对于以中端出名的九中而言,这完全是个噩耗。
    正常交卷的学生,也开始了出场。
    现在轮到田间笑容满面的站在黄线最前面。
    他准备和自己的学生击掌了。
    望着一个个哭丧着脸的七中、九中学生,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不时的还在安慰他们。
    本来心理就有些悲戚的学生们,听见这样的温言细语,顿时眼泪便绷不住了。
    锦城四中的校门口,哭声一片。
    不过,全是七中、九中的学生。
    看着这一幕,刘国伟和陈东永气得都快心肌梗塞了。
    特么的,不要脸!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门前的情况,让锦城四中校领导和老师们感觉到了不对劲。
    刘国伟向前走了两步,“诶,小田,怎么还没有你家的学生还没出来?”
    他就是单纯想要看看,四中学生退场时的表现。
    他不信,四中的学生没一个弃考的。
    他也不信,四中的学生,就能笑着走出来。
    田间笑了笑,对他的心思心知肚明。
    其实,他也想看看,自己学校的学生是个什么表现。
    笑,估计是笑不出来的。
    当场弃考,应该也是不存在的。
    但是,要说出来后表情有多平静,那更不可能。
    四七九的学生,放在其他学校,基本都是学霸一般的存在。
    所以,情商高的说法是,这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强。
    直白一点的说法,这群熊孩子禁不起什么挫折。
    他其实认为,这样并不是什么好事。
    通过电子门的学生越来越多,此刻田间的心理也开始有了一点焦躁。
    咋回事?
    怎么还没看见自家孩子?
    黎方平的心理也悬了起来,就像是放学后接孩子的家长。
    迟迟不出校门,那多半都是被老师留了下来。
    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让他们无奈的是,毕竟这是高考考场,在学校里面手机是没任何信号的。
    内外失联了。
    只能等着信号屏蔽器关机。
    电子门里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在学校里排队等着过电子门的学生越来越少。
    到现在,还是没有一个锦城四中的学生出来。
    田间手里捏着手机,皱着眉头在校门前踱着步子。
    里面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田间忍不住想要和巡捕商量能不能进场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是糜兵的来电。
    田间慌忙接通了电话,正准备问里面情况的时候,听筒里传来了激昂的钢琴曲。
    “校长,没大事,卿云准备演讲鼓舞了。”电话那边的糜兵飞快的说着。
    见身边的校领导和各个班的班主任、老师都眼巴巴的看着他,田间干脆打开了免提,示意他们都过来听听。
    刘国伟和陈永东互视了一眼,也挤了过去。
    几个被挤开的老师无奈的给他们让了个位置。
    毕竟……别人的级别在那放着的。
    而有的时候,四七九的校长也会互调,得罪不起。
    “在场的部分人,心里或多或少也有撕掉自己准考证的冲动……”
    卿云的演讲开始了,这句话一出,刘国伟和陈永东的心里微微一松。
    也该是这样的情况才对。
    没有当场撕准考证,多半有着主场作战的因素在。
    毕竟监考老师至少有一个是锦城四中的老师。
    但是,弃考,怎么可能只有七中九中的学生弃考!
    可,随着卿云演讲的深入,锦城四中的老师们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
    而刘国伟和陈永东的脸上却挂起了苦涩。
    特别是刘国伟,此刻他的心里如同吃了大便一样。
    在他看来,卿云应该是他的学生才对。
    当年,他是七中招生办的主任,他亲自去安岳中学进行宣讲的。
    但是,万万没想到,卿云来锦城参加外地生考试,竟然是按照四七九这个顺序来的。
    而锦城四中在卿云还没完卷的时候,当场就拍板要人了。
    这让他到哪儿说理去!
    但凡对四七九稍微了解的,走竞赛道路显然首选便是七中。
    于是,这届的数学物理竞赛,七中被搅了局。
    而现在,这个卿云,又在高考场上搅局了。
    “你们想想,七中和九中可以空出多少c9名额来?而你们还占了至少20分的便宜,这又可以抢多少985名额?”
    陈永东叹了口气,拍了拍田间的肩膀,“小田,你捡到宝了。”
    田间嘿嘿的笑着,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觉得,没白疼这个学生。
    竞赛、高考,卿云都为这所学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甚至,就连上次变态模拟考,田间也知道,源头便是卿云在一次考试中向王建军抱怨选择题实在没难度。
    福将啊!
    真是福将啊!
    刘国伟忽地愣了,卿云为什么在学校里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高三下,竞赛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
    成绩才是高三生的主旋律。
    要想这群高三生这么配合的听话,卿云自己本身的成绩不会差。
    甚至必须非常好。
    但是……
    他扯着田间质问着,“卿云的三诊成绩到底是多少?”
    超级中学的考情分析,除了分析自己学校的上线率等等,还会非常关注竞争对手的尖子生。
    毕竟,在一个省、一个市,三鼎甲不仅意味着尖子生生源,还意味着曝光度、系统内资源倾斜度。
    卿云在一诊、二诊根本没有进四中的前200。
    刘国伟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能做通工作让几个尖子生藏兵,四中当然也可以。
    田间叹息的摇摇头,“那孩子遇上了非经典感冒,被保护性安置了十四天,错过了三诊。”
    刘国伟郁闷的叹了口气,“小田,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
    他才不信这套。
    保护性安置又不是做不了卷子。
    田间心里很是畅快,笑露八齿,“他三诊成绩723分,高出秦缦缦15分。”
    说完,田间拍了拍闻言后已呆若木鸡的刘国伟,
    “老刘啊,秦缦缦是确实觉得人生的经历里不能没有高考,所以才参考的,可不是我要求的。”
    陈东永听了,还是有点不信,
    “那卿云呢?一诊二诊的成绩是怎么回事?小田,你这玩的太花了吧。”
    卿云这个名字,太容易让人记住了。
    在教研院察看四中学生分数的时候,他还专门看过卿云的总分。
    前后相差都快150分了,这不是控分是啥?
    刘国伟苦笑的摇了摇头,对于卿云的情况,他比陈东永要了解的更详细。
    简单的说说后,他叹着气,“他应该是最后才冲起来的,所以我只问三诊成绩。”
    说罢,他转身恶狠狠的瞪着田间,
    “小田,银杏加15年份以上的茅台,不然这事过不去!”
    太特么的坑人了。
    如果早知道卿云是这水平,他还安排什么围剿秦缦缦的战术。
    用保送生参加高考,学校也得付出一些代价和好处。
    比如于一航,他就得厚着脸皮去找七中校友会的人脉,保于一航两份重量级推荐信,供其届时出国用。
    不知不觉间,四中的学生开始离场了。
    通过电子门的时候,一个个脸上不是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就是一脸坚毅的模样。
    这一幕看得黄线外的众人,心里很是五味杂陈。
    一众记者想要上前采访,却被学校里的保安和老师组成人墙隔了开来。
    “不好意思,我们的学生都是进行过14天封闭式管理,不能和外人接触。”
    刘国伟和陈东永听得脸都绿了,望着前面和学生们击掌的田间,心里破口大骂。
    太双标了!
    太过分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