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老公就值这个价!  重燃200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老公就值这个价!第(2/2)页
早知道,昨天问清楚情况,就直接在家里拍板。
    他相信,他在家里喊出个200万,重情重义的卿云看在他和陈婉的情面上是绝对会没二话就答应的。
    现在好了。
    只能面对闺女的温柔一刀了。
    而且,拖了这么长的时间,按那漏风小棉袄的脾气,估计得涨价。
    楼下会议室里,见卿云笑眯眯的回来后,秦缦缦嘴角一翘,
    “胡伯伯,这样坐下去是浪费我们的时间,您看,既然您这下不了决心,我们就过去和懵牛那边谈了。
    那边初始报价就是400万,我过去涨个200万,应该没什么难度吧?”
    胡品胜一阵苦笑,将广告部的人全部赶了出去,然后才开口说道,
    “我说大侄女,流程你又不是不知道,显然这事我是做不了主的,你何苦为难我?等你爸消息吧。”
    话音未落,秦天川端着茶杯走了进来,黑着脸将茶杯重重的在桌上一放,
    “小孩子家家的,要那么多钱做什么!300万!不二价!”
    秦缦缦望着桌上的茶杯,慢慢的皱起了眉头,“爸,你说话的态度不好!550万!”
    秦天川一口老血梗在喉头差点没被气死。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都是常事,也是他从小就给秦缦缦灌输的思想。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黑心小棉袄是这么还价的!
    往高了走的还价?!
    他深吸了一口气,笑了起来,“闺女啊,打个商量,350万可好?”
    秦缦缦也笑了,“600万!爸,从现在开始,你再废话一句,我就涨100万。”
    秦天川气得肺管子疼了,无奈的看了一眼老伙伴胡品胜。
    还真特么的被他说中了。
    不过,显然秦缦缦比胡品胜想的还要漏风一些,直接100万起跳。
    胡品胜捂着额头,想笑也不敢笑的,坐在那里看着热闹。
    卿云扯了扯秦缦缦的胳膊,“缦缦,都是自家人的……代言费意思意思就行了。”
    秦缦缦没好气的给了他一个眼镖,简直就是猪队友。
    她转头撇了撇嘴角,“爸,哥哥开了口,我也不涨价了,还是原价500万,不过分吧?”
    秦天川赶紧答应下来,“不过分,不过分。”
    确实不过分,现在他也很清楚,这漏风小棉袄去和懵牛谈,要到600万以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500万,算是打了折。
    其实秦缦缦也清楚,要得太多也会有诟病的。
    有懵牛的报价打底,500万,不多不少。
    太多的话,集团内部的人,也会说这是吃里扒外,或者利益输送。
    下楼钻进车子里,秦缦缦环着卿云的脖颈,心里还是有些歉然。
    如果没有她的缘故,卿云完全可以要得更多的。
    卿云却笑着摇摇头,拍了拍这辆车,“这不是钱?爸妈给我的够多了。”
    老实说,真不少了。
    这饭已经越来越软了。
    秦缦缦嘟了嘟小嘴,“这算什么,九牛一毛而已。”
    卿云好笑的刮了刮她鼻子,“知道你大小姐家里有钱!但你老公呢,还是想自己挣钱吃饭的。
    我挣什么,你吃什么,以后不许再这么宰爸妈了。”
    秦缦缦hiang了一声,冲着他翻了白眼,“以后想宰都没机会了。最多就是放假了回家蹭吃蹭喝。”
    撇了撇嘴,让卿云开车回家,她盘坐在副驾驶上,心里滴血的算着要交的个人所得税。
    郁闷!
    说是500万,但拿到手的却远远小于这个数。
    扣了税之后,到手的才340.7万。
    偏偏这样的事情,还不能走避税的路径。
    毕竟整个事件过程都太见光了,以后被人捅出去后,太败名声。
    学校的奖励也是同样的情况,只不过相对于代言费的劳务所得40%税率而言(别杠,老税制,畸高部分加征),学校给的奖励只需要交20%的偶然所得(别杠,锦城从1999年开始,当年的高考状元带头主动纳税)。
    ……
    作为华国教育报的首席记者,阎象这么多年已经报道过至少上百名状元。
    这个群体都是家长们口里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在整理这上百位状元的经历后,阎象发现,其实这些状元的家庭教育有着惊人的相似。
    上世纪80、90年代还好,根本谈不上太多的家庭教育,全凭天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90年代后期开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已经是成就孩子的最大因素。
    这些孩子,无一例外从小就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采访过很多状元,很清楚,天才不可复制,但优秀一定有迹可循。
    从小帮孩子培养好习惯,就是最快最好的路。
    而这一点,拼的是父母的格局,父母的用心。
    所以,此刻坐在台下,他望着台上那个看起来充满了阳光美的男孩,心里很是不解。
    他叫卿云,是个孤儿,无父无母的,收养他的爷爷是个文盲,大字都不识一个。
    阎象其实心里一直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越发展,其实寒门越难出贵子。
    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在今年这位末代全国高考状元的身上,竟然看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那种古典意义状元气质。
    坚毅(grit),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angeladuckworth所提出的,并因此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一个发现。
    这是一种极具力量感的、成就驱动的一种人格特质。
    它和孩子的学业成绩、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成绩都息息相关。
    坚毅、坚韧、百折不挠,不管你用哪个词,它表达的基本含义是,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能保持兴趣,朝着长期的目标努力。
    80年代,很多状元的父母,没有高学历水平,也没有高经济水平,但他们通常在生活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
    他们不会轻言放弃,不会过分退缩,不会因为生活的困顿而无精打采、怨天尤人。
    他们潜移默化地把这种珍贵的意志品质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阎象认为,卿云其实就是这样的孩子。
    他的经历足以诠释这个词语。
    但是,除此之外呢?
    恐怕,更多的是天赋的力量。
    在这个非经典年份里,产生了一位非经典型状元。
    他的一切,和最近几年的状元完全不同。
    “我校应届人数407人,除去保送生56人外,参加高考有效人数351人,重本上线351人,上线率100%……”
    “其中,全省文理科状元,全省学科单科第一,除生物外,均在我校。”
    “学校向取得优异成绩的高2000级全体学生和全体教师表示祝贺!向关心帮助过该年级的所有教职员工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微笑着和其他人一起在鼓掌的阎象,其实已经不想继续听这个发布会了,他已经知道文章该怎么写了。
    只是,就看主编敢不敢发而已。
    如果不发,他甚至想做一个长期的跟踪调查,来对比今年的状元和过往的状元,今年的高分学生和过往的高分学生,几年后到底有多大的差别。
    作为一个中枢媒体的首席记者,阎象能调动的资源和查阅的数据是完爆地方记者的。
    他很清楚,过往的2000多个状元,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成为了行业的领袖。
    无论这个行业是什么,社会、商业、艺术……哪怕是科研。
    而在科研单位中,当前绝大部分的优秀年轻科研工作者,其实,完全没有经历过高考,全部都是走的保送甚至少年班这种特殊的存在。
    随后的提问时间,阎象饶有兴致的看着台上的那个少年装x。
    是的,装x。
    采访过上百个状元的阎象,很清楚学习到底是个什么过程。
    所以……
    这个来自大山里的农村娃,良心大大的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