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0、初露端倪  清穿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0、初露端倪第(2/2)页
把奏折发回来后好赶紧去办。
    与这相反是,京各位王爷贝勒却闲得要长毛了。天天都能看到王公子弟们骑着马京里四处乱蹿乱跑。
    二格格也算是其中之一,只是近被四爷管着不能出去。天天骑马也有骑腻一天,这天她跑来缠李薇:“额娘,要不让我去庄子上住几天吧,府里要闷死了。”
    李薇可不放心叫她自己出去,想想道:“要不我陪你一起去?”
    二格格摆手道:“不要,不要,还有小弟弟呢?”
    李薇可不觉得这算问题,“抱他一起去不就行了?”
    两人商量完才想起还要请示四爷。
    结果四爷道:“正好现京里没事,咱们全家都去庄子上住一段吧。”
    这个全家,就是她与四爷,加二格格、弘昐、三阿哥和四阿哥。福晋嘛是肯定不会去,几个格格她才不要带。想得正美时候,福晋说她也去,“大格格天天府里也不好,能出去走走对她身体也有好处。”
    然后福晋还要带钮钴禄氏去。
    前面,李薇还能告诉自己福晋是为了大格格和三格格,后面,她就不得不承认这是冲她来了。
    福晋要是想跟她过不去,她可真顶不住。别看侧福晋听起来很威风,到底是侧。而且
    李薇实没自信到了今天还能对福晋像十年前那样伏低做小。
    这十年里,四爷不但让她生了四个孩子,还养大了她脾气。她已经做不到福晋面前唯唯诺诺了。
    只说她现就是一肚子火。
    你带钮钴禄氏又怎么样?到了那里姐肯定能让四爷一眼都不看她!
    充满斗志李薇收拾了两大箱衣服,结果四爷不去了,叫他们去玩得开心点。
    尼玛啊!!!
    被福晋惹起火气又被四爷一招釜底抽薪叫火全哑了李薇挺没意思坐上车,去庄子了。争宠不是重点,她还有闺女要养呢。本来去庄子就是为了二格格。后来只是叫福晋给搞得重点偏移而已。
    现正好,四爷不去,福晋也不去,她带闺女去玩也很痛。
    四爷你一定是故意对不对?
    就是叫人担心四爷会不会被福晋引去找钮钴禄氏。可为了男人不理孩子好像太没下限?犹豫半天,李薇还是决定选二格格。
    要是四爷真去找钮钴禄氏了也很正常,之前不是还有宋格格和福晋吗?别说现能守住她一个,日后登基当了皇帝难道就没有后宫三千?
    任何时代爱情都有其局限性。她爱上四爷同时就决定接受他全部,而不是把他整个人割裂开,只留下好,坏要他统统改掉。
    这不现实也不科学。
    要是四爷真点了专情技能点,也轮不到她。宋格格比她先到,福晋比她名正言顺。
    冲动过后,李薇又把自己打击个半死,满怀悲情去庄子上了。
    书房里,送走素素和孩子们四爷正看戴铎送来信。虽然只是寥寥几页,里面透露出信息却叫他心惊胆战。
    圣驾已到江南,就住曹家。太子和十三阿哥住行宫,前后有驻军把守。
    这还不是吓人。戴铎说近市面上金价涨了三成,铜兑银只能兑以前七成。
    江南多大?
    两淅,两江。江东,江西,湖南,湖北。
    几乎是大清半数国库来源江南居然发生了金银一起涨价事?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大量金银被从市面上收走了。
    这个数字必定是惊人。
    圣驾刚到曹家,金银就开始涨价。
    四爷拿着戴铎信屋里来回转圈。之前他还猜皇上去江南是要办几件大案,现看来完全错了。戴铎所指卖房卖地不是说有人要避祸,而是江南处有人大宗敛财。能这么干非曹、孙、李三家莫数。
    或者是这三家都有份。
    三家联手大量吸纳金银。为了什么?
    为了皇上。
    皇上要这么多金银干什么?
    现天下承平日久,连葛尔丹都灭了,前明小朝廷早就不足为虑。皇上这是要对付谁?
    答案呼之欲出。
    太子。
    当四爷想到这一点时,先涌上心头居然是苦涩。他二哥皇阿玛终于要办你了
    他管不了皇上,也救不了太子。
    四爷咽下喉头涌上涩意,集中精神放皇上身上。如果皇上要办太子,会从哪里开始?现太子可是毫无劣迹。而皇上从不会贸然出手。
    太子不监国,身上没差事。以前看是皇上不肯放权,现要废太子却连个理由都找不到。
    太子居于深宫,其母早逝,其妻父亲早亡,石家现太子妃叔伯掌权。皇上要做,只怕会先从石家下手。
    但打掉太子身旁助力,并不意味着就能平安无事废掉太子。太子是副君,是祭天启圣,正式册封太子。要废掉他必须是十恶不赦大罪。
    皇上打算用什么罪名呢?
    四爷几乎是下意识就想到:谋逆。
    乾清宫里,皇上起驾前一天浑身起满红疹子周答应这会儿已经褪了身上疹子,她求大姑姑给皇上递信,她想去侍候皇上。
    大姑姑不敢置信道:“按姑娘意思是想追到江南去?”您还是歇了吧。
    周答应握着大姑姑手道:“姑姑只管听我,没错。姑姑给万岁爷递个信,口信就行,万岁爷肯定会叫我过去。日后我必不会忘了姑姑!”
    大姑姑特意迎着光看,果见周答应双目瞳仁小如针鼻。
    她吓得浑身一颤,猛得抽出手,退了两步道:“姑娘还是先好好养养,这侍候万岁爷也不必急这一时。万岁爷待您心,您是清楚。”
    不等周答应再纠缠,她几步出来,不忘回身关上门。
    之前请来太医给她看疹子,她暗示太医这周答应有一些不妥之处,要太医好好瞧瞧。谁知太医瞧了却说周答应无事,事后匆匆告辞。
    大姑姑宫里待了一辈子了,什么话听不懂?
    她使了银子才撬开太医身边侍候小太监嘴。
    那小太监道:“大姑姑,这话出得我口,入得你耳,日后提起咱家可是不认。”
    大姑姑塞过去一个装满金子荷包:“规矩我懂,你只管说。过了这一段,别说你不认,我都不会认。”
    小太监收下荷包捏了捏,才点头道:“知道您明白人。这话我家先生也是不好直说,说出来都犯忌讳。”
    大姑姑提了心,屏息默等。
    小太监一转头却讲起了古,道:“前明宫里从皇上打头到下头人都烂完了,那会儿宫里流行一种叫长寿膏,也有叫逍遥散,制成烟抽起来极美,飘飘若仙。也有混丸、散中服用。大体都是一回事。用这东西有个坏处,就是不能断顿,一断了就抓心挠肝,这时叫他杀亲爹都不带眨眼。”
    大格格听得人都毛了,险些就要问出口。
    谁知小太监鬼机灵,见状扔下一句:“这东西也好认,用了它人就虚了,活不久。再有一件,就是眼瞳细小如针尖,这个大姑姑回头瞧一瞧那周答应就清楚了。”
    大姑姑要拉住他,小太监跑前大概是良心发现,说:“我劝您一句,这东西不是烂大街玩意,前头咱们顺治爷还说了不许满人抽这个,宫里是绝没有,外头一般二般人家里都未必有。剩下您自己想吧。”
    小太监溜了,大姑姑傻了。
    照小太监话里意思,这宫里能这这东西除了皇上,就是宫主位,还有毓庆宫那边。
    哪个她都碰不起。
    想到此,大姑姑直接装不知道。还悄悄给周答应换了个大屋子,两边也都空下来给她使,周围人全搬到别处去了。
    不管是哪路神仙想对周答应做什么,她都不打算当那拦路鬼。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有位妈妈点四爷和李薇番外,我想想看怎么写,大家十点过来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