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力量和契机(下)  一八七七新纪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力量和契机(下)第(2/2)页
近三千万两的大手笔让慈禧接连惊叹,这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真是富可敌国,至于采购军舰、军火一事慈禧默不作声,不过是一省之力,翻不了多大的浪花,只要自己的如来掌翻动,再厉害的孙悟空也无法逃脱。
    眼瞅着慈禧的寿辰将至,京师各大衙门已经开始做准备。慈禧暗思要体面的回到京师,必须对黄河洪灾进行表态,于是让李莲英召集《字林西报》、《申报》、《直隶报》等记者到承德进行专访。
    这是慈禧太后第一次接受媒体的专访,这些记者三拜九叩之后,慈禧摆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皇家尊荣,慢条斯理地道:“现今黄河泛滥,实乃朝廷中有宵小作祟,惹怒了上天,可怜啊,数万子民就这样没了,这是谁的错呢?大清离开哀家这个当家人能行吗?”
    《字林西报》的记者是个大胡子老外,他可不管尊卑礼仪,为三拜九叩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要不是想要拿到第一手新闻,谁给你磕头?记者问道:“太后,刚才您说数万子民受灾,但据我们的调查资料,贵国河南、安徽两省受灾人数至少超过两百万,不知道太后回到京师是否会核查?”
    慈禧嫣然一笑,表情像极了陕西的“表哥”,落落大方,高贵典雅,记者们纷纷抓拍。慈禧道:“一万百姓和两百万百姓,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上天和列祖列宗的警示,祸兮福所至,只待哀家回到京师之后,即刻授命六部妥善处理赈灾事宜。皇上还小,有些事情被下面蒙蔽也情有可原,但哀家决不能坐视不管,你们在报纸上说一说,只要有哀家在,大清的天绝不会塌下来。”
    皇太后的话绕来绕去都离不开一个“权”字,让记者们苦闷不止,洋人记者面面相觑,眼神中交流道,都这个时候了,你居然还在考虑争权夺利。
    《直隶报》是李鸿章的下属,记者都是落榜秀才或略通洋文之人,铁杆的保后派。手李鸿章的嘱托,《直隶报》记者舔着脸道:“启禀圣母皇太后,草民有一事不明,万请太后明示,以解万民之惑。”
    “唔。”
    “太后,不知这次洪灾之中,太后愿意拿出大内何等物品筹措抚恤赈灾款项?”
    慈禧低吟片刻道:“哀家深知百姓疾苦,小李子!”“在!”“去把哀家昨个画的《牡丹图》拿来。”“遮!”
    李莲英取来一副尺余长的工笔画,举在胸前站在慈禧旁边,慈禧道:“哀家决定把这幅画拿出来义卖,筹得银两赈济灾民,你们那个西洋镜都拍一拍,这是哀家的一片心意。”
    次日,慈禧看到《直隶报》的头版头条上大篇幅报道:圣母皇太后心怀天下,忧心灾民。心头禁不住窃喜,问李莲英为何没有其他报纸时,李莲英敷衍了过去,慈禧也不再问,准备回銮。
    同日,《字林西报》头版头条:慈禧面对灾民问题时的笑容;
    《申报》头版头条:祸兮福所至,太后卖画募捐;
    一向爱出风头的《亚洲日报》头版头条却登出了号外:误国罪人,天地可诛!
    慈禧在回銮途中不断接到军机处的奏折,法国人选出新的国家总统,开始在东南集结部队,向我国施压,要求获得东南铁路的修筑权和管理权,一再肆意攻击边境,军民伤亡无数。
    不就是一条铁路嘛!他要就给他呗!
    慈禧的御笔朱批还未抵达京师,两广总督张之洞急电:海南新军在边界与法军开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