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 陈年往事(11)  山中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 陈年往事(11)第(1/2)页
事实上,在收藏界,玩古玩的人中,是没有不知道介休张兰这个名字的,作为中国赏古第一村,这里可算的上是历史悠久了,曾以一村之力承办过九次全国级别的古董交流会。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张兰村就已经声名远播了,据说北京的潘家园最早都是由这里的人带动起来的,不过由于长期的法规滞后,古玩与文物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直到九十年代,张兰的古玩生意都处于半地下状态。
    当年的二叔,也算是半个行里人,自然知道张兰的大名,不过他去的时候,那里还是有着很强的戒备的,陌生人须由熟人领进村,而大宗的玩物,也多是在卖主家里进行的。
    那个年代,太原的古玩生意才具备个雏形,刚刚从邮币市场里剥离出来,二叔在府西街逛了大半天之后,也没有发现类似于之前见到的那种黑色小石块的身影,跟几家老板打听了一下,也没人知道。
    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这时的二叔就想到了去张兰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些蛛丝马迹,不过早就听说,没有熟人带着,那里是进不去的,于是他又想到了一个叫“吴叔”的人。
    吴叔是爷爷当年在太原的老伙计,对爷爷忠心耿耿,属于心腹级别的人物,在山西一带也算是出了名的老把式了,后来爷爷洗手不干之后,还跟他保持着书信往来,每当奶奶回家祭祖的时候,也都会去他们那里坐坐,不过奶奶从来都不带二叔和老爹回去,因此二叔对他也不熟,不过来之前,他还是从爷爷的书房里偷偷的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
    前阵子正巧吴叔家里的女儿出阁,爷爷虽然没去,还差人送了份儿厚礼,据说那女娃子叫翠萍,正巧嫁到了张兰村,二叔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女婿家喝酒呢。听说二叔来了,酒才喝了一半就跑到村口迎接来了。
    二叔包的车还没到那里的时候,老远就看见村口有个老爷子正翘脚张望着呢。二叔一下车,老爷子就立马拉着二叔的手,就要去他女婿家喝酒去。二叔一来刚吃过东西,二来也确实没什么时间,心里就想着打探一下那黑色的小石头是什么东西,总觉得那东西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推辞了半天,吴叔突然突然凑在二叔耳边,低声问了句:“老爷叫你来的?”
    二叔连忙摇了摇头,说是自己背着爷爷去的,还希望吴叔别告诉家里。
    吴叔听了默默的点了点头,眼睛里闪过一丝落寞,刚才的那些奕奕神采也暗淡了不少,不过他很快又打起精神,拉着二叔的手嘘寒问暖。
    二叔一面答对着,一面悄悄的打量着这个吴叔,衣着相当的讲究,深蓝色的绸布袍子纤尘不染,一看就是混的还不错。吴叔四十多岁,不过却很显老,做他们那行的,风里来雨里去,接触的环境要远比常人恶劣的多,使得他看起来像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实际上他的年龄还没有爷爷大。
    虽然二叔和他素未谋面,不过二叔却很了解这个人,在他的身上,如同集成了一个年代中,某类人的缩影。六十年代初期,全国开始了对文物倒卖的整风运动,加之随后而来的特殊年代,使得这一行里几乎出现了土崩瓦解的势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间,无论你是倒卖古玩的还是下地倒斗的,只要上面盯上你,想送礼你都没处送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当年叱咤风云的老瓢把子被揪了出来,要么被关,要么枪毙,下面的人也都是树倒猢狲散,惹眼的就背井离乡,远走天涯,没事的也只能投靠到别的盘口下,给人家当个小马仔,不过这行里自古以来就争斗激烈,想来都有很强的排外性,投靠到别人盘口下的人,虽然也可以吃穿不愁,却终究得不到新主顾的重用。
    当年那阵风虽然刮的很厉害,不过像孙鹞子和爷爷他们这样树大根深的人,却依然是坚持了下来,只不过许多明面上的生意不得不转入地下来做。而爷爷也是在那阵风刚刚刮起的时候退出了,不知道这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而吴叔则是在爷爷退出后,安分守己了几年,并没有投靠到任何人的盘子下讨生活,后来事情过去了,自己又出来做些外围的小买卖,吃穿不愁,道上人见了还是给他三分薄面,不过却再也不是当年跟着爷爷一起风光无限的那个吴爷了。
    后来在与爷爷的书信中,吴叔也多次哀叹过世事艰辛,不遂人愿的事情,言语间很是盼着爷爷能够重操旧业。不过爷爷每每都是左右言他,后来也就不了了之。这次突然听闻二叔前来,本以为是爷爷要有什么动作,细听之下又知是自己误会了,难免有些灰心丧气。
    寒暄过后,二叔对他说自己这次就是来游玩一番,顺便见识见识这边的市场行情,吴叔也没多问,吩咐随行的小伙计回去准备晚宴,就带着二叔沿着集市上四处转悠。
    二叔就跟在他的身


第103章 陈年往事(11)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