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0章亡国百态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0章亡国百态第(1/2)页
寒冻渐退,春暖复苏。
    冒着初晨的冷意,大军迤逦出行。
    “时间过的可真快啊。”
    陆渊望着一眼无际的长龙,不由长叹:“转眼已是北伐的第二个年头了吧。”
    在他旁边,次子陆昊没能体会到自己父亲话中的愁绪,兴奋道:“是啊,父皇,已经是第二年了。这次打梁都,儿臣一定要上场,父皇你可不能再阻拦我了。”
    这次北伐,需要动员的先天宗师实在太多,所以陆渊并没有搞什么特殊化对待。
    自己的一干以及先天的儿女之中,凡是有志于沙场的,全都带了出来,让他们好好体会一下战争的氛围。
    剩下不愿的,则继续留在国内,分到地方各郡,镇守地方。
    不过虽然抱着锻炼自己孩子的想法,但是到底也是自己的崽,锻炼之余,陆渊还是很注重他们的安全问题的。
    因此,在面对一些有较大危险的战斗,陆渊都是约束几个孩子,把他们看管在自己身边,不让他们胡闹。
    也正是这样,所以在去年的那场浩大北伐中,以陆贺、陆昊为首的一干皇子、皇女,虽也上了几次战场,但都没打过几次狠战。
    甚至与敌国的先天宗师,都没几次交手,基本都是在欺负一些先天之下的弱鸡。
    像这种打法,爽是爽了,可你要说起到了多少锻炼效果,那还真是很难说。
    反正就目前来看,陆昊是很不满意的。
    年轻人嘛,就是向往万军丛中,斩将杀敌的豪情快乐。
    而不是父母庇佑下,按部就班的接受既定命运。
    陆渊看了眼自己锐气逼人的儿子,无奈笑笑:“好,好,这次我不拦你,让你上战场行了吧。”
    说话间,他也不由沉思,自己对那些儿女的保护,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雏鹰终是要长大的,不可能一直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一时间,陆渊不免有了些老父亲的心态。
    呃……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好吧,以自己的寿元,这些孩子大概熬到死,都熬不过自己。
    从这方面讲,他还真能庇护自己儿女一世。
    默默为自己悠长的寿元感叹一声,陆渊看着得到同意,兴奋无比的儿子道:“这次梁人在大梁聚集了百万重兵。于山阳、任城、营陵一线,也屯驻了近两百万的大军。
    这次我虽然用兵三百万北伐,但想要打破大梁城的防守,也没有那么容易。
    你要上战场,父皇不反对。
    可是一定要切记,杀场无情,一切都不能勉强冒进。
    面对敌人的诱惑举动,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能中了埋伏,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明白了吗?”
    陆昊拍着胸脯道:“父皇放心,儿臣以前也上过战场,知道厉害的,定不会给人机会。”
    真的知道了吗?
    陆渊看着自己儿子自信模样,心里总觉得有些不放心。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儿子是一点也没有学到自己的稳重谨慎,性格是一点也不像自己。
    快四十的人了,还是这么的莽撞轻佻。
    若非根据血缘感应,能够确认这小子的确是自己的种,他都要以为是不是皇后给自己戴绿帽子了。
    唉,罢了罢了。
    自己儿子,总得自己操心。
    这小子这样,只能多看着点,安排一两个分身照顾,别让他真出什么事来了。
    陆渊摇了摇头,心中这么想着。
    ……
    正当陆渊那边,还在忧虑儿女的教育问题时,北边的大梁城,在收到楚军再次北伐的消息之后,却是又一次陷入了慌乱之中。
    梁宫。
    “诸卿,楚兵又来伐我,现已至蒙山,我大梁该如何应对。”
    梁帝声音有些疲惫,看着下面召集来的众臣,询问道。
    如今已是他登基的第五十二个年头,当初的意气风发,也随着时间的过去,渐渐归于平澹沉寂。
    近些年来,因为梁国面临的诸多困境,各国不断的敌视围攻,更是耗尽了他的心力。
    尤其是六年前,梁国大胜之后,楚国的背叛导致国内饥荒,以及去年那一场惊天北伐,直接就打断了梁国的嵴梁。
    这无数挫折之下,使得曾经那个一统青州,雄踞的天下的雄主,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内心虚弱,疲惫不堪的老人。
    虽然以梁帝的先天修为来看,现在区区七十二岁的年纪,只是刚刚正值壮年,未来还有大好岁月可以享受。
    但是他如今的最大愿望,确实没有了什么雄心壮志,内心唯一想的,就是保住梁国这最后的江山社稷,延续住祖宗的基业。
    这就是梁帝唯一的愿望了。
    不过这仅剩的愿望,楚人也不愿满足他。
    现在三百万楚军浩荡而来,夺走了他的六郡之地,还不满足,就一心想着夺走整个青州,彻底灭亡梁国。
    这是多么的贪婪,这是多么的可恶。
    这是多么的不能忍受。
    梁帝发现,自己现在是有那么的讨厌楚人,那么的后悔,当初没有在楚国刚刚崛起的时候,就不惜一切代价,将之消灭。
    “陛下,楚军势大,锋芒不可挡。”
    下方人群中,梁国老牌名将,昌邑君杨辰,站出来道:“依臣之见,我军还是如同去年那般,死守大梁城,待敌自退。
    楚人自西向东,惹敌无数,西域异族、魏人、赵人、我梁人、郑人,战线绵延数万里,皆是其敌。
    同时对抗这么多的敌人,所需动用的兵马,以千万计数。
    且其在岭南之地,又遇地火侵袭,正在迁徙百姓,这又是千万人的耗费。
    所费如此之多,楚人就算修养三十载,储蓄的国力再丰厚,也绝难支撑此等消耗太久。
    我等不需做太多,只需等其粮尽,自可退楚兵。”
    杨辰说出了如今大多数人的看法。
    那就是楚军不可持久。
    毕竟小几千万人的消耗,几乎相当于赵、徐等霸国总人口了。
    楚国就是再牛逼,也不可能支撑如此体量的不生产人口太久,时间长了,自然会因为国力耗尽,而自己退兵。
    事实上,对于楚国能撑到如今,就已经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了。
    大多数人都认为,正常情况下,楚军去年秋天,就应该已经支撑不住了才对。
    谁想到不仅撑过了去年秋天,到了今年春天,楚军竟然不缓口气,就又直接莽上来了。
    这实在是不可思议,让很多人都想不通。
    “等楚军自退,哪那么容易,楚军若没有把握,这次怎么可能再次北伐。想耗到其粮尽,也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罢了。”
    听了杨辰的话,梁帝摇了摇头,颇为失望。
    他虽不清楚楚国的存粮还有多少,但是却清楚,兵家无小事。
    楚帝陆渊作为当世最负盛名之名将,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大军缺粮的隐患。
    去年楚军就因为缺粮退过一次兵,吃过这个亏了。
    如今卷土重来,怎么可能会不做提防,准备好足够粮食。
    所以梁军这边,如果还想以等敌断粮的天真想法,等楚军自退,那绝对是想的美了。
    楚国不会给他们机会的。
    “即便楚军钱粮充足,没有缺粮之忧,但以大梁之坚固,也足以挡住楚军了。”
    见梁帝有些悲观,杨辰赶忙道:“我大梁城内,有精锐三十万人。大梁城外,还有四十万兵马拱卫,立下连营五十里。
    同样在梁郡各镇,也设有五十万大军分布,各自镇守大城,还有地方民团相助,足可御敌。
    有此一百二十万兵马在,楚军纵然三百万人来攻,也休想破我梁郡。
    甚至连能否摸到大梁的边,都很难说。
    陛下何须忧虑。”
    去年楚军


第420章亡国百态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