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7章 中州一统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7章 中州一统第(1/2)页
最终,还是召开这场会议的庆国公高明胜,拍案道:“杨大人说的不错,陛下和我等之间,终究要做个选择的。我等既然已经决定投降了,那么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都是背叛,名声好不到哪去,也不用纠结许多了。”
    说到这里,他看向场中两位将校:“陈将军,你掌管宫廷宿卫,便由你去控制陛下,以及宫中诸多皇子妃嫔,不让他们出什么妖蛾子。
    安将军,你掌管庆阳门,附近十万兵马,都听你号令。
    就由你打开城门,迎楚军入城。
    至于本公,则去寻城中的楚国使者,与他商量献城投降之事,与城外楚军取得联系。”
    做完这一番布置后,高明胜看向众人,神情肃穆道:“诸位,我等身家性命,未来富贵,皆在于此了。还望诸位与我一同努力,为了以后,做最后一搏!”
    “谨遵命!”
    众人齐齐躬身行礼,轰然应诺。
    随后又在庆国公的带领下,一起割掌入酒,歃血为盟,定下了这献城之事,算是彻底绑定到了一起了。
    三日后。
    伴随着城中短暂的厮杀,朱虚城那高大的城楼,终于轰然放下。
    位于正东的庆阳门,在封闭了数月后,在一群郑国公卿将校的带领下,绑着一群身穿皇袍王服的人,领着一群放下了兵器的士卒,走出了城门。
    而在对面,早已有所准备的楚军,直接进入城门,接管了庆阳门,并迅速朝着城中扩散。
    神武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郑庆国公高明胜,率领朱虚城众人,缚帝出降,向楚国献出了这座郑国帝都。
    消息传回,楚帝陆渊大悦,下旨重赏高明胜,赐予乡侯之爵。其余追随投降之人,也或多或少,赐予了一些爵位,或者官爵,以作天下表率。
    这些郑国公卿大族们,在最后一班跳船时机前,总算抓住了机会。
    在做出了正确选择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富贵,保全了身家性命。
    只是被他们出卖的郑国皇室和郑国天子,却被陆渊以顽抗天兵,不识天命的罪名,给下令处死。
    郑帝和郑国直系皇族数百人,由此被杀,诸之于朱虚城外。
    行刑监管的人,则正是那些卖主求荣的郑国公卿,哦不,现在该说是大楚官员爵爷了。
    可见,陆渊虽然用了这些人,却也没真的完全相信,还在逼他们进一步交出投名状,彻底绝了后路。
    天底下,除了自己,不会再有人用这些既出卖了旧主,还亲手杀了旧主的人了。
    这些郑国投降之人,出了楚国后,任何人都不会容忍他们,任何一个势力之主,都会杀之而后快。
    楚国就是他们唯一的退路了。
    也只有这样,今后陆渊才能放心的,用这些背主之人。
    虽然他对于这些人,其实也不怎么看得上就是了。
    不过稳重起见,还是先防一手,借他们清理郑国皇室余孽,这种没错的。
    ……
    朱虚陷落,郑国就此灭亡,立国九百三十七载。
    郑国,也成为了豫州四国中,最先灭亡的一家。
    这消息传开后,整个豫州,都为之震动。
    而天下的人,也正式看到了中州一统,上古三帝伟业,再次降临世间的曙光。
    在间隔了三万余年之后,九州大地上,终于要再度出现一个统一中州,镇压九州十域的仙朝神国了。
    这个念头想法,在许多有识之士心里,开始慢慢萌芽出现。
    而大楚天下正统的理念,也随着那一场场辉煌的胜利,还有中州即将一统的大势,开始诞生根植在所有人的脑海。
    接下来只需楚国统一豫州,那么这个种子将生根发芽,彻底的笼罩所有人的心田。
    毕竟。
    一个统治了整个中州,恢复了上古三帝在世时疆域的帝国,你能说他不是正统吗?
    正的不能再正了。
    大楚就是天命,就是正朔,就代表了大势。
    再联想到关于楚帝,九州最后一个修仙者的身份,许多人都将他看作了上古三帝的翻版,或者说继任者。
    是这九州末世来临后,来引领众生渡过劫难的救世主。
    而大楚,这是这位仙帝开创的仙朝,楚国也是真正的仙国。
    处在末法尾期,对于仙神之事不算陌生,甚至还有过亲身接触的九州之人,对于一个开创仙朝的仙国的认同,是前所未有的狂热的。
    甚至楚帝在末法之世,还能修仙,也成了不少人眼中的希望。
    一个长生久世的希望。
    既然楚帝都能修仙,那么不就证明了,这末法之世,其实还有修仙机会的。
    而他们要是加入了仙朝,成了大楚仙国的重臣,那么立下功劳之后,或许就会被楚帝赏赐独有的修仙秘法。
    跟着这位三帝后继,这位在世仙帝,一起永远的统治着大楚仙国,千千万万年。
    虽然很多人都清楚,这个想法很疯狂,甚至是虚妄。
    但只要一想到,心中的那股悸动,那股不切实际的念头,总是会驱使着一些人不自觉的投向楚国,去搏那渺茫到几乎不可能的一线之机。
    在楚国展露出了统一中州,建立在世仙朝的气象之后。
    整个九州的人心气运,此时也在或主动、或被动的,朝着楚国,朝着陆渊,疯狂的聚拢而来。
    此即为大势所趋。
    天命之下,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人心气运之妙,不过如此。
    在陆渊的身上,在楚国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
    楚国攻灭郑国,对于天下人心的影响,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在陆渊这边,刚刚对郑国投降的高明胜等人,封官封爵后。
    这消息在楚国的控制下,才在周边传开不久。
    那边还在北乡郡死守的晋国,瞬间就恍然一惊。
    晋国群臣还没怎样,晋国皇帝就主动派出了使者,跑来仙云郡,面见陆渊,商量着献国投降之事。
    嗯,楚国这边还没开口呢,晋国皇帝,就自己主动表达了投降的意愿。
    原因也很简单。
    郑国的例子实在太惨了,郑国皇帝以及皇室诸人的下场,也给了晋国皇帝以及晋国皇室极大的警醒。
    那就是你作为皇帝,或许舍不得这基业,还想死扛下去。
    但你底下的大臣,他们可不一定愿意,陪你一起去死。
    别想着什么皇恩浩荡,手下的那些公卿官员们,世食晋禄,就会对你感恩戴德了。
    郑国那边的庆国公高明胜,整个庆国公一脉,郑国给予的荣恩,已经够多了吧?
    高氏一族和郑国一起,传了上千年,世代坐着三国公之位,论起尊贵,仅次于皇室一族了。
    可郑国危难临头,庆国公怎么做的?
    还不是干脆利落的就卖了皇帝,甚至还亲自动手,绑了皇帝出城投降,最后还监斩了皇帝以及皇室一族。
    这个过程中,高明胜固然被人骂的狗血淋头,暗地里,明面上,不知有多少人唾弃他的行为?
    可人家就是这么做了。
    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荣华富贵,还是毫不犹豫的卖了旧主。
    最终成功上船,离开了郑国这艘沉没的游轮。
    血淋淋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再加上,以往晋国之中,便有不少大臣们和楚国勾结联系,暗中传递着消息。
    这诸多预兆,还有上好的例子,摆在了晋国众人面前。
    试问你是晋国皇帝,你会如何想,还会继续相信底下的那些大臣吗?
    而如果不相信的话,最后又会如何选?
    那当然是不相信,以及保全自己为先了。
    反正都是卖国,与其给那些乱臣贼子们卖,还不如朕这个皇帝亲自来卖。
    作为皇帝,自己亲自献上了晋国一郡,你楚国总不好再为难于我吧?
    这可是五千里土地,几百万百姓,几十万军队,以及剩下的八个先天。
    这么大一笔资产,我换个活命不过分吧?


第467章 中州一统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