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  曹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1/2)页
“诸公手中皆有大批良田,然则却无人耕种,有的甚至荒废。”
    邓稷端坐在花厅内,侃侃而谈,“而本县则需要田地进行耕种,并且需要大量屯民参与其中。诸公手中有的,恰恰是本县所缺,而本县手中有的,也正是诸公所缺乏的东西。所以,我有一个建议。诸公可以效仿许都,将土地租借与官府,而后有本县派人进行耕种不过呢,本县一时间也无法给你们足够的钱帛,想来诸公也知道,如今劣币充斥,就算我给了你们钱帛,也未必能派上用场。所以,本县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黄整等人聚精会神,听着邓稷的解释。
    那份‘盐引’究竟是什么用途?他们一时间也弄不太清楚。
    邓稷抿了一口酒,依旧是显得不紧不慢。
    “人是你们的人,田是你们的田,不过由官府统一管理,丈量土地,登基名册而作为回报,本官准许你们在海西境内,进行盐的交易。黄行首手里的这张盐引,一式两份。一份有官府保存,一份由你们掌握。诸公行商天下,应该知道这盐业的利润。
    本朝自元狩年间开始,便禁止私盐贩卖,统一有官府进行收购,贩卖。现在,本官你们一个机会,准你们在海西县治下,公开进行盐的交易无需缴纳赋税,你们能得到多少盐,只看你们能交出多少粮以粮换盐,诸公以为如何?”
    黄整等人闻之惊喜!
    而留下来的那些本地缙绅,也有些意动。
    “当然了,你们也可以直接将土地卖给官府,本县愿以高出市价两成的价钱购买,决不让诸公吃亏。
    只不过这人口,依旧需要登记造册。”
    邓稷说完这番话,便不再赘言。
    “小民选第一种不过小民还有个疑问,这货源”
    “货源大家不用担心,来年后,本县已经选好了地方,煮海制盐。”
    “海西,要煮海吗?”
    人们不由得一阵惊喜。
    要知道,汉武帝元狩四年以后,大汉治下一共只有二十八郡,三十六个县设才盐场,并且有官府专卖。本来,这盐的交易,早在春秋战国时便有,而且是由齐国名相管仲所始创出来。
    只是当年汉武帝为打击匈奴,增加国库,于是将盐业垄断到了官府的手里。
    从制盐到贩卖,由官府统一收购,并且专门贩卖。
    黄整等人自然知道这贩盐的利润巨大,只可惜一直苦于没有门路,无法涉足其中。
    但如果邓稷在海西开放盐市,无疑给他们指明了一条生财之道。虽然说此前两淮盐业尽被麋家控制,可如今情况已有了变化。只要邓稷能开放盐市,黄整这些人足以给麋家沉重打击。
    麋家为什么能贩卖私盐?
    还不是因为他们实力雄厚,有官府支持?
    现在,邓稷愿意为他们撑腰,并且开放盐市使私盐合法化。
    黄整等人焉能不为之心动?
    而且,他们无需花费大多,只需要把土地租借出去,并安排人员进行耕种,只待丰收时,便可换取盐引。
    土地,本来就是要耕种。
    人更简单,这天底下流民众多,害怕招不来人?
    只要能获得邓稷所说的盐引,就可以正式涉足盐业贩卖的行当里,这可是比种地,更一本万利。
    “小民愿意为大人效劳。”
    黄整再次表达了决心。
    “屯田利国,小民亦同意邓县令之举措。”
    潘勇也起身,与黄整站在一起。
    不过,他二人虽然站出来表示支持,并不代表其他人,也会同意。
    这里面不仅仅是一个利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牵扯到海西的治安。
    王成沙哑着嗓子,“构官,你莫要得意,先熬过今晚,再说不迟。”
    邓稷摇摇头,叹了口气,“薛子洋,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既然如此,本县就请诸公移驾,看一出好戏吧。”
    “什么叫,好戏?”
    “这个可以请教王先生。”
    邓稷笑呵呵的看着王成,而王成的脸色,顿时变了!
    海西城楼上,突然燃起了烽火。
    时近子夜,这烽火也就显得格外突兀。
    黑漆漆的平原上,突然间影影憧憧出现了许多如同鬼魅般的身影。这些人人数众多,鬼鬼祟祟朝着海西城门靠拢过来。与此同时,海西的城门陡然间洞开,让出了一条宽敞的通道。
    一个黑衣人站在城门后,招手大声道:“管帅,速随我来。”
    为首的海贼,年近四旬,生的魁梧粗壮。
    他见黑衣人招手,于是点了点头。
    从马背上拔出一口九尺大刀,向前一指,“孩儿们,点起火把,给我冲!”
    “冲啊!”
    火把点燃,眨眼间就连成一片火海。
    一个个身穿黑衣,外罩皮甲,黄巾抹额,手持兵器的海贼,举着火把,叫嚣着,向海西城门冲去。
    为首的贼人,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暗中观寨动静。
    海贼们冲进城门后,却见城门内静悄悄,鸦雀无声。刚才那开门的黑衣人,正在城门洞口朝他们招手,而后转身就走。
    “兄弟们,冲!”
    见此情况,海贼们那里还能忍耐的住。
    说一句心里话,当海贼也不容易。平时孤居岛上,轻易不会出动。以前还好一点,诸侯混战,根本无人去顾及他们。但随着曹操统一黄河以南的青州、衮州之后,触角也逐惭向徐州蔓延,相继夺取了琅琊、东海两郡之后,海贼们的活动空间,也一下子被压缩到了极致。除了广陵郡,他们很难在大规模的行动。
    东海郡沿海人口稀少,富户不多。
    靠起来,也就是广陵郡最为富庶。
    饶是如此,海贼们对广陵郡的袭扰也必须有所节制。太过于频繁,势必会引发当地世族的联手攻击。那样一来,他们可就得不偿失。当海贼是一门学问,不是能打能杀便可以成功。
    此次海贼出击,距离上一次出动,差不多相隔四五个月之多。
    海岛上的存粮也不多了,正好可以通过这工次,解决一下民生问
    毕竟,郁州山不仅仅是几千个海贼,这些从青州逃出来的黄巾军余部,大肃是拖家带口。
    盘踞在海外郁洲山,人口多达三万。
    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海贼们生活也艰难
    所以,一旦有行动,这些海贼,就会显得特别兴奋。
    城外的首领见海贼们冲进了城里,却没有任何反抗,总算是放下心来。
    “大帅果然高明,似这种不费吹灰之力的行动,以后最好能多来几次,弟兄们也能快活一些。”
    说罢,他大刀在空中一挥,大声喝道:“随我冲锋!”
    刹那间,城外的海贼齐声呐喊,头上的黄色抹额,在黑夜中格外醒目,如同蝗虫般,冲向海西。
    城内,依旧没有动静。
    当那位首领冲过门洞之后,突然勒住战马。
    “管帅,怎么不走了?”
    “好像有点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了?”
    “我说不上来,就是感觉着,有点不太对劲儿!”
    说着,首领就想要下令,海贼缓缓推进。
    可就在这时候,城头上突然间传来一阵隆隆的战鼓声。
    紧跟着


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