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东陵亭  曹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 东陵亭第(1/2)页
当陈登从那阴阳顿挫,极具韵丆律的吟诵中清丆醒过来时,陈群已不知去向。
    他倒是能明白陈群的心情,因为在这篇《陋室铭》里面,提到了陈群的祖父。阳城元礼居,平舆仲举亭,所指的是东汉末年,两位极富盛名的名士,李膺和陈蕃。而陈蕃,正是陈群的祖父。
    李膺表字元礼,因打击宦官,谪居阳城。
    时有“天下楷模李丆元礼,的说法,就是李膺。而陈蕃更是因试图铲除宦官,而最终惨遭迫丆害。
    可以说,中国的士大夫与宦官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才是士大夫和宦官相争最激烈的时代。然实际上,真正开唐武力斗丆争模式的,却起源于汉代。东汉末年的士大夫、外戚和宦官三者间争斗的惨烈,甚于明代。
    陈登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突然间,他也生出了想去看一看曹朋的念头。
    曹朋来到广陵两个月,除了最初见过一面之后,陈登就再也没有和曹朋见过。连带曹朋那二百武卒,也被一同安排去了东陵亭。此时想想,自己之前的行为,似乎有怠慢的嫌疑
    如果没有这篇《陋室铭》,陈登还不会有这种念头。
    但这篇《陋室铭》一出,立刻使曹朋的层次提升许多。东汉末年,讲求才能与德行并修。才学好,而德行不好,始终无法丆令人敬服。所以很多人,在才能和德行之间,首选便是德行。
    看起来,我还是小觑了曹友学,应该走一趟东陵亭才是。
    陈登想到这里,立刻更换衣裳。
    可是,当他刚把衣裳换罢,却得到消息:许都派遣使者出使江东,如今队伍已经抵达广陵城外。
    许都的使者吗?
    陈登立刻意识到,也许用不了多久,曹操定会有大动作!
    东陵亭,本名东原,青草福。
    时有女杰杜姜抗击海贼,并葬于此地。
    汉明帝五年,当地人在杜姜墓旁筑祠,又因东原地处东方毗邻大江之畔,故而易名东陵。
    而后,有筑亭筑兵,从此便有了东陵亭的名号样东陵亭,亦即后世江都宜陵镇。
    曹朋被派驻东陵亭,倒也并没有什么怨言。早在海西的时候,他就知道想在广陵立足,并非一件易事。所以当进入广陵,听到那些谣言之后,曹朋便有了心理准备。此前,他对广陵的认识非常模糊。等到了广陵,看到了盛开于烟雨中的琼花时,曹朋才知道,广陵县,就是扬州。
    扬州琼花嘛
    来到东陵亭后,曹朋的心态倒是很平和。
    这东陵亭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海贼和水贼,在广陵登陆。
    由于东陵亭位于江水的入海口,从海上,从江水上游,水贼海贼都能轻丆松的在此登陆,袭扰当地之后,迅速撤离,很难捉捕。所以,曹朋觉得他被派到东陵亭,也算不上是谪居。
    事实上,曹朋认为驻防东陵亭,对广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他也是这么告诉夏侯兰王买和郝昭。
    本来这三人心里,还怀着一股子怨气,可听曹朋这么一说,倒也释怀不少。
    手是,曹朋命夏侯兰和王买,在东陵亭分兵驻守,各领一队兵马;而郝昭则独领一屯,驻扎于江边。
    曹朋自己呢,则在江边修筑了一座简单的房舍,权作为临时住所。
    一间正厅,两排厢房。
    后院毗邻江水,可以泛丹于江上。
    整个宅院,一共住了四个人。
    除了曹朋之外,步骘也住在这里。同时步鸾和郭寰,作为女婢,住在旁边的厢房里,负责照顾曹朋的饮食和起居。
    而步骘的婶丆婶,在到达广陵县之后,就被曹朋托付陈群,派人送往海西。
    老太太临走的时候,坚决要求步鸾留下来。
    她的理由很充分“我受曹公子大恩,焉能不报?偏偏我一个孤老婆子,还瞎了眼睛,没办法报恩。就让步鸾留在公子的身边,虽然她粗手粗脚的,却也能照顾一下公子的起居。”
    曹朋,可是帮她还了一贯大钱呢。
    步骘对此也没有意见,老太太的态度,也非常坚决。
    本来,曹朋连郭寰都不想留下,可现在倒好,身边有了两个婢女,也着实感到有些无茶
    不得不说,有人伺候的感觉,真好!
    步鸾继承了江浙女子的温婉良淑,能键锤补补,还会做的一手好菜;而郭寰呢,为人机灵,眼力价很好,和步鸾倒也相得益彰。两个小婢女留在身边,着实让曹朋省却了许多麻烦。
    一来二去,曹朋也渐渐的习惯了被人伺候的感觉。
    陈群来到东陵亭的时候,已经过了辰时。
    还没有走进曹朋的那所陋室,就闻到了一股沁人肺腑的香味。
    “宝坚,闻到了没有,闻到了没有。”
    陈群的眼睛一下子锃亮,咽了。唾沫,颇有些急切的问道。
    天上又下起了蒙蒙的细雨,江面上有一层如缕缕般的轻雾。远远看去,只见在江畔一簇盛开的桃林后,有一座小小的宅院,显得格外清幽。从马车上走下两个青年,年纪大约三十上下,举止优雅,颇有气度。
    看了一眼手持竹答的陈群,其中一个青年,忍不住笑了。
    “长文老饕,果然不假。”
    “你管我老饕与否,只闻这气味啧啧啧,我突然有些羡慕友学了!”
    “哦?”
    “你看这江畔轻雾,细雨蒙蒙。身处桃红杏白之中,有佳人相伴,有良友相陪,怎一个惬意了得。”
    两个青年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听长文这么一说,我与季弼倒觉得自己俗气了!”
    “既然如此何不快马入桃林?恩,这香气颇有些怪异着实令人有些垂涎。”
    三人说罢,命马车停下,迈步走向桃林。
    穿过林中小径,踏踩调落在小径上的桃红杏白,浮躁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平静许多。待穿过桃林之后,便看到一座低矮的院墙。墙面敷一层粉丆白在朦朦轻雾中透出几分轻灵之气。
    一排茅庐,呈现在三人面前。
    “友学,友学!”陈群快走几步,大声叫嚷道:“今日又有什么新鲜美味?”
    他迈步走进洞丆开的院门,就见步鸾身着一件发白的布衫,腰系布裙,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陈先生您怎么来了?”
    “嘿嘿,我有神通,掐指一算,知友学今日烹煮美食,故而与人前来。”
    两个青年跟在陈群身后,看到步鸾,也不禁眼睛一亮。
    好俊俏的美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两个青年不由得暗自感慨:这曹友学,果然雅人。
    听说他的两个女婢,生得倾城动人。只看眼前这小婢就知道传言不假,不知另一个,又是怎生模样?
    两人此刻,到真的有些羡慕起来。
    “公子和堂兄一早带着小寰打渔去了嗯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陈先生可到后堂廊上,应该能看到他们。小婢这边还有事情,所以就不招呼贵客请先生自便。”
    “小鸾啊,友学又搞出了什么美味?”
    “嘻嘻公子前些日子,教了小婢一个三套鸭的菜肴。贵客既然来了,正好可以品尝一番。
    昨日公子还让人采摘了梅子,说是要用来煮酒。
    他和堂兄坐船打渣,不晓得能有什么收获。酒在后廊已经备好,陈先生自便。”
    “三套鸭?”
    陈群看了一眼步鸾,又扭头看了看两个青年。


第168章 东陵亭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