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明成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第(2/2)页
兵一时,当此国家危难,我辈自当报效国家,尽忠皇上。末将愿为前锋,出城列阵与朱棣决一死战宋忠一见得到多数拥护,当即下达军令:“传令全军,校场集合。”
    三万大军很快云集于校场上,宋忠登高喊话:“将士们,朱棣反叛国家,血洗北平,巳将原燕王府的护卫旧部家属屠杀殆尽,现又图我怀来,我们身为国家兵将,岂能让朱棣得逞,全军出城,列阵迎敌,誓将叛军一鼓全歼。”
    官军士气大振,鼓噪着涌出城去。特别是原为燕王府护卫军的兵士,得悉家属遭到屠杀,无不一心一意想要报仇。
    朱棣的燕军,也已来到城下。他却将曾为护卫军的旧部亲属,全数排在了前锋位置上。大将张玉表示反对王爷,如此布阵欠妥。这些人同官军中的护卫军旧部多为手足至亲,一旦在阵前反水,于我军大为不利。”
    “将军放心,这些兵士是会忠于本王的。他们的亲属俱在北平,绝不会弃之不顾。”燕王又登高对这些兵士说,“弟兄们,阵前将你们的父兄唤回我军,每人赏白银十两宋忠的官军列阵尚未完毕,燕军前锋中就连声呼唤起来:“二愣啊,回来吧,爹娘想你了。”
    “大双弟弟,你还活着吗,你媳妇生孩子了。”
    护军中双方的亲属,呼兄唤弟,喊叔叫侄,彼此明白,所谓朱棣屠杀一说,显然是捏造的。官军的军心立时就涣散了,原护卫军的人员纷纷倒戈。朱橡不失时机挥军冲杀过去,官军阵脚大乱,宋忠已是难以节制部队。在燕军的冲击下,官军潮水般向怀来城退去。由于双方已是胶着在一起,燕军紧随着也杀人城中。一支流矢飞来,都指挥孙泰肩部中箭,他一咬牙拔下箭来,执枪再战。燕军张玉挥刀劈杀孙泰的战马,将孙泰颠下马来,哪里再容他站起,孙泰旋即被乱军踏为肉酱。几乎是同时,都指挥彭聚,也被燕军将领徐安一斧砍落马下。宋忠、余填等大将皆在混战中阵亡。官军三万,转眼间非死即降。怀来之战,燕军斩杀官军数千人,缴获战马八千匹。只有都指挥庄得单骑冲出重围,得以逃脱性命。
    怀来之战产生了重大的连锁影响,开平、龙门、占谷、云中、7欠平等地官军,皆已吓破胆,皆不战而降。这样一来,大宁就成为突出于官军各地的主要据点。守将都督陈亨,都指挥卜万,二人商议,燕军连战连胜,其锋正锐,不可轻敌,己方兵马不占优势,但大宁易守难攻,应利用地势,全力防守,以待援军。可是兵部发来函文,要他们出兵进攻,收复遵化。陈亨长叹一声卜将军,这是催命符啊,进攻遵化,我军必败无疑。”
    “可是,不从军令,即为叛逆,便是杀头之罪。”卜万明白,“前线连吃败仗,兵部急于在皇上面前邀功,便不顾实际情况,强令我军出战,如之奈何?”
    陈亨、卜万率军出了松亭关,离开时二人回望雄峻的关溢,还不住连声叹息,这样险要的关口,如果只是扼守不出,谅那朱棣三五月内是难以逾越的。二人因无进攻的意愿,便将军马驻屯于沙河,静观燕军的动向。
    镇守遵化的降将蒋玉,获悉官军马步军两万,前来攻取遵化,急派快马向朱棣告援。燕王闻报又是亲自出征,他点齐一万马军往遵化驰援。陈亨与卜万得到消息,二人不战而退,决心固守松亭关。守将刘杰出关迎接二位将军,为何不去攻占遵化,反倒退兵?”
    陈亨答道:“刘将军,燕王朱棣亲率大军来援,我军若再进攻,只恐在遵化城下陷入敌人包围,故而回师。”
    卜万进一步说松亭关是北平通向中原的咽喉,万一有失,燕军就会长驱直人。我们守住此关,就可阻挡燕军的进攻步伐。待朝中大军到来,再收复遵化也不为迟。”
    刘杰也说不出别的:“有二位将军率大军同守此关,末将信心更足,定叫燕军望关兴叹。”
    七月二十七日,朱棣大军到达松亭关下。当即组织兵力发起进攻,千户李俊作为先锋。他口中衔刀亲自爬上云梯,但云梯被守城兵将掀翻。足足两个时辰,天已正午,燕军仍然未能攻上城去。第二天,朱棣又加大了兵力,并且亲自督阵,但松亭关岿然不动。朱棣自起兵以来,可说是势如破竹,一顺百顺,节节胜利。而今被阻松亭关下,付出了死伤一千多人的代价,却只能望关却步。他不由得焦躁起来不信这松亭关就是铁打铜铸的,待本王亲自攀云梯冲锋,誓要冲上城头,拿下这雄关。”道衍劝道:“王爷全军统帅,切不可意气用事,一旦有失,满盘皆输,看来此关不可强攻,只宜智取朱棣冷静下来:“若非先生提醒,孤几乎发小孩子脾气。”
    “王爷,打仗胜败兵家常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受挫折也属正常,又何况仅仅是攻击遇阻。”
    “先生称智取,但不知计将安出?”
    “眼下尚无成计,且待徐缓图之。”
    燕军对松亭关的进攻停止下来,一时间彼此相安无事。卜万对陈亨说:“大帅,燕王一定是在调取援兵,我们也不能坐视,当派出两名能干的军校,前往附近城镇搬兵。”“说得是。”陈亨表示赞同。
    刘杰也有同感甚为有理,不然我军伤亡日多,军力不济,还如何抵御增兵后的燕军。”
    卜万提出:“那就派郑成、孙荣二人为使,这两人骑术、武艺颇精,定能不负所望。”陈亨、刘杰没有异议,即让二人在二更时分,乘夜色掩护,出松亭关城门向南方疾驰。离城几里路后,二人放下心来。郑成对孙荣言道看来我二人安全了,巳经远离了关城孙荣为人比较谨慎:“燕军别再有埋伏。”
    “怎么可能呢,”郑成不信,“我们出关是临时决定,燕军也无顺风耳,就能事先料到设下伏兵。”
    言犹未尽,一棒锣响,凌空抛下一张大绳网,将他二人紧紧罩住,并被人给拉下马来。
    张玉将他二人押到大帐,进得帐来向朱棣禀告:“王爷,果然不出道衍大师所料,擒住两个搬取救兵之人,现在帐外,请令定夺。”
    “好,带进来。”
    郑成、孙荣被推人帐中,张玉喝道见了燕王,还不叩头。”
    郑、孙二人双双跪倒:“参见王爷。”
    “你二人哪个是卜万将军的部下?”
    郑成答道小人便是。”
    “好吧,押下去。”
    郑成和孙荣也不知所以,同时被押进作为牢狱的布帐。推入之后没过多久,张玉返回,叫道郑成出来。”
    郑成也不敢多问,懵懵懂懂出了牢帐,便给带到一处锦帐内。但见帐中摆着一张餐桌,上有一坛酒两盘肉。他站在帐中发怔,不明白这是为何。
    张玉一旁说道:“愣着做甚,喝酒吃肉吧。”
    “这是为什么,难道让我当个饱死鬼,吃喝完毕就让我上路?”郑成说着不觉全身发抖。
    “看你想到哪里去了,”张玉劝道,“放心,只管吃饱喝好,是我家王爷有求于你。”
    “王爷求我?”郑成越发糊涂,“我一个被俘的阶下囚,没有任何能力,堂堂王爷还有求于我?”
    “王爷他是让你给卜万将军带一封信。”
    “他们是亲戚。”
    “卜万曾是王爷的部下。”
    “这,你们是要劝降吧?”郑成连连摆手,“这我可不干,要让陈都督知晓,还不要了我的命。”
    “你不会暗中交信于他,这叫人不知鬼不觉。”张玉抛出诱饵,“王爷不让你白白效劳,还要赏你一百两纹银。”
    “一百两,当真?”
    “看,不就在这。”张玉将一个锦究抖开,倒出二十个银键,每个五两,整整一百两。郑成立时眼红了:“这,就给我了?”
    “拿去。”
    郑成急忙收起那信呢?”
    “等下会给你送去。”张玉又给甜头,“事成之后,你随卜万将军过来,还有二百两纹银酬谢不算,王爷还要加封你为都指挥。”
    这令郑成的欲望大为膨胀,忙不迭地连声说:“小人情愿效劳,愿为王爷赴汤蹈火。”
    “好,快些吃喝吧。”
    郑成甩开膀子大吃起来,把一壶酒全都喝个精光,他已有八分醉意,才被送回牢帐。在隔壁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的孙荣,听到郑成回来,便对看守的卫卒说军爷,这天都定更了,也该给我们晚饭吃了。”
    “还想吃饭,保住命就不错了。”
    “郑成他受审归来,也不张罗要饭吃?”
    “你呀混蛋去吧,人家早已吃得烂醉,就你还掐着瘪肚子吧。”
    “一样的阶下囚,为何不一样对待?”
    “人家姓郑的,是王爷特别关照,你算个什么东西!”卫卒攮丧他说,“不是一路货色!”
    又有脚步声传来,孙荣期盼道:“该是给我送晚饭了。”
    “你做梦去吧。”
    张玉走进隔壁的牢帐郑成,给你信。”
    郑成的声音:“将军放心,我一定办到。”
    “嘘,轻声。”张玉走了。
    这一夜,孙荣饿得眼睛发蓝,肚子里咕噜噜直响,他好不容易熬到天明。听见隔壁牢帐给送去早点,而他依然是饿得前胸贴后背。太阳升起来了,阳光射进了牢帐,卫卒将牢门打开:“滚出来吧。”
    孙荣走出,看见了吃饱睡好的郑成,便气不打一处来:“姓郑的,我们一同被俘,你酒足饭饱,可我一日一夜粒米未进,这也太不公平了。”
    “这,我也不知。”郑成劝道,“反正饿也饿了,将就一会儿吧,他们已答应放我二人回去。”
    “真的放了我们?”孙荣目光盯上了郑成掖在腰间的一个锦囊。
    二人离开燕军大营,奔向松亭关。孙荣伸手就去抓郑成的锦囊:“什么好东西,来时没见你有这个锦囊。”
    郑成一闪躲开是一些药。”
    “药?我也看看。”孙荣根本不信,而且冷不防给一把抄过来。他打开囊口,惊讶地叫道,“哈,银子!”
    郑成又抢回来你别动我的东西。”
    “说,哪来的?”
    “这,”郑成支吾一下,“是我一个亲戚给的。”
    “这可巧了,被敌人俘虏,还能遇到有钱的亲戚。”孙荣哪里相信,“给我坦白交代,如何得到这许多银两?”
    “你就别问那么细了,”郑成取出一锭白银,“给你,让你也沾点财气,回去够你喝两顿了。”
    “啊,你得一百两,想用五两就把我的嘴封上,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孙荣说,“俗话道,见一面分一半,再拿四十五两来。”
    “你,你是劫道啊。”郑成无奈地又抠出一锭,“行了,这你该满意了。”
    说话间已是到了关下,二人叫门进关。搬兵未成还被抓去关了一夜,到了都督府,陈亨、卜万、刘杰三人高坐堂上,二人上前跪倒叩头:“参见三位将军。”
    “为何被抓,又如何脱身?”陈亨问道。
    郑成将遇伏情况说了一番:“敌人见我二人是小卒,没有什么油水,便放还我们回关,让给将军们报信,要在关前与我军决战。”
    “不对。”孙荣在一旁喊道,“陈将军,郑成与燕军有勾结,他在燕营吃酒,还赏他一百两银子。”
    “有这等事,”陈亨怒问,“郑成,你有何话说?”
    孙荣又开口禀报:“陈将军,他身上还有一封信。”
    “搜!”陈亨命令。
    小校上前,在郑成的靴子内搜出信来交与陈亨。待看过书信,陈亨眼盯着卜万,不住地冷笑:“好你个卜万,竟然与燕王勾结,里应外合,要谋我的松亭关。”“你胡说,这是无中生有。”卜万反驳。
    陈亨抖抖手中信:“白纸黑字,铁证如山,燕王称收到你的信,你们约定三更献关,你不愧是燕王当年的部下,给我拿下。”
    “谁敢!”卜万抽出刀来陈将军,这是燕王的反间计,你不能轻信上当,我是清白无辜的。”
    “还想狡辩,看我擒你。”陈亨拔剑上前就刺。
    卜万与陈亨从室内打到府外,卜万的部下闻信全都过来助战,陈亨和刘杰的队伍也都参加进来。双方的激战越打越凶。卜万的部将一气把都督府给点燃,大火冲天而起。
    燕营的观察哨早已在密切注视城中的动静,道衍一见起火,而且城中呐喊厮杀声不断。对燕王说王爷,火速发兵攻城。”
    朱棣全部人马立即向松亭关发起进攻,城内忙于内战,哪还有人守关。燕军轻而易举攻上城头,张玉将关门打开,燕军如潮水般涌人。险要无比的松亭关,就这样轻易失守。而陈亨、刘杰、卜万三位将军,也在混战中丧身。燕王朱棣在同建文帝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又取得了一次关键性的胜利。(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