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76【北大也还行】  重启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6【北大也还行】第(2/2)页
“确定。”
    “好,我等着你的申请材料。要寄EMS特快专递的加急件。记住,是加急件。别省邮费,免得遗失。”
    “我今天就寄出。”
    挂断电话,陈贵良发现不仅边关月看着他,周边几个座位的同学全看过来了。
    同桌秦珊珊瞟了眼他写下的地址:“北大?”
    “北大也还行。”陈贵良点头。
    边关月带着微笑,一脸崇拜表情。
    秦珊珊扯开嗓子喊道:“陈大侠要读北大了!”
    安静的午自习,立即变得吵嚷起来,好多同学都离开座位。
    管志强抱着小说,朝李君笑道:“嚯嚯。”
    “嚯你妈!”
    李君非常不爽。他甚至想去找记者,揭露陈贵良被留校查看过。
    但李君不敢,这货关键时候总是怂。
    管志强笑而不语,他已经通过美术专业考试,百分之百能进知名美术院校。
    而李君呢?
    呵呵,乖乖读大专去吧!
    北大的自主招生,是去年开始实行的。
    此前一直缺乏透明规则,学校想怎么招就怎么招。现在不仅制定详细流程,还增加了社会公示环节——这属于招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届自主招生,上面给了北大150个名额。但北大谨慎起见,主动把名额缩减到50个。
    今年是第二届自主招生,其实规定时间已经过了。
    按照正常流程,应该在去年12月20日以前提交申请材料,并在1月中旬进行面试和笔试——那时正巧处于新概念作文复赛期间。
    各大高校给大赛一等奖另开口子,允许他们延后提交材料,部分高校还要补一场笔试。
    另外,后来的自主招生,允许降20—60分录取。但此时的自主招生比较严,原则上只允许降20分,特殊情况需要开会讨论。
    “班长,我请个假给北大寄材料。”陈贵良说。
    李锐连连点头:“你去吧,没事的。”
    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陈贵良拿着早就准备好的材料离开教室。
    清华还没打电话过来,陈贵良懒得再等了。
    既然北大确认过了一本线就特招,而陈贵良又有把握过一本线,那么北大自然是首选。
    尤其是要读哲学系,此时的复旦太“拉胯”了。万年老五!
    陈贵良还借来边关月的手机,在前往邮局的路上,挨个给复旦、北师大等高校回电,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惋惜之情。
    却说班长李锐,在陈贵良离开之后,飞快跑去报告班主任刘淑英。
    刘淑英接到消息,又立即去汇报校长。
    严校长正在陪同媒体记者参观,愣了一下,微笑宣布:“我校的陈贵良同学,北大愿意一本线特招。”
    几十位记者更加兴奋,又有新闻点了啊!
    就算严校长这边不说,北大近期也会公示名单。
    陈贵良并非百分之百进北大,必须高考过一本线,他接下来还得继续努力复习。
    魔都,《萌芽》杂志社。
    总编赵长田焦头烂额,各大高校陆续打电话过来,全都取消了明年的降分录取名额。
    一个名额都不给新概念大赛!
    说是舆论压力过大,必须暂避风头,今后再找机会恢复。
    问题是,只要中断了一届,必然参赛者锐减,就算恢复也一蹶不振。
    胡玮时敲门进来:“陈贵良的投稿。”
    “小说?”赵长田问。
    “有点像论文,但格式又不对。”胡玮时哭笑不得。
    她收到过各种各样的投稿,还是第一次遇上论文,都不知该刊登到哪个板块。
    文章内容,正是质疑《滕王阁序》教材有误,陈贵良上个星期就已经寄出去。
    而且陈贵良故意装嫩藏拙,一副没见过专业论文的样子,完全不遵守论文固定格式。一来符合自己高中生的身份,二来可以增强趣味性,降低文章阅读门槛。
    赵长田问:“你是什么打算?”
    胡玮时说:“最新一期的《萌芽》,在获奖作品选登栏目,刊载陈贵良的《瀛海行》。至于这篇文章,刊登在‘校园扫描’板块。”
    赵长田点头道:“现在的舆论太凶猛复杂了。《萌芽》刊登两篇趣味性不足,但文学性、学术性尚佳的文章,正好可以挽回我们的形象。发吧!”
    发文章,自然要给稿费。
    《瀛海行》属于诗歌,稿费标准不一样。
    两篇文章算下来,陈贵良大概能拿到6000多元的稿费。
    另外,作文大赛也有金奖。
    同样是一等奖,奖金亦有所不同,最高奖额为5000元。
    陈贵良的《瀛海行》被评为特优,临时把奖金增加到6000元。独一份!
    他凭借一等奖特优作文,以及两篇文章的稿费,现在总收入已达到12000多元。
    等《新概念大赛获奖作品选》出版,陈贵良还可以领一次稿费。
    出版业尚未崩溃的年代,搞写作是真赚钱!
    赵长田把新概念总干事李奇刚叫来:“明年没有降分录取名额,只能提高奖金来吸引青少年参赛。”
    “奖金提到多少?”李奇刚问。
    赵长田说:“最高奖额一万元!”
    3月1日,《萌芽》最新一期上市,同时刊登陈贵良的两篇文章。
    而且,封面给出特大号导读信息:少年文学天才陈贵良获奖力作!
    这本杂志,单期销量早就破了50万份。
    而且都是学生实打实掏钱购买,一本杂志能传阅半个班级。
    陈贵良的文章,在接下来半个月时间,即将被至少两三百万个学生看到。
    (根据读者投票数量,北大断层式第一,复旦只有北大投票的一半。所以,陈大侠选择北大。):shuqut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