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王牌产品面世,改革开放来了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 王牌产品面世,改革开放来了第(2/2)页
人民流动食堂的青年骚包们清一色的此等装扮,白天脸上再扣上一个蛤蟆镜。
    他们走到哪里都感觉自己是最靓的崽。
    当然他们这样的打扮确实是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人的目光:
    青年男女们看到这一身惊呼‘杜丘装’。
    中年人对风衣很感兴趣。
    老头老太太们看到这个打扮则捶着自己的老寒腿、老风湿腿笑话自己的接班人来了。
    不管怎么说。
    蓝风衣的出现配合还在上映的《追捕》,一下子获取了相当大的关注度。
    其实人民流动食堂的队员们不太冷。
    冬天烧烤停下,是鲜汤煮和麻辣烫的天下,而这两样全靠火炉撑着生意。
    他们围着火炉做买卖,顾客多了忙起来不冷,顾客少了烤着火也不冷。
    如此一来他们更加张扬。
    如此一来很成功的做出去了。
    不知不觉间,泰山路人民服装厂门口又开始聚集了一群青年……
    此时市供销总社会议室里也聚集了一群人。
    从中央到公社,每一层供销社都要召开领导干部的改革开放工作动员会!
    海滨市供销总社二楼最大的会议室,热水在贴着墙壁的铸铁暖水管和暖气片里转动,可寒意还是透过刷了半截绿漆的窗户缝隙渗进来。
    今天天气不好,阴沉,于是会议室里开了灯。
    好几条日光灯管发出炽烈的白光,照亮了一圈围着长条形深栗色会议桌的面孔。
    桌子有些年头了,漆面划痕累累,边缘露着暗木色,被人手无数次的抚摸拍打磨得包浆。
    主席位后面墙上,紧挨着悬挂着大幅领袖像和一帧“为人民服务”的手书标语。
    空气浑浊,几十杆烟枪吞吐出的灰白色烟雾扭结盘旋,悬滞不去。
    钱进默默的往四周看。
    娘希匹!
    全是老烟枪,只有自己和保卫科长周基清两个人不抽烟!
    这发现让他很诧异。
    周基清竟然不抽烟?!
    浓烈的烟叶味儿混合着茶杯飘荡出来的白蒙蒙水汽,一起往人鼻子里、嗓子眼里钻。
    周基清忍不住低咳,不满的说:“少抽点烟,知道的人知道咱在开会,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在里面烧炭呢。”
    副社长姜茂撇嘴:“老周你可行了吧,平日里你是咱单位第一号烟枪。”
    “你知不知道咱单位同志都怎么找你?看看哪里有烟囱!你抽烟是一根接一根的抽,跟烟囱冒烟似的,现在犯气管炎了、咳嗽了,你又开始让我们少抽烟了?”
    “你不能只在你不抽烟的时候,让别人少抽烟!”
    周基清无辜的说:“领导你怎么能污蔑人呢?我在家里硬挺的很哩,啥时候犯过气管炎?”
    “我这次是感冒了——噢,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我这是病毒感染!”
    他还向左右炫耀:“你们知道什么是病毒感染吗?病毒感染不用吃药,医生说我身体壮、抵抗力好,一个礼拜自己就好了。”
    钱进豁然色变。
    娘希匹!
    你是病毒感染?
    他惊恐的看向封锁的门窗,再看向不停咳嗽的周基清,赶紧自己也点了一根烟。
    烟雾多多少少能够消毒杀菌。
    他可不想被感染!
    门打开,韦斌端着茶杯带秘书进来。
    扩大的全体领导干部会议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所有人掐灭烟头,打开笔记本开始认真起来。
    大桌的主席位上有三位:社长韦斌,副社长易学兵,副社长姜茂。
    韦斌坐在正中,身上是洗得发白、四个兜的中山装,领口扣得严严实实。
    他今天特意收拾了形象,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拢,时不时看向角落位置。
    单位宣传科的摄像师在那里架起了一台照相机。
    用威严的目光扫过全场,他没有立即开口,只是端起面前的厚白茶杯,轻轻吹开浮沫,呷了一口。
    满屋的嗡嘤细语霎时静了下来,只听见纸张翻动、茶杯盖轻碰的脆响,以及室外寒风拍打玻璃窗的呜咽声。
    易学兵站起来说道:“韦社,同志们到齐了,现在可以开会了。”
    韦斌放下茶杯点点头,沉稳有力的开口:
    “各位同志,今天把大家叫齐了就一件事,传达、学习、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他说这话时,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全场每一张脸。
    “这是一次划时代的会议!是决定我们国家走向的大会……”
    屋子里落针可闻。
    许多人下意识地挺直了微驼的腰背,手指握紧了膝盖或面前的笔记本边缘。
    钱进更是表情严肃的连连点头。
    这可不是装腔作势。
    他知道韦斌对这次大会的意义说的一点没错。
    “……好,下面由姜茂同志宣读文件。”韦斌盖上笔记本冲副社长姜茂点点头。
    姜茂开始读文件。
    他嗓子有点嘶哑,音调却拔得高亢,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宣讲感: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为保障人民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有序进行,缩小城乡差距,未来重点方向将转向乡镇公社集体企业和城市街道小集体企业!”
    钱进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这可是大政策,而且跟自己手下的劳动突击队各企业息息相关。
    有了这个大旗。
    泰山路的几个小集体企业要起飞了!
    会议文件和中央总社下发的会议精神传达文件宣读完毕,韦斌放下茶杯又开始讲话:
    “各位同志,文件宣读结束了,咱们开始做个内部讨论,开始进行工作具体安排。”
    “首先说一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咱供销社的职责更重要了,任务更艰巨了。”
    “咱们过去就是按计划收点粮食棉花花生油,把肥皂火柴分配给市民。”
    “以后呢?要小集体企业、农村集体企业的经济工作,因为这将关乎城乡知青的工作安排事宜!”
    “他们要办小工厂、小单位,要养鸡养鸭种果树开代销店,咱供销社就是支点!”
    “咱的农资门市部,肥料农药农机具,得想办法满足他们!”
    “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咱的收购站,不能还坐在那里等国家调拨,要去收,要替他们小集体企业的生产产品跑销路,咱们也得变……”
    众人疯狂记笔记,纷纷点头。
    韦斌的目光扫视众人:“同志们说说感想,都有什么想法呢?”
    周基清“呼”地站了起来。
    他忍着咳嗽用洪亮的嗓门说道:“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要说几句我的感想。”
    “俗话说不破不立,这是大破大立!思想,行动,都要跟上这个‘重点转移’……”
    咳嗽忍不住了,他开始一边咳嗽一边畅谈:
    要执行中央传达的精神。
    要带领保卫科同志这个那个。
    要在新的时代发扬这个精神那个风格……
    韦斌听的一个劲皱眉:“行了行了,老周,你咳嗽成这样先坐下吧。”
    他对周基清下压双手同时看向钱进:“钱主任,说说你的看法。”
    钱进暗道保卫科的工作让我说看法?这算什么事?
    不过领导点名了他肯定得好好表现。
    于是他就努力组织语言,说道:“周科长发言很好,我简单的补充两句。”
    “在我看来,新的经济时代,保卫科的职责也要转变。过去是防家贼,防小偷小摸。”
    “以后,保卫的重点应该是保障改革平稳进行!供销点、运输线、仓库,这些都是经济建设的命脉,要确保不能乱,要为新局面保驾护航……”
    周基清愣住了。
    还能这么发言?!
    对啊!
    自己就该说这个啊!
    易学兵等领导看向钱进的目光有些不一样。
    这小子的脑瓜子比单位里那帮大老粗厉害多了,简简单单的发言就能看出差距来。
    韦斌却笑了起来:“我是让你谈谈新的经济时代,我们的工作怎么展开,你的工作怎么展开!”
    “你看,咱们的门店货架上,不能老是大缸酱油粗布褂子了,对吧?”
    “人民生活要改善,需求会越来越多样,光靠家里那点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的‘自力更生’,不够了,得放眼世界!”
    “而咱们这个单位要放眼全世界,是不是你们外商办要承担起一些作用呢?”
    钱进恍然大悟。
    自己理解岔了!
    不过这事简单,他也是考虑过的。
    他立马说道:“领导说的切中要害,那我发表一下浅见。”
    “中央总社说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开闸放水,这水要从哪儿引来?”
    “大门要开,外贸要搞,技术要引进,物资要进口!”
    “我们是供销系统,但中央领导今天传达的精神里,也包含着对整个经济体系改革的布局。”
    “我们海滨市有港口,外商办不能还只盯着每年那几个传统出口创汇额度的小任务。”
    “思想解放,胆子要大!眼睛要向外看,路子要试着闯!”
    “除了想法把咱们的传统优势产品卖出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把外面好的、对老百姓生活有用、对生产建设有利的东西引进来!”
    韦斌满意的点头,易学兵适时鼓掌,其他人纷纷鼓掌。
    最后韦斌拍了拍桌子:“钱进主任的话讲的很好,就这样。”
    “我们要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也要把国外的产品买进来。”
    “这就是外商办的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之后,外商办就要发挥它的对外沟通贸易领头羊任务,其他相关科室要紧密配合它开展工作。”
    此话一出,不少人心里波动。
    钱进心里波动的最厉害。
    这话的意思是……
    奠定外商办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主力船舶的意思?
    那他的任务确实加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