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3章 回家了,喜当爹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3章 回家了,喜当爹第(2/2)页

    钱进蹭蹭蹭上楼推开门。
    黄锤第一时间扑上来,摇晃毛茸茸的粗尾巴估计是想找他求抱抱。
    钱进接住后随手扔在了门外,他在客厅里扫了一眼,没人。
    马红霞听到开门声从出发走出来,看到他后惊喜的喊道:“四兄弟,你回来啦?哎哟我的亲娘哎,你小子算是舍得回家看看了!”
    钱进笑道:“我没办法啊,农村干旱的很厉害……”
    “我们知道,都知道,每天晚上我们都看新闻呢,在上面时不时就能看到你。”马红霞笑道。
    “再说了,我就是土生土长的黄土高坡婆姨,还能不知道旱灾多可怕?”
    市里在十年前就成立了海滨市广播电视台,今年还成立了广播电视局,实行局台合一管理体制。
    然后今年电视台的最主要课题便是抗旱焦点,电视台成立了抗旱工作每日报道节目。
    钱进时不时接受采访,毕竟安果县是抗旱工作的第一线和最难处。
    他现在在全市名气不是一般的大。
    指挥部派他去负责安果县的工作,是考验他、是委以重任,也是培养他,给他很多露脸机会。
    钱进却不在乎这些,他问道:“小魏老师呢?她没在家?”
    马红霞笑道:“街道上那不是有活动吗?孩子们都去瞎折腾了,我准备做饭,小魏老师帮我看孩子。”
    钱进下意识要往外走:“嗨,她怀孕了还让她去看孩子啊?”
    他又回头问:“小魏老师怀孕了,怎么没人跟我说呢!”
    马红霞无奈的说:“你在抗旱一线忙的脚不沾地,小魏老师下了死命令不准把这事告诉你,谁要是敢说了,她就不认这门亲戚。”
    “怕小孩给你说漏嘴,她都不让我们跟孩子说。”
    另外有句话她没说。
    怀孕了跟看孩子有什么关系?
    又不是去干什么体力活,只是去领着孩子看街道组织的文艺汇演而已,这有什么不能做的?
    钱进下楼,陈爱国和陈建国俩兄弟已经窜到他视野里了:
    “我是飞毛腿……”
    “看我小旋风……”
    钱进吆喝两人,然后问:“你们小舅妈呢!”
    陈建国咧嘴笑:“放心吧小舅,俺弟兄把小舅妈保护的很好,她在后面慢慢走呢,你放心吧,俺哥几个都知道她怀孕了,把她保护的老好了。”
    陈爱国也笑:“刚才我吆喝你来着,结果你闷着头骑摩托车往前窜,一下也不肯回头,我都吆喝你了,小舅妈在这里。”
    钱进上去给两兄弟脑门各自分了一个爆栗:“嘿,你们也知道你们小舅妈怀孕了?”
    老大陈建国得意洋洋的说:“俺大舅妈和俺妈她们还想瞒着俺弟兄,可俺弟兄们哪个不是机灵鬼?”
    “小舅妈之前动不动就吐,吃饭之前吐、吃了饭吐,然后还不让黄锤靠近她了,更不许黄锤噗她,我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她准是肚子里有小宝了,因为俺妈怀俺老二时候就这样。”
    陈爱国冲他喊:“你又知道了。”
    “我就是知道。”陈建国上去放倒了亲弟弟。
    他又说:“我还知道,俺小舅妈准是怀了双胞胎——不对,龙凤胎!”
    钱进心花怒放,惊喜的问:“她去医院做B超看过啦?”
    “B是骂人的话,俺妈不让说,小舅你咋还说呢。”陈爱国傻兮兮的抬头问道。
    钱进不理这个二B,看向陈建国。
    陈建国不负众望,果然是个大B:“啥草、草啥?小舅你说啥呢?这个字更是骂人的,不能说!”
    钱进懒得跟他们掰扯,直接问道:“你怎么知道她是怀了龙凤胎?”
    陈建国跟大人一样一摊手,说:“酸儿辣女,俺妈总说这个,然后俺小舅妈就喜欢吃酸的吃辣的,这肯定是……”
    “别说了!”钱进拦住他。
    白高兴一阵!
    敢情这帮小子搞迷信呢。
    黑漆漆的汤圆和几个姐妹开心的跑了回来,冲着钱进使劲挥手:“姑父,你可算回来了!”
    两个月没见,几个孩子大变样。
    高矮胖瘦有些变化,更大的变化是肤色。
    汤圆变成了黑芝麻丸子。
    不过变瘦了,小小的姑娘脸上开始露出与魏清欢有些相像的五官轮廓。
    秀美。
    钱途终究是少年人了,已经懂事了,领着一个弟弟跟魏清欢走在后面。
    钱进跟魏清欢再相见,上去一个拥抱然后执手相看泪眼:
    “你说我离家才俩月,回来当爹了,这真是喜当爹啊,哈哈。”
    魏清欢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笑道:“还没当呢,我现在也就是刚感觉有点胎动……”
    汤圆凑上来问他:“姑父你怎么这么黑?就好像是非洲黑人一样。”
    钱进笑道:“你还知道非洲黑人呢?那你知不知道你跟姑父一样黑?”
    几个孩子都黑了。
    但汤圆是以前皮肤太白,如今一黑格外明显。
    像是陈家那俩兄弟变化不大,他俩自始至终都是属驴粪蛋子的。
    主打一个黑的透彻。
    一行人开开心心的聊着天回家。
    “都回来了!”马红霞洗好了水果,是一大盘子葡萄。
    孩童们顿时围了上去。
    马红霞把他们拍开:“一边去,这是给你们姑父、小舅、小叔洗的。”
    “给仨人洗的啊?”陈建国吃惊的问。
    陈爱国嘲笑他:“你咋这么二呢?大舅妈说的是一个人……”
    “就你明白,你明白你二大爷呢。”陈建国再次放倒弟弟,“我开玩笑呢,大人开玩笑你小孩别插嘴,你又不懂。”
    马红霞赶羊一样驱赶两兄弟:“哎哟我的两位小祖宗哎,你俩可别闹了,你们的小舅妈现在可听不得闹腾。”
    魏清欢坐下吃葡萄,笑道:“早习惯了,来,钱副指挥吃葡萄。”
    钱进吃了一颗葡萄点点头:“真甜,市场上还有这个呢?”
    “西坪山送过来的,基本上每天都送蔬菜送水果过来,咱家里吃的都是他们送的,他们还送过山泉水呢,让我后来拒绝了,把水从山里送过来,劳民伤财。”魏清欢解释说。
    马红霞进一步解释:“咱街道的突击队还在西坪那边干活,基本上每天都有人回来探亲,队员们轮流回城探亲,然后每次有人回来,都给咱家里捎东西。”
    有人敲门。
    钱途飞快上去开门。
    进来的是熟悉面孔,韩兆新的秘书:“钱副指挥,韩总特意批了条子,给你家里送点海鲜和肉食过来。”
    话音落下,两个青年抬着竹筐、拎着袋子进门。
    钱进道谢。
    新鲜的猪肉、刚杀好的鸡,还有一筐子各式海鲜,其中最显眼的是大螃蟹。
    跟钱进两个巴掌那么大的巨型梭子蟹!
    一群孩子顿时围了上去。
    韩兆新秘书把东西送到后便离开,钱进下楼送人,上楼后没进门就听见陈建国在哭。
    进门以后鸡飞狗跳。
    黄锤确实在跳,冲着一个挥舞大钳子的螃蟹蹦跳。
    它几次上去想下嘴但没敢真下嘴。
    这野生梭子蟹的防御能力很强,反应很快,两个大钳子一直指着黄锤,它敢下嘴那上去就是一下子,能把它嘴皮给剪破!
    这一点不夸张。
    野生巨型梭子蟹的钳子特别有力。
    陈建国之所以哭,就是手臂被钳住了,魏清欢敲掉钳子后一看,手臂上下隔着袖子两片紫青!
    钱进问怎么回事。
    马红霞生气的说:“一群熊孩子!”
    “我一个没注意,他们把螃蟹拿出来要斗螃蟹,结果给螃蟹解开草绳后,螃蟹先斗他们!”
    钱途感叹说:“连螃蟹都知道统一阵线共御外敌的道理。”
    钱进只能收拾残局。
    他让钱途看孩子,把一群孩子给赶了出去:“别在家里闹腾了,去找刘家四兄弟,你们怎么不跟着他们混了?”
    “他们跟着父母回老家抗旱去了。”汤圆解释说。
    钱进恍然大悟。
    真是全民抗旱了。
    他把孩子们赶出去,家里总算清静下来。
    回到卧室他看了看魏清欢腰围,有些丰腴,像是小腹上长了一圈脂肪,还不太显肚子。
    钱进很感慨:“哎呀,没想到我要当爹了,其实我还感觉自己是个宝宝呢。”
    “你怎么不感觉你还在喝奶的时候呢?”魏清欢调侃他,然后注意到他目光后一愣,“等等,你不会真要喝吧?”
    钱进能怎么办?
    他很爱妻子。
    后面再出来已经快中午时分,钱夕、钱程先后下班回家。
    得知钱进回来,两兄妹很高兴,钱程要了摩托车钥匙,说是要去红星养殖场把钱烈给叫回来。
    钱夕给丈夫打了电话,等到吃午饭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凑齐了。
    此时客厅里的圆桌上已经摆得满满当当。
    钱进看了一眼,这才注意到换桌子了:“哟,这么大的圆桌?”
    “是突击队的木工组来家里做的。”钱夕笑道,“你姐夫跟他们聊天,他们得知咱家里人多桌子小,无论如何要来做一套。”
    家具变化挺大的。
    不光多了一套桌椅,也多了一些柜子。
    此时饭桌是主角。
    满桌是海鲜,一股浓郁的鲜香气息霸道地占据了整个餐厅和客厅。
    桌子正中央放了个搪瓷盆,里面堆迭着十几只蒸到通红透亮的大梭子蟹。
    这个搪瓷盆比脸盆大两圈,却也装不下这些梭子蟹,韩兆新给钱进送来的全是硬货。
    每个梭子蟹大小一样,它们蟹壳油亮,蟹钳粗壮,钱进招呼小的们上桌,一人分了一个大螃蟹先慢慢啃。
    送来的大虾最多,一盘子白灼虾之外,马红霞还做了一大盘的油焖大虾。
    跟巨型梭子蟹一样,这些大虾个头惊人,每一只都弯成了漂亮的弓形,上面裹着浓稠油亮的酱汁,撒着翠绿的葱花,看一眼就让人食指大动。
    其他诸如炸小黄花鱼、油泼鲍鱼、白灼海螺等一系列海鲜菜肴各有特色。
    马红霞最后端上来两条鱼,一条清蒸石斑鱼,一条是油泼大黄鱼。
    她说道:“你们领导真好,还给送了好几斤的大海参,等我收拾一下晾干,以后给小魏老师早上煮到粥里,做海参小米粥吃,我听街里人说,这个最有营养了。”
    得益于未来发达的网络,钱进对生育上的一些常识有所了解:
    “没必要那么多营养,否则容易怀大孩子,到时候生育起来费劲,恐怕还得剖腹产。”
    这就超出其他人的理解范围了,钱程满头雾水的说:“人家都喜欢要大孩子,老四你怎么还不想要呢?”
    妇女们都懂其中道理。
    马红霞说:“大孩子哪里那么容易生出来呀?”
    钱进招呼众人吃饭:“来来来,咱们吃饭,小魏老师的饮食以后我来解决。”
    钱夕看到自家老弟对媳妇的温情很感动,拍了陈寿江一把:“跟我弟弟学着点!”
    正在倒酒的陈寿江一愣:“你还要再生啊?行,那我学学他怎么伺候孕妇、怎么伺候月子。”
    钱夕气的翻白眼:“是让你学学他对媳妇的好。”
    陈寿江嬉皮笑脸的把酒杯递给她:“好好好,媳妇你先喝……”
    钱夕叹了口气。
    还是老钱家的种好。
    钱进将两条鱼分到两边。
    马红霞的厨艺进步很快,她现在海鲜做的已经像模像样。
    就拿清蒸石斑鱼来说。
    鱼头鱼身完整,鱼肚子轻轻翻开,露出雪白细嫩的鱼肉,上面铺着细细的姜丝和葱段,淋着滚烫的清亮酱油汁,香气扑鼻。
    这次还送了海滨市特产的各种蛤蜊,花蛤蜊辣炒,文蛤则搭配豆腐做了一盆汤。
    汤色奶白,表面飘着翠绿的小葱花和香菜末。
    一勺子舀下去,汤里是吐尽了沙的肥美蛤蜊和嫩滑的卤水豆腐。
    钱进精神抖擞,今天算是可以大开杀戒了。
    在安果县的日子里,他虽然私下里会偷偷吃个香肠肉罐头之类的东西,但全是预制菜。
    这东西味道调的很好,可天天吃还不如吃馒头配咸菜疙瘩呢。
    奈何农村条件不行,他要配咸菜疙瘩吃饭是用玉米饼子。
    而玉米饼子已经是好东西了,农民舍不得吃,都是换了更便宜的高粱来填肚子。
    这段时间下来,他感觉自己嗓子眼身经百战,如今深喉不在话下。
    钱进落座,面前很快堆满了剥好的蟹肉和虾仁。
    魏清欢心疼丈夫,钱夕心疼小弟,一个给他剥螃蟹,一个给他剥大虾。
    钱进示意两人吃自己的饭,魏清欢摇摇头:“螃蟹是寒性的,我怀孕了不能吃。”
    钱进才不信这个:“别吃蟹黄蟹膏就得了,蘸着姜汁吃点蟹肉,这是高蛋白,没关系的。”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大块沾着姜醋汁的蟹肉送进魏清欢嘴里,又自己来了一口。
    现在正开始进入吃螃蟹的好时节。
    韩兆新给他送来的都是精挑细选的优质梭子蟹,蟹黄顶盖肥,大小跟儿童巴掌似的,色泽橙红,鼓鼓囊囊。
    他啃了一口蟹黄。
    鲜香无比,绝不是预制菜能比的。
    再来一口蟹肉,肥嫩肉块咸鲜可口,肉质紧实弹牙,吃的好不满足。
    苦日子算是熬到头了!
    钱程冲他举杯:“来,老四,你这些日子辛苦了,大哥敬你一杯!干了!”
    啤酒冰凉,带着麦芽的清香和微微的苦涩,一入嘴顿时冲淡了海鲜的腥味,带来一种别样的清爽畅快。
    “快尝尝这油焖大虾,”马红霞特地给钱进找了一只最大的虾,“试试嫂子的手艺这两个月来有没有进步。”
    钱进咬了一口,对她竖大拇指:“行啊,嫂子,你手艺厉害,等我们的饭店开起来,请你过去当大师傅。”
    马红霞笑道:“快拉倒吧,请我过去给大师傅打杂,人家都嫌我手脚不利索。”
    钱进说道:“那不可能,另外我是认真的,大嫂。”
    “突击队后面回来就要开饭店了,到时候你去教几道西北菜,咱饭店要弄几道特色菜。”
    马红霞愣住了:“啊?你认真的?”
    钱进说:“无比认真。”
    “后面的事后面说吧,”钱程给自家弟弟满上酒,满脸感慨:“我前后两次下乡抗旱工作了十天,累的腰酸背痛,折腾的回来养了好几天才康复。”
    “老四,你这次真是受苦了。”
    钱进摆摆手:“我没事,农民才是真受苦。”
    围绕着乡下抗旱的话题,一行人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