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九章 夫君,给我个孩子吧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夫君,给我个孩子吧第(2/2)页
无论是体魄还是心性,都是一顶一的强悍。
    骁勇善战,绝对算是最好的兵源。
    有了这些百姓的加入,金州的实力将不止翻了一倍。
    无论如何,也要养着他们。
    “不过是几万人而已,肯定能养得起,也必须能养的起。”李骁目光沉凝,语气中满是坚定。
    “况且,五万多名百姓已经留在了大漠,金州所需要供养的,也只有五万多名百姓。”
    “在此期间,河西商行会从大漠和高昌大量购买粮食,保证金州的粮食供应。”
    “若实在没有了粮食,大不了我再带着他们去抢掠。”
    “上一次,耶律兀思突带着康里骑兵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若是有了机会,正好可以去钦察草原找他报仇。”
    李骁冷哼说道,对于康里人还念念不忘呢。
    钦察草原虽然寒冷、贫瘠,但烂船还有三千钉呢,那片土地非常广袤。
    在历史上更是诞生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吊打了大半个欧洲。
    资源丰富,能养活不少人口,李骁准备日后去打草谷、抢牛羊。
    增强金州实力的同时,也在消弱康里人的实力。
    而说起耶律兀思突,萧燕燕又想到了东都和王廷的战争。
    “王廷得知高昌国袭击大漠的消息之后,耶律直鲁古便亲自率军北伐。”
    “好在九猛安合挡住了王廷军,我大哥又及时支援。”
    “等到你打败高昌国的消息传过去后,耶律直鲁古才撤军,返回了伊犁河以南。”萧燕燕沉声说道。
    虽然东都军打退了王廷军,但是她的脸庞上却不见丝毫笑容。
    反而一脸愁容的趴在李骁怀着,沉声说道:“当时所有人都劝我大哥留在东都镇守,可是他不放心七河的局势,坚持亲征。”
    “仗打赢了,可是大哥的病情也越发糟糕。”
    想到东都传来的消息,萧燕燕心中便一阵的惶恐。
    父母早亡,只有这个大哥陪在自己身边,呵护自己长大。
    实际上和父亲无异。
    想到萧思摩日益严重的病情,萧燕燕便是心疼的不行,非常害怕忽然有一天会收到噩耗。
    “没事的,还有我。”
    “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而且大哥吉人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
    李骁沉声说道,紧紧的将萧燕燕抱在怀中,给予她安慰。
    不久后,萧燕燕情绪稳定,随后仿佛受了刺激一般,一个翻身直接跨坐在李骁的身上。
    “夫君,给我个孩子吧”
    回到河西堡后的接连几日,李骁都是在床上和萧燕燕度过的。
    这个女人仿佛化身成为了野兽,日日不停,疯了般的想要和孩子。
    主要是她的年龄也不小了,都已经二十二岁了。
    普通女人在这个年纪,孩子都已经能拿刀了。
    萧燕燕的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母爱泛滥的她,已经等不及了。
    更何况,随着李骁事业的越做越大,金州的势力越发强势,一切都需要一个继承人来继承这番基业。
    萧燕燕认为,为李骁生孩子,这是自己的责任。
    对此,李骁也并不排斥。
    虽然感觉自己年龄还小,可是以自己当前的成就,和未来需要做的事情来说,有个孩子也能让更多人安心。
    为了金州大业,李骁这些天也如老黄牛一样,鞠躬尽瘁,都快磨破皮了。
    直到萧燕燕再也受不了,李骁才终于得以脱身。
    稍作休息,便带人开始巡视金州。
    主要是检查那五万多名百姓的安置工作。
    “大都督!”
    得知李骁率领白甲军到来的消息,一名千户赶忙带着麾下的五名百户前来迎接。
    “这些百姓安置的如何?有没有什么状况?”
    李骁翻身下马,将头盔摘下交给旁边的铁头,目光望向远处。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和百姓,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这里是金州北部地区,主要以牧区为主,李骁将大部分的百姓都安置到了这里生活。
    “军户编籍已经完成,百姓们都知道了自己所属都尉、百户是何人。”
    “各百户的草场已经划分完毕,目前来看是足够了。”
    “可日后百姓羊群越生越多,我们的草场肯定是不够的。”
    “这些百姓在敦煌和沙洲的时候,也有在放牧,只不过没有这么多羊而已。”
    “而且他们在借到羊之后,都是很高兴……”
    说话的人名叫赵二刀,是塔寨赵铁柱的二儿子。
    当年跟随李骁组建四堡联军,夜袭三河堡的人中,就有他一个。
    而且他和李骁还是亲戚关系。
    李骁有一个姑姑嫁到了塔寨,就是赵二刀的大嫂。
    经历过这么多次战争之后,赵二刀如今也成为了一名千户。
    李骁此次过来,就是看他能否管好这一千户百姓。
    毕竟这和管理一千名士兵不一样,需要处理更多的日常琐事。
    “草场不够?那就继续向北扩张。”
    “金州西边是北海,我们不敢动手,可北边那些野人还能难的住你们。”
    “向北扩!”
    “我金州的地盘,越大越好。”李骁沉声说道
    听完赵二刀的汇报,李骁带人直接走进了人群之中。
    喊住了一名妇女问道:“家里有几口人?借到了几只羊?”
    这个妇女二十多岁的模样,皮肤粗糙,头上抱着一块破布,看到李骁一行人之后,非常的紧张。
    她已经认出来了,眼前这个高大的男人,正是大都督。
    而站在他身后的那些人,要么是千户,要么是百户。
    一时之间,她甚至紧张的说不出来话。
    李骁见此,脸上挤出和蔼的微笑,又让赵二刀等人退去,身边只留下几名亲兵。
    然后问道:“大姐,他们离开了,听不到我们说话,不用担心有人报复你。”
    “不然,我绝不会饶了他们。”
    在李骁的安慰下,妇女渐渐放松了下来。
    “你们这里,每个人能借多少只羊?”李骁问道。
    “二十…二十只!”
    “多少只母羊,多少只公羊?”
    “第一年归还多少只?”
    “两只!”
    不久后,李骁满意的点了点头,送给了妇女一尺棉布,让她离开了。
    又随即询问了几名百姓,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说明赵二刀等人,并没有欺上瞒下,而是如实执行李骁的命令。
    金州创业集团才刚刚起步,还远没有到腐化的时候。
    根据李骁的命令,每一名来金州的百姓,都可以从大都督府借二十只羊。
    一家五口人的话,就是一百只羊。
    至于大都督府借给这些百姓的羊,从何而来?
    李骁在乃蛮之战,以及西征之战中,缴获的牛羊不下百万,除了赏赐给将士们的,其他的全部在金州草原散养,安排一些金州百姓,带着女奴照看。
    所以,李骁便将这些牛羊通过借贷的方式,借给这些百姓。
    每个人借二十只羊,那么第一年需要还给大都督府两只羊,第二年需要还四只羊。
    第三年还六只羊,第四年还八只羊,第五年还十只羊。
    至此,债务全部还请。
    五年之中,百姓连本带息陆续还给大都督共计三十只羊,而且得是成年羊,不能是老羊。
    这段时间里,所生养的其他小羊羔,就是他们自己的了。
    每只母羊,一年两胎或者两年三胎,每胎少的一两只,多的四五只。
    所以,五年十只羊的利息,真的不多。
    母羊可以产奶,老羊可以杀了吃肉。
    再加上他们自己从敦煌带来的家当,实在缺粮也可以向河西商行借粮。
    有了这些,足够百姓们在金州生存下来了。
    至于牛和马,也是按照此等方式向大都督府借贷。
    如此一来,百姓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大都督府也解决了牛羊喂养的问题。
    实际上,就相当于这些百姓帮助大都督府喂养五年牲畜。
    “本以为,大都督带着这些百姓来金州,是想让他们垦荒种地,没想到竟然是让他们放牧。”
    敦煌原刺史张兴华轻声说道,他如今也算是大都督府的幕僚。
    非常关心敦煌和瓜洲百姓来金州的生活,所以主动请缨,跟随李骁下基层调研。
    看到的结果,却是让他既意外又满意。
    “金州的草场多,可耕种的土地少。”
    “而且土质偏硬,沙石较多,开垦不易,想要开垦出足够一家人自足的耕地,需要好几年时间。”
    “我金州,没那么多时间挥霍。”
    李骁徒步走在草原上,看着远处百姓们脸庞上的笑容,淡淡的声音说道。
    他带着这些百姓来金州,可不是为了种地的。
    而是为了打仗的,所以肯定不能将他们绑在垦荒上,好几年抽不出身来。
    “至于粮食?”
    “先撑过这一年时间,等到明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从大漠和高昌运来。”
    长久埋头于田垄之间,容易让人失去尚武精神,性格上也会变得老实巴交,没有斗志。
    而游牧高寒的生活,却能够锻炼意志,始终保持一副强悍的体魄。
    李骁的计划就是牧耕分离。
    金州的百姓以放牧为主,以肉奶为食,粮食主要依靠大漠购买。
    而大漠的百姓坐拥大量优质耕地,产出粮食卖给河西商行,换取金钱,购买金州的肉奶制品。
    两大区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
    战争来临之时,两地同时出兵,足以在短时间内征召一支大规模骑兵军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