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2章 剿匪,群众动员!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2章 剿匪,群众动员!第(2/2)页
薛镇沉吟了一下,据实回禀:“据末将目前掌握的情况,纯粹的盗匪不多,大多已被清剿不敢露面。”
    “但南军溃败后,化整为零藏匿起来的乱兵,确实还有不少。”
    “不过这些人大多如同惊弓之鸟,只敢在偏僻处躲藏,或者小股行动,像今日这般敢在官道上明目张胆拦截队伍的,还是极少数,目前也就发现了他们这一伙胆大包天的。”
    李彻闻言点了点头,但眉头并未舒展。
    “这可不行啊......”他像是自言自语,“眼看着科举在即,天下才俊正陆续向帝都汇聚。”
    “若是让他们在路上遇上了这等事,伤了一个都是国家的损失,都是朕未能尽责。”
    李彻缓缓叹气:“乱兵匪患不靖,何以安士子之心?何以显新朝气象?”
    科举是新朝第一大事,也是李彻继位后面向大庆百姓办的第一件事,绝不能被那些乱兵土匪搅合了。
    薛镇、马忠听到皇帝的问话,立刻挺直腰板,肃然请教:“陛下的意思是?”
    李彻神色一正,显然心中已有决断:“既然有匪,剿了就是!此事刻不容缓,朕命你二人即刻着手办理。”
    “以薛镇为主将,马忠、薛卫为副将,调派守卫帝都的部分正规军,并协调帝都周边各府、州、县的防卫军力,给朕彻底清扫帝畿范围内的所有乱兵匪寇!”
    “不仅仅是帝都附近,还要沿着各条通往帝都的主要官道,向外延伸,给朕一寸寸土地地搜查过去。”
    “务必在科举开始前,还天下百姓一个清靖平安的道路!”
    薛镇与马忠闻言,皆知责任重大,齐齐躬身抱拳:“末将领旨!”
    李彻脸上却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他轻轻叹了口气:“朕自继位以来,心心念念想着与民休息,推行文治。”
    “却不曾想,想要安安稳稳地修文兴教,还是得先用刀把子护着笔杆子,把那些魑魅魍魉清扫干净才行啊。”
    “想要致太平,却不得不先动干戈。”
    薛镇听到李彻的话,脸上却又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陛下明鉴,剿匪之事历来艰难,这些乱兵匪寇狡猾得很,闻风便钻山沟,化整为零。”
    “官兵大队人马一到,他们便隐匿无踪;待官兵一撤,他们又钻出来继续为祸。”
    “如此反复,难以根除,耗费钱粮兵力甚巨,却往往收效甚微。”
    他说的确是实情,尤其是在古代交通、通讯不便,基层控制力有限的情况下,剿匪确实是历代王朝头疼的难题。
    所以宋代匪徒四起之时,官府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剿匪,而是招安。
    收降的土匪没办法处理,就往军队里面塞,搞得宋朝军队成分越来越复杂,战斗力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
    李彻听完,却缓缓摇了摇头:“薛将军,你的方向错了,剿匪的关键,从来就不在于和比土匪谁更能钻山沟,而在于谁能得到民心。”
    他站起身,走到两人面前,沉声道:“为何匪患屡剿不绝?根本原因在于,当百姓被土匪欺压时,官军没有第一时间出现,为他们做主!”
    “百姓受了苦,报了官,却石沉大海,等到官军姗姗来迟,匪徒早已逃之夭夭。”
    “长此以往,百姓对官府失去了信心,觉得官军靠不住,为了自保,他们只能选择沉默,甚至被迫与土匪虚与委蛇,更不会向官府提供匪徒的踪迹。”
    “如此一来,官兵便成了聋子、瞎子,只能在茫茫山野中盲目搜索,自然事倍功半。”
    李彻话语一转,下令道:“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着进山搜剿,而是动员百姓。”
    “广泛张贴告示,派人深入乡里、村镇宣传朝廷此次剿匪的决心。”
    “要明确告知百姓,凡提供土匪、乱兵确切消息,经查证属实,无论消息大小,一律给予重奖!”
    “要引导百姓,让他们敢于站出来揭露土匪的暴行,指出土匪的藏身之所。”
    薛镇听得有些发愣。
    他习惯了传统的军事清剿思路,对于这种将重心放在发动百姓上的策略,一时还有些转不过弯来,脸上依旧是一副似懂非懂的模样。
    李彻见他如此,知道让一个纯粹的武将执行这种策略确实有些难为他了。
    不由得无奈地摆了摆手:“罢了,此事光靠你们确实难以周全。”
    “这样,你回去后,立刻去军政部找几个政委,将此策略详细告知他们。”
    “动员百姓、宣传政策这些事,全部交由他们负责办理,你们三人就专心负责率领大军,根据政委们提供的情报清剿土匪,明白了么?”
    薛镇顿时如释重负,声音也洪亮了许多:“末将明白!”
    “去吧。”李彻挥了挥手。(爱腐竹ifzzw)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