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6章 揠苗助长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6章 揠苗助长第(2/2)页
至于你.‘七处证心’顾名思义,有七重境界,你目前大概在第五层。”
    小羽又惊又喜,“第五层,不低呀!我距离成佛还差两步,嘿嘿嘿。”
    老和尚叹道:“所以才惋惜嘛。若你和老衲一样,是一株孬苗,完全无所谓揠苗助长。
    你是个好苗子,理应顺其自然,慢慢成长。
    若经历千百年的苦修,至少证得阿罗汉果位。”
    小羽想了想,问道:“大师,你若要打死金蝉子,需要几招?”
    老和尚瞥了她一眼,“若是此时此刻,别说金蝉子,老衲将斩仙飞刀拿出来,他师父如来佛,也就一刀的事儿。
    可若是如来成了灵山之主,再苦修十万年。
    老衲的斩仙飞刀,便奈何不得他了。”
    “难不成大师的道行,全靠岁月积累。等金蝉子积累同样多的道行,您便打不过他了?”小羽又问道。
    老和尚冷笑道:“老衲只是在证心这一关不如他,又不是样样都不如他?
    你也晓得老衲的名号。
    都成为‘道君’了,太乙玄门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
    突然转修佛法,思想转变该有多难,可想而知。”
    “是呀,您都是道君了,干嘛转投佛门?”小羽疑惑道。
    若她能入太乙玄门,哪怕只是个七代、八代弟子(从道祖开始算)。
    如来佛喊她去灵山当徒弟,她都不会去。
    老和尚道:“老衲亿万年前是道君,亿万年后的今天还是道君。
    若不转修佛法,万万年后的未来,依旧是道君。
    换成是你,你会一条道走到黑?”
    顿了顿,他又道:“你晓不晓得,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每年都会邀请佛祖去三十三天讲法?
    此时燃灯佛祖已抵达兜率宫。
    你觉得佛祖能讲什么法?
    佛教不是道门,道教也不属于佛门。
    但佛教之法,道门之法,皆为‘大道’。
    若没这种气量,他们还当什么‘道祖’?”
    小羽喃喃道:“我以为‘道祖’只是道门之祖。”
    老和尚摇了摇头,唏嘘道:“三清是道教之祖,但道教只是他们‘道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道门之人必须追随道祖的脚印,道祖却在追求无上大道。”
    小羽抬头看了眼西方,心中莫名紧张起来,“大师,太阳快落山了?”
    老和尚道:“梦境世界太阳落山,人间日出东方,这个梦快结束了。”
    小羽一脸期待地看着他,道:“我可以多睡一会儿,睡到天黑。”
    老和尚没好气道:“你此时在老衲梦中,一旦老衲在晨光中醒来,你睡到天黑又有什么用?”
    小羽急了,“我还没找到‘真心’呢!”
    老和尚犹豫道:“你有两个选择,老衲直接传你《多心经》,寻找不生不灭之真心,可以留待之后。
    但这样你修炼《多心经》的速度会慢很多。
    或者,老衲先指点你找到真心,再传你《多心经》。
    可别人说出来的答案,会成为你和‘真心’之间的‘知见障’,看似找到真心,却距离真心更远了。”
    小羽咬牙道:“您告诉我答案吧。”
    老和尚道:“破知见障的难度很高,破不了,你便无法成佛。”
    “唉,成佛对现在的我,太过遥远。不成鬼,我便满足了。”小羽无奈道。
    于是,老和尚说道:“你此时的‘心’,能知能觉,看似是你的心。
    其实它只是根尘妄念的所思所想,它犹如一张大网,迷惑了你的真心真性。”
    老和尚抬起右手,对着小羽的脸庞,施展兜罗绵网相光手。
    五根手指仿佛五道轮盘,小羽眼前快速浮现诸天万物生灭的场景。
    “我们生于尘世中,所感所觉、所思所想,所有情感和意识,都是在和尘世的交互中产生。
    你看到了鲜花盛开,你心喜;看到野兽践踏了你喜爱的鲜花,你生怒。
    你的喜和怒,皆由世界为你编制而成。
    故而,你的心被尘世所羁縻。”
    随着老和尚的话,小羽也看到了不同场景,并被不同场景所感染,产生各种情感。
    “这种随尘世之变化,而自然生灭变化的识知之心,非是真心。
    而是一张罗网,既遮住了真心,也缠绕你,让你无法寻找真心。”
    “羽凤仙,你可明悟?!”
    老和尚忽然当头棒喝,还抬起空着的左手,使劲拍打她的后脑勺。
    “邦邦邦”像是在拍厚实的木头,脆响声很有质感。
    说来也是奇怪,随着老和尚的拍打,小羽表情渐渐平静。
    老和尚右手依旧如同万花筒,在她眼前快速演示尘世万物的生与灭。
    她心中有感动、有各种情感。
    但仿佛在“心”的上面出现了另一颗心,不受任何影响。
    “好像有了点感觉。”小羽开口道。
    老和尚闻言,不再当头棒喝,只右手继续幻化各种场景。
    他问道:“你看到什么?”
    “看到一匹马在奔跑。”小羽如实道。
    “它在跑,你的心呢,它有没有动?”老和尚问道。
    小羽想了想,“不知道。”
    老和尚叹了口气,解除“相光手”,道:“看来揠苗助长也只能到这种程度。”
    小羽道:“能不能用大白话再解释一遍?
    我听得似懂非懂,像是有所悟,却是隔靴搔痒,很不爽利。”
    老和尚道:“你的心,随周围环境和自身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你将心的这种变化,当成了你的‘真心’。
    可你为何认为心的这种变化是一种‘真实’,而非虚妄呢?
    是的,世界是真实的。
    世界的变化也真实不虚。
    但世界变化带给你的感受与情绪,却是一种虚妄。
    你觉得它们真实,是因为你的心将它们当成真实。
    而你的这颗‘虚妄之心’是它们培养出来的。
    破除这种虚妄,才能找到真心。”
    “所以,真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小羽道。
    “当然不是。是你悲喜之时,你的心站在高处,目光清冷地俯视自己的悲和喜。你可有有悲有喜,但你的心始终如一。”老和尚道。
    小羽叹了口气,“唉,我有些心累,得缓一缓。您先教我《多心经》吧。”
    请:m.llskw
    相关推荐: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