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0 申请个人重大立功,我特么真的谢谢你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0 申请个人重大立功,我特么真的谢谢你第(1/2)页
090申请个人重大立功,我特么真的谢谢你_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_都市小说_蚂蚁文学
    090申请个人重大立功,我特么真的谢谢你
    090申请个人重大立功,我特么真的谢谢你:
    “你们已经签了合同?这么快?”
    顾所长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宋主任。
    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从到哈城算起,到现在,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
    611的人来了,了解完情况就签合作协议?
    “宋主任,你们了解哈工大的情况吗?”
    吕奎不可思议地看着宋主任。
    “了解不了解有什么关系?学校提出合作,对双方都是好事。学校希望获得航空专业的师资,我们所需要经费,合作能满足双方需求,哪里需要考虑那么多?”
    宋主任也不理解601的想法。
    如同李瑞说的,本就已经落后国外太多,哪有时间浪费在扯皮上。
    他以为601先到是为了先跟学校达成合作,争取技术研发主导权。
    601所跟611所设计的战机性能、功能等都有很大区别,大体技术相差不多,在细分技术领域,差距很大。
    谁有主导权,谁的项目就能在学校经费支持下更快取得成果。
    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
    “宋主任,611跟哈工大合作,仅仅因为经费?”
    顾所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经费只是一方面。学校计划以204雷达为基础研发脉冲多普勒雷达;以涡扇5、涡扇6的基础开发新的大推力发动机;独立开发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这些前沿技术研发成功,用于我们项目,整体性能至少可以翻一番。”
    宋主任的话,再次让601所众人心头震动。
    几人面面相觑。
    果然!
    不签合同,李瑞是一点都不透漏。
    “他们学校可没有航空相关的基础……”
    吕奎急了。
    本就不知道具体合作内容,加上现在611来就签了合同,导致601更加被动。
    现在签,也可能失去了主导权。
    “怎么没有?材料、电子、计算机、光电技术等,哈工大的基础都很强。”
    宋主任看了一眼急切的吕奎。
    601提前来了几天,为了项目主导权拖着,反而便宜了自己。
    “宋主任,能不能透露一些跟学校合作的具体内容?”
    顾所长听到宋主任说的学校基础后,又愣了一下。
    旋即意识到:之前只考虑学校没有航天相关基础,忽视哈工大本身就拥有雄厚基础的强势专业。
    任何先进技术,都需要大量配套的。
    “顾所长,非常抱歉,合同中有保密条约。”
    宋主任一脸歉意。
    大体合作方向,属于能说的,已经说了。
    宋主任从601所出来,也希望学校的研究项目有601技术骨干加入,那样进展会更快。
    “我还有事,先回去了啊。”
    宋主任起身告辞。
    在他走后,601所几人沉默了好一阵。
    “所长,先签合同,还是?”
    吕奎率先打破了沉寂。
    顾所长没回答,扫视一圈众人,开口说道:“大家都说说看法吧。”
    “有了611加入,学校就不再缺师资。如果我们不加入,学校的经费会全部用于611所需技术的攻关。对611来说,不过把研究地点从蓉城搬到哈工大。”
    尤卫华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几天,他一直希望能尽快签合同。
    哈工大哪怕没有任何基础,有经费支持,所里都不会有任何损失。
    “之前我们没获得主动权,现在更被动了。”
    “下一步任务还不明确,核心的技术突破是必须……虽说各种基础技术通用,战机型号不同,装备也就有差异,611主导后,我们需要,就得有不少修改,那需要不少时间跟精力。”
    611跟学校签了合同,算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唉”
    顾所长叹了口气。
    目光又投向桌上的模型。
    他的心思无法向众人细说:歼8大改没有明确研发任务下发,不知道具体性能指标要求,大改到什么程度也没人知道。
    顾所长不仅在琢磨把模型上的设计用到歼8大改上,更是在考虑,技术实的难度所在。
    如果合适,他会说服601甚至三机部,全力帮助哈工大搞出这几样技术装备。
    并不是他拖着,而是不知道哈工大有多少基础。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就先签合同吧。”
    得到601所答应合作后,李瑞再一次把学校几名领导召集起来。
    “现在一切都解决了,大家先讨论设立哪些航空专业,需要多少人。”
    李校长一脸笑容地向众人说道。
    “总体设计没必要独立飞机设计,整合在航天设计专业中,搞个飞行器设计专业就行了。”
    “发动机是核心,需要相关专业……”
    “雷达方向把无线电相关的整合进来……”
    恢复航空设计、研发实力,是整个学校所有领导的期望。
    李瑞刚问出口,众人纷纷把早就想了无数遍的方案提了出来。
    “厂长,继续等下去不是事啊!学校方面一点松口迹象都没有……”
    招待所里。
    坐在床沿的赵良玉愁眉苦脸地看着站在窗边、盯着窗外不停抽烟的侯国勇。
    两人找了李瑞跟康毅多次。
    康毅不谈合作,完全一副只管技术的样子。
    李瑞倒是热情,本来工作就忙,每次见到两人后,听完他们的要求,就转移话题,随后借口忙要求直接就送客。
    独家合作?
    核心配方?
    降低分成比例?
    统统都没得谈。
    “哈城各个百货商场跟供销社,都是售卖沈城化工生产的肥皂跟洗衣粉,几乎每个单位的经理我都找了,他们并没有增加其他厂产品的意愿……唯独就是没有洗洁精等,对方表示如果我们能供应,可以考虑销售……”
    这几天,赵良玉不只是在学校打听消息。
    作为销售科长,到了任何地方,都是先了解市场、寻求市场机会。
    “而且他们都是按照计划进货、销售。洗洁精即使我们能生产,也很难运到这边,华南市场我们都难以快速占领。何况还要出口创汇……”
    侯国勇点了点头。
    难怪人家不愿意给独家合作权。
    “让你打听的消息,打听到了吗?”
    一支烟抽完,侯国勇把烟头丢在地上,狠狠地踩灭。
    以此发泄胸中的憋屈。
    “化学实验室拿出来合作的项目,都是谢威拿出的配方跟工艺,目前他不在学校。去了哪里,打听不到。”
    赵良玉回答后,神情一变,“厂长,您不会觉得找谢威谈可以打破僵局吧?他只是入学才两个月的新生,他能影响学校的决定?”
    谢威的名字,是当时从康毅口中听到的。
    虽然康毅不愿意跟两人谈合作条件,通过旁敲侧击,两人从康毅口中得到了谢威不少消息。
    这让侯国勇感觉谢威才是关键。
    “总得试试。不管是核心材料配方跟工艺、还是独家合作权、甚至是降低分成比例,任何一项,能谈成,对我们厂的未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侯国勇深吸了一口气。
    深邃的目光看向窗外。
    “根本无法打听到他去了哪里啊。”
    “直接问李校长。你先在招待所休息,我去找李校长一趟。”
    说完,侯国勇就从挂衣架上取下军大衣,披在身上就向招待所外走去。
    外面,天已经黑了。
    没到李瑞办公室,侯国勇就被李瑞的新助理袁振越拦住。
    “李校长在开会……”
    侯国勇这几天不断找李瑞,跟袁振越早就熟悉了。
    “袁助理,我在这里等李校长。”
    “外面冷,你到我办公室坐一会儿吧。”
    袁振越清楚,虽然因为条件没谈拢,对于这送钱的财神爷,校长也非常重视。
    晚上零下十多度的低温,在外面时间长了,会冻死人的。
    侯国勇在袁振越办公室等到九点多,李瑞才散会回了办公室。
    刚准备收拾东西下班回家,侯国勇就跟着袁振越进来了。
    熬不住了?
    接连的好消息,让李校长心情愉悦,脸上浮现着笑容准备亲自给送钱的财神爷倒水。
    不等李校长热情的招呼,侯国勇开门见山:“李校长,能让我们跟谢威同志聊聊吗?”
    跟谢威聊?
    李瑞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就是提供洗洁精配方跟工艺,提出合作方案的谢威同志。”
    “谢威啊?他不在学校。侯厂长,跟我谈也是一样,学校的条件,他不会改变的。”
    李瑞不明白对方找谢威的目的。
    难不成,是因为跟601所的人接触,帮着601来试探自己?
    “谢威同志能提出工艺跟配方,还设计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外包装,说明他非常了解市场情况。我们有一些想法需要从他那验证。如果没问题,我想我们就能签合同了。广交会不远了。李校长,能透露谢威同志去哪里了吗?我们可以去找他。”
    侯国勇平静地说道。
    同时也在暗中打量李瑞的反应。
    李瑞是校长。
    谢威只是学生,还是刚入校的新生,即使上学前有着几年的工作经验。
    跟领导都谈不妥,跟手下就能谈妥了?
    这可能会给谢威带来麻烦。
    谁让谢威这混蛋提出对合作者一点都不友好、如此苛刻的合作条件!
    “他在沪市无线电14厂。要是不着急,最好在这里等他回来。路上需要好几天,要是他那边顺利,指不定你们在路上就错过了……”
    给谢威上眼药?
    李瑞看了一眼侯国勇,心中暗笑,这家伙怕是不知道谢威那小子比自己还坑,到时候被他卖了还会帮着谢威数钱,鞠躬说感谢。
    他要去找伤害,就让他去呗。
    “谢谢,学校能帮我们明天给他拍一封电报吗?我们明早上就出发去沪市,要是没问题,我们就回来跟学校签合同。”
    侯国勇自然不想白跑一趟。
    这年头联系不方便,侯厂长也怕从学校出发去了沪市,谢威又在他们没到达之前就返回,到时候还真是麻烦事。
    想到出来这么长时间,要是无法谈妥,就麻烦了。
    侯国勇心中已经有了后悔。
    没办法。
    谁让他担任厂长时向化工局领导立军令状:让花都油脂化工厂在3年内拥有洗洁精、洗发香波等生产配方跟工艺,进入国际市场,为国家创汇!
    化工局收到电报第一时间就转给油脂化工厂。
    收件人连名字都没有!
    侯国勇也不会在拿到电报第一时间召集厂里开会讨论,第二天就跟赵良玉踏上了北上的路途。
    “行,明天我让人给那边拍一封电报。”
    此刻。
    谢威跟于国峰两人刚刚在沪市无线电14厂的招待所住下。
    到车站接两人的是14厂技术部的副总工覃秋华。
    哈工大校友。
    一开始于国峰介绍了覃秋华的身份后,谢威高兴不已。
    从覃秋华口中了解到14厂的真实情况情况,心情沉到了谷底。
    14厂拥有生产谢威所需芯片的能力,却不具备大规模制造的条件。
    谢威刚开口说,初期阶段实验室生产也能满足需求。
    覃秋华却告诉他:谢威的芯片设计太过复杂,合格率不会超过2。
    更如同一盆冰水泼到脑袋上的是每块合格成品,价格会超过28000元!
    导致这么高成本的原因很多:硅晶圆的纯度、尺寸、光学镜头、光源、光刻过程中涂层等等。
    14厂现在最先进的光刻机是去年中科院刚研制很出的最先进GK3型半自动接触式光刻机,效率低,精度差。
    美帝在67年就投入使用的投影式光刻机精度更高:同等工作效率下,良品率比接触式光刻机提升10倍以上!
    听到这些,谢威整个人都麻了。
    难怪,国内在七八十年代光刻机已经快要追上世界先进脚步,后来差距越来越大。
    原本谢威有心理准备,可也没想到会这么离谱。
    知道良品率低。
    可没想到会这么低啊。
    2不到的良品率,算上不良品的成本,每一块芯片28000!
    谢威手里70万经费,仅仅只能获得二十多枚。
    真生产出来,除了研究,推向市场一台计算器得卖几万才合适?
    “不用想太多,行业内的都知道,国家也知道。”
    于国峰见谢威脸色难看,掏出烟递了一支给谢威,自己点上了一支,安慰着他。
    “基础差,大家都在努力,早晚有一天,会解决的。”
    “于主任,我不是担心基础差的问题。”
    谢威喷出一口烟雾,叹了一声。
    “覃总不是说了,即使我们愿意承受这样高的成本,也得等吗?部队的需求得优先满足。”
    谢威担心的就是这个。
    原本,在知道这年头国内芯片制造底子后,他就考虑过,先用钱砸少量样品出来用于研究。
    研究有成果,看到推向市场的机会,不能能获得更多上级拨款,也能促使生产单位技术升级。
    不然,哪里会问李瑞要那么多经费?
    来到这个时代快一年,谢威比谁都清楚李瑞给的这70万是多么庞大的一笔经费。
    比起几十年后一亿都更有价值!
    “老覃不是也说了除非能提升良品率?14厂一直都在努力,也不过把不足1的良品率提升至2不到。各方面的基础都需要提升,相关单位技术无法突破,他们也没办法啊!”
    于国峰叹了口气。
    他之前在路上给谢威打过预防针。
    提醒谢威说,如果14所没法生产,就想办法通过特别渠道从国际市场上获得所需芯片。
    却遭到谢威坚决抵制。
    “光学,学校是强项对吧?化学涂层,化学实验室那边也能搞定……”
    于国峰诧异地看着谢威。
    本以为谢威了解真实技术水平会被打击,意志消沉。
    结果,这小子反而提出来要利用学校的基础,帮14所解决问题?
    闹呢!
    中科院、清北、以及众多光学研究所、电子研究所、物理所、应用化学所都在搞。
    学校这基础是不差,关键是之前就没往芯片这块发展。
    从没有基础开始搞,得砸多少钱进去?
    就现在谢威手里那点钱,丢水里,泡都不冒一个。
    “谢威……”
    于国峰正准备劝说谢威放弃。
    要研究,还是想法从黑市上搞点,等国内技术突破再考虑国内生产。
    学校,承担科研、教育任务,生产是企业考虑的事情。
    于国峰并不认为自己想法有什么问题。
    不能因为国内基础太差供应不了,就停止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
    结果,还不等他开口,谢威已经打起了呼噜。
    “呼呼”
    无奈之下,同样疲惫不堪的于国峰也只能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
    谢威跟于国峰在招待所用豆浆、油条填饱肚子,直接到了无线电14厂找覃秋华。
    “要真能解决半导体蚀刻时的涂层问题,良品率至少会提升40以上。”
    对由于国峰陪着过来的年轻学弟,覃秋华从来不曾轻视。
    谢威这大清早找上门来,说帮14所解决不良品居高不下的问题。
    顿时就让覃秋华眉头皱了起来。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啊。
    “学弟,昨晚我把情况都向你做了介绍,国内电子工业、半导体材料、光学等领域底子都太薄弱了……”
    覃秋华严肃地看着谢威,希望他能脚踏实地。
    “覃学长,基础差,底子薄,大家都知道。咱们不去讨论,我只想知道,如果学校提供更好的涂层材料,让良品率大幅度提升,您能说服厂里先帮我们生产吗?”
    谢威知


090 申请个人重大立功,我特么真的谢谢你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