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4 送上门来,就别想离开了,让谢威去忽悠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4 送上门来,就别想离开了,让谢威去忽悠第(1/2)页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_094送上门来,就别想离开了,让谢威去忽悠影书
    :yingsx094送上门来,就别想离开了,让谢威去忽悠094送上门来,就别想离开了,让谢威去忽悠:
    “嗯?宋主任,您也发现了不对?”
    朱主任愣了一下。
    “我们昨天就到了,本想早点了解项目进度,参与进去。李校长到现在都没有让我们跟学校项目团队接触,具体项目情况也没给我们透露。”
    宋主任倒也没有隐瞒,苦笑着把601面临的情况说了。
    之前签合作协议时,李瑞催着601尽快安排人员过来,让宋主任感觉项目应该是有了突破,学校人手不足,很着急。
    现在人来了,对方反而不急了。
    连学校相关项目团队都没见到,更不说其他。
    “就是这问题。今天刚到我跟李校长见面就提出先了解项目进度。李校长不仅没安排见面,连我们怎么来的都不问,直接安排我们先到招待所……早知道,就不理会601的邀请电报了,可能是学校根本就没打算跟我们合作。”
    朱主任也是一脸无奈。
    204雷达性能样机早在70年就制造出来,并且装到伊尔12上测试过。
    性能样机试飞结束后,根据试飞修改了设计图纸,进一步提高雷达性能,然后生产了两套正式样机。从72年7月开始整机联试,这几年一直在不断地测试、改进。
    今年8月,新的正式样机从780厂下线,在进行测试时研究团队发现:雷达馈源罩形状会影响天线方向图及天线增益。
    整个607所从几个月前开始组织技术攻关,全力研究温度、功率、气压、馈源罩形状与电晕现象的关系。
    只有重新设计馈源罩,再进行系统实验,以此确定新天线后,才能进一步改进、测试。
    此刻的204雷达项目,天线问题使得进度再一次受到影响。
    不然,607所也不会在接到112厂的邀请电报后,没有任何犹豫就派出十多名各小组技术骨干前来哈工大。
    “601邀请你们来的?”
    宋主任再一次愣了。
    学校需求合作,601帮着邀请,算怎么回事?
    “嗯啊!601的顾副所长电报中说,哈工大雷达项目以204雷达为基础,我们不仅带来了最新技术资料,选派的人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干将。”
    朱主任点头。
    要合作,自然没有必要隐瞒。
    宋主任不知道说什么了。
    对方受601所的邀请?
    抑或为项目经费?
    一年300万的经费,607也来分一部分……
    “怎么了,宋主任?”
    见宋主任不吭声,朱主任不解地问道。
    “我以为是学校邀请你们的。”
    “即使没有邀请,以204雷达为基础研制脉冲多普勒雷达,我们主动上门合作,也应该欢迎啊。李校长的态度让人感觉学校好像根本就没有雷达项目……”
    朱主任的话,石破天惊,让宋主任再一次愣住。
    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却找不到哪里不对。
    一直的疑惑瞬间被解开:哈工大没有项目!
    难怪之前601的团队在学校那么长时间都不签合同。
    这也不对,601知道学校没有项目,还邀请607参与。
    难不成,真的只是为了经费?
    从招待所离开的宋主任,心情沉重到了谷底。
    “情况有些不太对。”
    宋主任回到安置所里人员的宿舍时,众人并没休息,正分组罗列、讨论后续工作开展。
    不了解学校项目情况、进度,各个小组都在认真对待。
    宋主任召集各组组长,把从607得到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了。
    “宋主任,112厂邀请607的人参与,明显没安好心。204雷达是为歼8配套的。”
    “这才刚开始合作,他们就争夺项目主导权了!”
    “不能这样干等着。要不然,我们都得为601的项目工作。”
    611众人本以为到这边,有学校主导项目研发方向,不会再出现项目主导权之争。
    结果,601如此搞!
    “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不只是歼8需要,其他战机也需要。”
    宋主任叹了口气。
    阳谋!
    根本没法反对。
    脉冲多普勒雷达,是任何先进战斗机都必须装备的。
    “宋主任,既然601可以为歼8邀请607的团队参与,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一名四十出头的削瘦中年人在众人表达完意见才开口。
    宋主任看向说话的人。
    崔博,动力室副主任,611所派到这边的动力小组组长。
    “崔组长,你有什么看法?”
    “邀请410厂的团队也加入进来!”
    崔博说出自己的想法,又补充了一句,“先进战机不只需要优秀的火控雷达,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同样需要。而涡喷发动机只适合高空高速战机。”
    目前,世界战机设计思想都转向了中低空机动性。
    涡喷发动机无法满足中低空机动性对动力的要求。
    “对,我们也可以邀请410厂参与。学校说要搞大推力涡扇发动机,410一直研究涡扇6,基础是最好的……歼9前途未卜,他们日子也不好过……”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宋主任见大家一致同意,想着如果学校没有项目基础,肯定需要410厂提供基础。
    自然没有意见。
    趁着邮电局还没下班,宋主任直接跟崔博两人跑到附近邮电局给410厂打电话。
    太过遥远的长途,拨号需要多次人工转接,通讯质量还非常差。
    所以很多长途电话远不如电报来得方便。
    东北属于国内重工业基地,从哈城到沈城距离虽然不近,得益于众多重工企业相互间的紧密联系,电话比电报快捷多了。
    校长办公室。
    “……情况就是如此,三氟化氯是意外搞出来的,康毅跟梁红斌两人证实,这种化合物能有效提升液体推进剂能量密度。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清楚!”
    无奈之下,李校长只能向众人解释为什么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化学实验室提供经费。
    甚至还要求学校优先保证三氟化氯的资金供应。
    “学校是七机部下属,开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燃料也属于本职工作。我赞成校长的意见。”
    “推进剂能量密度关系到火箭的运载能力跟导弹的射程,确实应该优先!”
    “我不是反对优先搞部里需要的东西。一直瞒着601跟611不行。607的同志带来最新技术资料跟骨干团队,也是学校需要的……”
    彭思远也没想到实际情况会是如此。
    什么优先,大家都清楚。
    问题是战斗机相关技术项目根本就不可能得到部里的支持。
    甚至,上级知道了,学校领导都会挨骂。
    不务正业抢别的系统的活干!
    “目前的情况,我觉得只有谢威才能解决。”
    见众人了解三氟化氯项目情况后没有人再反对,可忽悠三机部下属单位翻车的事情,得解决。
    虽然李校长觉得把事情推给谢威有些过分。
    当初不是谢威的飞机模型,也不会有这一摊子事。
    而且,李校长一直觉得谢威没说实话。
    众人傻眼了。
    校长为了自己不丢人,让谢威背锅?
    “谢威?他又是化学实验,又是计算器,在折腾机电系那边的……校长,是不是换个人?”
    刘德宝第一个提出了反对意见。
    看着李瑞的眼神里满是鄙视。
    这会儿要人背锅了,就不再是宝贝疙瘩了。
    “校长,谢威怕是不合适。”
    张鸣秋的眉头也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跟谢威接触不多,也知道谢威目前对学校的重要性。
    不适合背锅。
    “我不是让谢威来背锅。我老李虽然有些时候不要脸,可没有让自己学生来背锅的习惯!丢不起那个人。”
    看着几人的眼神,李瑞直翻白眼儿。
    好歹大家是一起奋斗的同志。
    人跟人之间,这么点信任都没有?
    众人都看着李校长,也不出言反驳他。
    校长什么人,大家都清楚。
    “从谢威到学校后,化学,计算器,后来跑机电系,前阵上面又丢了一个无电线项目给他……之前我觉得这小子在瞎搞,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也就前几天我才明白:从一开始,这小子所有项目都围绕着芯片在搞。”
    众人的眼神,让李校长很受伤。
    为了不让众人觉得自己是让谢威来背锅,此刻李校长也顾不得再隐瞒。
    众人听后陷入了沉思。
    李校长停顿了一下,等他们消化,才继续开口:
    “前几天,我想把他手里的钱要回来,他说没有芯片一切白搭。那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
    “搞计算器,电子工程系也参与了进去;去14厂,一直没得到解决的光刻胶问题,在学校里刚好有!可以用作光刻胶的聚四氟乙烯,是谢威提出做电饭锅内胆涂层的……”
    “你们相信这都是巧合么?”
    “吸”
    当李瑞把谢威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后,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谢威的谋划太深了!
    搞电饭锅,看起来是为了给红光厂升级产品,谢威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聚四氟乙烯。
    有了聚四氟乙烯后,恰好学校计算机跟电子工程把谢威要的芯片设计出来了……
    “巧合确实没法解释这一切,再巧合,都不可能随便搞个东西,最后都被关联起来了。”
    张鸣秋接连深吸了好几口气。
    不由为谢威的深沉心思感到震惊。
    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啊!
    “会不会本身就是巧合,我们想太多了?”
    刘德宝有些不敢相信。
    如果是真的,谢威的心思太可怕了。
    如果不是校长发现,这小子怕是会让整个学校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发展。
    才大一啊!


094 送上门来,就别想离开了,让谢威去忽悠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