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3 小国的战略威慑力,提前准备好等榜一大哥上门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3 小国的战略威慑力,提前准备好等榜一大哥上门第(2/2)页
1200万经费还没到手呢。
    别到时候任副部长把经费砍一部分,就不美丽了。
    听到谢威来问方鹏举那火箭炮项目的事,李校长急了。
    “导弹是导弹,火箭炮是火箭炮。这种射程的战术导弹,造价不便宜!而且火箭炮是为了火力覆盖、饱和式打击……”
    李瑞的态度让谢威意外。
    老家伙不应该是军事项目就喜欢么?
    “谢威啊,那样射程的火箭炮,根本没有太大用。火箭炮覆盖有限,还不如派出一个轰炸机中队丢的炸弹多……”
    李瑞急忙反驳。
    在他看来,300公里射程的火箭炮,完全是浪费钱。
    “开发出来用于出口呢?”
    谢威不想听李瑞说的理由。
    认为方鹏举是疯子的人,说出理由不会有丝毫新鲜。
    “啊?”
    李瑞愣住了。
    出口?
    想都不曾想过。
    也不敢想。
    “可能吗?之前对外的装备援助都是无偿的啊!”
    李瑞喃喃地说道,“而且这东西太先进了,不在军事援助范畴内。”
    军事援助的,都是常规的坦克、战机、火炮等武器装备,不包括火箭炮跟导弹这样的先进装备。
    “你忘记九月总设计师视察112厂的谈话了?”
    谢威提醒李瑞。
    9月,总设计师专程考察了东北经济,在视察112厂时,曾忧心忡忡地说:“军工行业想要真正的发展,只靠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集百家之所长。但是要怎么集呢?那就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而这些技术又要大量的外汇。我们只是搞对外无偿军事援助,外汇流失很严重呀!”
    那之后,总师更是多次到访航空工业部门,听取各级汇报,最后得出结论:“要先进技术,也要先进人才,这些都需要外汇支撑。不当军火商是不行了。”
    上级是否已经出台政策,停止无偿对外装备援助,谢威不知道。
    他却清楚,79年向埃及出口50架歼6跟相关零配件,是新中国第一笔对外装备出口,合同总价1.67亿刀。
    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无偿军事援助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统计,仅仅战机就无偿援助了上千架。
    那是多少钱?
    当然也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得考虑国际局势。
    西南边境外的的猴子,得到超过200亿刀的装备援助。结果,转过来就用援助的武器打援助他的爹。
    自卫反击战,还有一个多月就打响了。
    “上面没出台任何出口相关的政策啊!你别整天瞎琢磨行不?”
    李瑞是真的急了。
    谢威这小子,想一出是一出啊。
    “现在没有技术,要搞出来得不少时间!目前,都改革开放了……”
    谢威再一次提醒李瑞目光得放长远一些。
    现在没有政策,以后呢?
    “你小子这是啥意思?你要支持方鹏举搞这东西,用你校企办的钱支持就是了,你都不准学校领导插手你校企办的事情了,这会儿给我说有用?”
    李瑞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不对劲。
    谢威不想让校企办出钱!
    “什么叫我的校企办?”
    谢威不乐意了。
    “部里1200万还没到手,别看这笔钱很多,学校得扩建,实验室设备得更新,部里相关研发项目得加快……”
    李瑞也不跟谢威争论,转而哭穷。
    给钱?
    是没可能的。
    原本上级拨的经费,他还打算给谢威分一些。
    奈何,谢威在关键时候逼着他承诺学校领导不得对校企办的财务插手。
    李校长哪能忍这口气?
    “当然,如果校企办愿意支持方鹏举的超远程火箭炮项目,除了经费,人力物力学校不会少的。”
    怕谢威暴走,李瑞觉得,人力物力还是可以给一部分。
    “任副部长让方鹏举找我的。”
    老家伙跟自己耍无奈?
    直接丢王炸去炸他。
    “真的?”
    果然,李瑞被谢威丢出来的王炸给炸懵了,“任副部长可不会管这些事。当年他还为这项目批评过方鹏举。”
    “当年是基础配套跟不上,目前有了实现的基础。方主任说理论设计工作差不多了……也不是一上来就搞射程那么远的。弄个120180公里的,找到客户后,再搞射程更远的……”
    谢威突然发现,跟李瑞接触多了,自己说项目进度时,也开始满嘴跑火车了。
    方鹏举可没说理论设计差不多了。
    “谢威啊,学校花钱的地方多,钱又少,要不商量一下……”
    不等李瑞说完,谢威就已经出了办公室门。
    “这年轻人,啥态度!这动不动就走人了,以后可咋搞!”
    李校长很头痛。
    “或许,是因为火箭炮使用的是火箭相关技术,部里怕学校把经费都给砸到战机技术开发上?”
    想到这一点,李瑞突然觉得这火箭炮项目或许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
    国家有射程5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
    甚至射程更远的战略洲际导弹也有了。
    貌似就没有射程几十公里到500公里的导弹……
    “谢威,学校给了人,可不会给人力支持啊!”
    以为自己想明白了的李校长,对着门外大声地嚷着。
    听到这话,谢威走得更快。
    果然不能跟李瑞那老家伙多讲道理,讲不通的。
    “方主任,您可以组织人员准备搞项目了。”
    从李瑞办公室出来,谢威直接到了动力实验室。
    “啊?校长能同意?”
    方鹏举满脸意外地看着谢威,仿佛无法相信。
    “同意了。目前要搞火箭炮,困难不少。哪怕只是100多公里射程,也不能再使用液体燃料作为推进剂……还有,要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保证精度……”
    谢威把自己的想法全部给方鹏举说了一遍。
    一开始,方鹏举只是听着。
    到后来,感觉谢威说的自己快记不住了,急忙拿起笔,飞快记下来。
    “这些都是校长的担忧。如果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可能经费就得出问题。”
    谢威没说是自己提出来的。
    李瑞怕是根本就不知道搞这样的火箭炮有哪些困难。
    方鹏举也不会傻得去问对方,拿出解决方案去找李瑞询问,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通知完方鹏举,谢威也没多停留,直接回教室上课了。
    留下满脸疑惑的方鹏举独自在办公室思索。
    “校长怎么突然就同意了呢?难道是老师打了招呼?”
    想法刚浮现在脑海,方主任就急忙摇头,“不可能!老师从来都不会走后门的!”
    老师是什么性格,方鹏举很清楚。
    对国防有巨大作用的技术,部里资源会优先保障、供应;没什么用、还挤占经费跟人力物力,即使找了关系,任副部长都会直接叫停。
    所以,让一直都反对这个项目的校长同意的,终究是谢威。
    可谢威如何让李瑞同意的?
    一时间,方鹏举陷入了沉思。
    想好一阵都想不明白。
    无奈之下,方鹏举直接去找了任副部长,希望老师能给自己解惑。
    “哦?”
    听完方鹏举介绍后,任副部长心中暗道一声:果然,这小子这些年就没闲着!
    一时间,任副部长想起当年在蓉城人民公园时,才十多岁的谢威说出的那番话:远程用导弹精确打击敌人指挥部跟通讯系统,中近程结合使用火箭炮在短时间内完全覆盖敌人阵地才是王道!
    听到谢威提出火箭弹需要使用固体燃料、弹头使用集束炸弹等扩大打击威力,任副部长更加确定,谢威是为了进一步增加对机动性更强、威力更大的导弹相关技术的配套而支持这个项目。
    年轻人的想法,果然是不一样的。
    “既然如此,你先把这些年的理论研究成果跟设计方案整理出来……”
    “老师,我早就整理好了。论证工作也结束了,可以直接组织细分设计跟样品生产了……部里能不能给点人力上的支持?”
    方鹏举明知道老师不会因为关系亲近特殊对待。
    依然他希望在学校支持后,部里能给点支持。
    “部里人手紧张,哪里有人给你!学校本就承担培养人才的工作,部里还指望着学校多提供一些人才。明年学校会恢复航空航天的招生。这次给学校的经费,有一部分就是用于学校建设……”
    任副部长的态度明确表示,部里不会支持方鹏举的项目。
    “需要人,就自己想办法。实在想不到就去问问谢威。”
    得到老师的指点,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缺人也找谢威,方鹏举依然毫不犹豫给地去实验班准备找谢威。
    等了几十年,终于有了机会实现心中的理想。
    哪里还能再无所谓?
    谢威不忙时都会去上课。
    虽然大部分以前学过或通过自学学习了,学校给实验班配备的豪华师资阵容的老师们讲课过程,会给谢威提供更多思路,同时也了解这个时代的技术基础。
    是一种享受。
    方鹏举出现在实验班时,正是梁红斌的物理课。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校目前项目侧重点在集成电路方向,梁红斌这段时间的课,几乎都更偏向结构力学。
    倒是给谢威补了不少基础。
    以前谢威可没有学多少结构力学。
    “方主任,您这是?”
    方鹏举在门外向谢威招手,谢威本不打算理他,可对方不管不顾地直接打断梁红斌的上课,提出找谢威有重要事情。
    “你没找校长要人?”
    谢威听完后,心中暗骂李瑞那老家伙一点道义都不讲。
    他根本就不知道,方鹏举一心专研技术,其他什么都不管不顾,根本就没去找过李瑞。
    “校长不会给的。动力室的人都有各自的课题……老师让我来找你……”
    又把老师搬出来了。
    “学校人手紧张,你就想办法找部队要人……”
    “部队也不会给。之前我找了很多次,部队对这样的火箭炮没有任何兴趣。”
    看来,方鹏举要搞的项目那是一点都不受待见啊。
    卖军火是肯定赚钱的。
    尤其可以给小国当战略武器的,不受国际禁运限制的火箭炮,市场潜力更大。
    一旦打开了市场销路,未来几十年,都能持续地卖下去。
    “有熟悉的火箭炮生产厂么?学校没有生产工厂,搞出来得找生产厂生产。现在那些火箭炮生产厂缺项目,缺经费,让他们支援技术研发人员,以后生产交给他们……”
    方鹏举顿时大喜。
    感谢连连地离开了。
    中午,吃了午饭后,谢威没有休息,就跑到于国峰的办公室。
    “我以为你小子忘记了计算机这边的项目呢!”
    于国峰开着谢威的玩笑。
    好长时间没看到谢威,于主任心中还是有些不爽的。
    “过氟烷基化物配方跟工艺都已经完善了,我这边走不开,得麻烦您去一趟14厂。”
    谢威说明了来意。
    芯片必须尽快搞出来。
    他支持方鹏举的超远程火箭炮,并不只是因为任副部长。
    火箭炮的控制系统、雷达系统、制导系统等等,对于先进的高性能芯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搞出来了?安排人去不行吗?”
    于国峰皱起了眉头,“目前我手头的工作比较多。”
    “安排人去不行,14厂关系还没划拨到学校……虽然我们的芯片没法跟世界上最先进的比,在国内属于先进,需求很大……”
    谢威也不隐瞒。
    只要14厂的生产质量提升上去,能提供高端芯片,盈利将会坐着火箭往上飙升。
    指不定到时候出现变故。
    “这确实是问题。现在上面愿意把这家厂交给学校,就因为盈利不多,升级生产线需要的经费不少……”
    谢威一说,于国峰就明白了。
    国家缺钱。
    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没有项目,自然也就没了经费。
    各地都想快速发展起来,光靠着国家财政拨款肯定是不够的。
    能大规模创造利益的工厂,任何单位都不会放手。
    “目前很多项目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都迫切。只有搞出来,才能根据现有芯片的测试进行后续的设计。学校好些个项目都在等芯片。”
    “行,我把手头工作安排一下,先去那边一趟。”
    想了想,于国峰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那边一趟。
    计算机系主要任务是软件设计跟开发,硬件由电子工程负责。
    谢威明确给于国峰说过,专业计算器的项目只给相关团队练手,下一步,以这款芯片为基础开发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所需要配套的各种软件,将会非常庞大。
    作为计算机系主任的于国峰早就被谢威画的饼给吊起了胃口。
    有了高性能芯片才能展开更多相关研究,学校计算机技术才会快速发展。
    “那就麻烦您了。一定得给覃副总说,搞出来了也先不要公布出去。”
    “你很有信心啊?”
    于国峰问谢威。
    对于谢威的能力,他已经见识到了。
    可这么短时间就解决困扰整个集成电路生产的巨大难题……
    “不是信心问题,一旦成功,结合14厂的技术团队……”
    “你在打14厂技术研发人员的主意?”
    于国峰瞪大眼睛看着谢威,“我怎么感觉你比李校长还阴险?去14厂之前,你是不是就在打这主意?”
    “没有!”
    谢威急忙否认。
    一开始,他只是想跟14厂合作。
    他很清楚,14厂基础不差。
    要想打他们技术人员的主意,没有太大机会。
    沪市仪表局肯定不愿意放手。
    “李校长去部里把这厂要过来,他回来不说,我也不清楚。”
    不管谢威如何解释,于国峰根本不信。
    李瑞是雁过拔毛。
    谢威比李瑞更过分:大雁没往这边飞,他主动跑到人家飞行路径上去拔毛。
    “别催,不出意外最多半个月,第一批芯片就能搞出来了。”
    晚上,谢威照常买了一斤多猪头肉到杜国旺家蹭饭时,杜国旺催促谢威尽快把芯片搞出来。
    谢柔依然蜷在炕桌上学习,连话都不愿意跟谢威多说几句。
    谢威多问几句,小丫头都极其不耐烦。
    无奈之下,谢威只能跑到厨房给王征打下手。
    杜国旺跟梁红玲夫妻两工资级别都高,加起来一个月五百出头,可谢柔的粮油关系没有转过来,没有配额,家里没少买高价粮食。
    还好,李瑞、梁红斌等人工资都高,一群人经常到这边打牙祭。
    顺便把工作也给讨论了。
    这不,谢威刚进厨房,杜国旺就开口催促谢威提供芯片。
    “不对啊,学校搞数控系统跟PLC的理论设计有这么快?”
    “都几个月了!有你提供的方案,初步设计工作已经完成。需要生产样品进行测试,才知道如何改进。”
    杜国旺没好气地说道。
    谢威是典型的管杀不管埋。
    “你之前不是说光刻胶的问题解决了?我看你小子整天待在化学实验室里,怕是忘记了其他项目。我给你说,别整天想着怎么赚钱……”
    杜国旺不满地说道。
    “王哥,你又说啥了?”
    “用得着他说?你跟校长争校企办的主导权,学校领导有几个不知道的?这下好了,部里1200万经费,那老家伙不要脸,一分钱都不给咱们……”
    敢情杜主任是因为这个而不爽呢。
    “那经费一部分是用于学校扩建,上级已经同意年后就恢复航空航天系相关专业的招生工作。”
    谢威解释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