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9、我和我的皇帝笔友(下)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9、我和我的皇帝笔友(下)第(2/2)页
皇帝略作迟疑,又道:“再……带封信,并玉如意一起吧。”
    司礼监太监略作琢磨,懂了。
    只说带封信,但又不说信上要写什么内容,显然,这是要送一封空白的信过去。
    为何要送空白的信呢?
    矜持的皇帝,是希望送去空白的信,来日收到贾邵写满‘拳拳心意’的信。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对这位聪慧少年郎格外满意。
    否则也不会送一柄‘如意’。
    更不会特地给贾邵一个‘和君父互通书信’的恩赐。
    司礼监太监领命而去。
    不久后。
    玉如意,和那封空白的信,便送到了昌涛手中。
    司礼监太监笑道:“昌大人,切记要把陛下的心意,亲自送到贾邵手里。告诉他,日后若是有信要送来京城,递给司礼监便是。”
    “有劳公公了。”
    昌涛赶紧接下,内心发出没见过世面的惊叹。
    原来,真正‘简在帝心’的才子,陛下会这般厚爱,又是送玉如意,又是写信。
    自己连升三级,看似是‘祥瑞功臣’。
    但真正的大功臣,在陛下心里啊!
    这世间,能跟皇帝暗中有书信往来的,又有几人呢?
    贾邵先生,未来绝对不可估量!
    昌涛走了。
    司礼监太监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随后唤来一个贴身小太监,低声道:“将陛下同贾邵通信的消息,递给礼部尚书董彦。”
    礼部尚书董彦,原首辅陈秉的人。
    陛下承了郑首辅的人情,把李端提作礼部尚书。
    又把礼部尚书董彦,安排进内阁作次辅。
    这帝王权衡之术,实在玩的炉火纯青。
    而依附于皇帝的太监们,自然也有自己的‘平衡’生存之道。
    司礼监太监想了想,又说道:“接下来,不管是郑阁老,还是礼部尚书董彦后面站着的那位,怕是都会去极力拉拢那贾邵。”
    “通知河南镇守太监,让他备一份厚礼,亲自送去孟津。”
    一个未入朝堂,却能和陛下互通书信的人,实在太关键、太重要了。
    他很有可能会成为某个变数。
    还是各方势力都无法掌控的那种变数。
    因此,司礼监太监率先选择,向贾邵示好。
    不仅仅司礼监。
    郑霞生回到内阁后,神情如常办公。
    然而等返回府邸,他第一时间将李端喊来书房,眯起眼说道:“计划有变,董彦要入阁做次辅了。还有,陛下答应你从陕西回来后,担任礼部尚书之职。”
    李端闻言,表情喜忧参半。
    郑霞生揉了揉额角:“陛下对那贾邵的喜爱,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若我没判断错的话,他准备跟贾邵私下建立联系。”
    “你找个信任的人,备一份厚礼,送去孟津吧。”
    “再给周雍去封信,让他打探一下,那贾邵究竟是何来路。”
    李端闻言很是吃惊。
    陛下跟贾邵建立私下联系?这得是多大的造化啊!
    但,震惊过后,李端迟疑道:“咱们这么明晃晃去招揽,陛下若是知道了……”
    郑霞生摇摇头:“正是明晃晃去招揽,才能证明,我们在祥瑞一事当中,毫无参与。所以跟贾邵并不认识,这是好事儿。”
    “而且……司礼监太监欠着那老东西的人情。贾邵的事儿,怕是很快就要传到那老东西耳中。以他的手段,定会选择去招揽贾邵。”
    “一个未入朝堂,便能搅弄风云,简在帝心,和陛下互通书信的少年郎,决计不能被他们招揽去了。”
    郑阁老口中的‘那老东西’——自然指的是前首辅陈秉。
    此时,满朝堂都在因孟津县令带来祥瑞一事,议论纷纷。
    昌涛一战成名。
    而背地里,一个叫做贾邵的少年郎,成为了各方政党眼中的香饽饽。
    务必要将此人拉拢到自己阵营当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