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7章第(1/2)页
→、、、、、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是三年。
    守完了祖父的孝,守完了祖母的孝。
    除服这一天,许氏吩咐朱玲玲特意做了两桌好菜,上了自酿的米酒。
    穿了三年多的素服,这一天全家上下也换上了亮色的衣衫。
    好酒好菜上桌,许氏站了起来。
    “第一杯,敬老太爷和老太太。”
    许氏带头,将酒撒在了地面上。
    “第二杯,敬暖暖。”
    “大伯母,使不得。”
    春暖惊慌不已,连忙回话。
    “听我说完。”
    众人都不吭声,听许氏诉说着过去三年多的辛酸。
    “时间过得很快,但是,自肖家出事以来,每一天我们都是度日如年。”许氏道:“从抄家后,就是暖暖在各处奔波打点;离京来蜀地的路上,也是靠着暖暖照应;来到蜀地,肖氏大族的忘恩负义,让我们一度陷入了绝境,若不是暖暖凭着一身的本事,我们估计都饿死在蜀地了……”
    众人点头。
    大伯母许氏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存在的。
    再回首,来时路真的很苦很苦。
    “现在的我们,有吃有家有余钱,个个都有事儿可做,也是靠了暖暖的支撑和谋划。”许氏道:“暖暖照应着京城的玉儿,还亲自去了漠北。”
    “她一介女儿之身,经历了超乎常人想象的苦难才让我们肖家有了今天,这一杯,敬她。”
    “敬暖暖(二妹妹、二姐姐)”
    举杯相敬,敬她的勇敢、敬她的坚毅、敬她的聪慧;敬她的大义……
    “多谢。”春暖鼻子发酸,眼角有泪:“也敬您们,敬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敬我们的不放弃,一起努力拼搏的过去,一起奋斗的未来。”
    “暖暖说得好。”许氏举起了杯子:“第三杯,敬我们大家,敬你敬我,敬我们的坚持和努力。”
    众人眼里都有了晶莹的泪光,仰头一饮而尽,喝的是过去的辛酸和苦涩,是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这一顿饭,在京城的时候会叫做晚宴。
    宴后自然是要围炉煮茶,谈未来的安排。
    “暖暖的亲事在腊月十二日。”
    亲事已定,这是肖家重中之重的事儿:“春宁,你阿姐的陪嫁这些都安排好了吧?”
    “回大伯母,已安排好了。”
    “嗯,不错,春宁也是历练出来了。”
    许氏很欣慰:“玲玲,你把暖暖手上的俗务接过去,让她安心待嫁。”
    “是,母亲。”
    朱氏其实已经慢慢的操持着肖家的俗务了。
    当初初到蜀地,肖家一穷二白,连住的房子都是佃的,她还将厨房烧了个精光。
    三年多的努力,肖家落地生根,有田有地有余钱,还有了自己的产业,这一切,都是春暖挣来的。
    而春暖出嫁,将张老爷茶楼的红利留下了,她只带走赵明华的红利。
    嗯,用赵明华的话说,成亲后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
    自己要出嫁了,春暖也有些话交待。
    “大伯母,母亲,三婶,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身子骨好才有未来。”
    “长嫂,家里就交给你了。”
    “春宁,你任重道远,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还是那句话,身子骨要紧。”
    “弟弟妹妹们则要在各自喜欢的事上做好做精,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兼顾的时候,专一就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事无巨细,春暖都交待得一清二楚的。
    腊月十二,黄道吉日,宜嫁娶,肖家与赵家结秦晋之好。
    按照风俗,肖家是在腊月十一日宴客。
    肖家压根儿就没有亲戚,正常来说,来添妆的人不多。
    但是,许氏得到罗婶子传递过来的消息:全村人都要来给春暖添妆。
    皆因为,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人都请了春暖看诊,小到伤风感冒,大到骨折长疮之类的事儿,让春暖一看也不需要诊费,而且因为春暖的原因去百草堂取药都比别家都要便宜。
    真正是让大家小病不拖,大病能治,安全感瞬间提升。
    许氏在京城是办过大宴的人,但是在蜀地,在村里,她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风俗。
    朱玲玲承担起了全部的责任,请了罗婶子来指导。
    席面按罗婶子的预算,准备了十二桌。
    因为村里的风俗就是送礼后全家大小都要来吃饭,让她感到奇怪的是正宴是在早上。
    罗婶子说女方正宴在早上,男方的正席在中午。
    添妆的人会在头一天晚上来,所以会来吃两顿饭。
    朱玲玲也不太懂,就在罗婶子的推荐下请了厨子,厨子开了菜单子,春宁和罗叔一起去采买了很多鸡鸭鱼猪肉,厨子做的席面叫九大碗。
    这样的席面做出来色香味俱全,连许氏都称赞。
    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罗婶子道:“这就是九大碗的菜,一般是大户人家才有这么丰盛,庄户人家的九大碗会将一些贵重的菜换成蒸海带,蒸粉条之类的。”
    →、、、、、
    所以,春暖出嫁的席面已经算是大户的标准了。
    头一天晚上,添妆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罗婶子的嫁妆是一只新式的实心银手镯。
    “罗婶子,您这也太贵重了吧,您还是留着给三丫做陪嫁吧。”
    庄户人家,一个实心银手镯,这绝对是嫁女儿娶媳妇都能拿得出手的,罗婶子去给了她,春暖觉得有些烫手。
    “春暖啊,婶子就没将你当成外人。”罗婶子不由分说套在了她的手上:“再好的婶子也拿不出来,比这个差的婶子又不好意思拿出手。”
    “这要是在以前,别说银手镯了,就是一两银子让我掏出来都比拿命还难。”罗婶子道:“自从你们家来了后,你教了你罗叔推拿,小刚跟着春宁做事,三丫也帮你们做药丸,一来二去的,我们家呀,还有了不少的银子了。这笔金额,我以前做梦都没想过会有的。”
    罗婶子是真不将春暖当外人,直接告诉了她,自己家存了一百二十两银子了,过了年也准备翻新大房子,还要置办一些田地,从此以后就要摆脱佃农的生活了。
    “恭喜你啊,罗婶子。”
    春暖会心的笑了,这就是勤钻研踏实的结果。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顺。
    当一家人穷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折腾,就算折腾不出个什么花样来也没什么损失。
    但是,一旦折腾对了,那就是翻身把


第197章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