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庙堂上下  归义非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9章 庙堂上下第(2/2)页
横。”
    “此等局势,收复不易,想要守好更是难上加难。”
    “朕召诸位前来,便是为了此事……”
    李忱将收复河陇的利弊和他的担忧都说了出来,诸臣面面相觑,最后是卢商率先开口作揖道:
    “臣……并不建议出兵河陇。”
    为了避免众人说他胆怯,卢商解释道:“河陇诸州虽然看似分裂,可一旦朝廷动兵,他们便会聚拢一处反抗朝廷。”
    “河陇之番兵,少说也有十万之数,而神策……”
    卢商说着说着却支支吾吾起来,李忱皱眉:“神策军如何?”
    “神策军……”卢商迟疑片刻,刚想说出来,却见李忱身旁的几名宦官死死盯着他。
    这四名宦官年纪不一,看向他的眼神却充满了警告意味。
    “神策军需要防备的藩镇太多,即便出兵也只能派出两三万人。”
    “即便拿下河陇,可还需要驻守河陇,派遣足够多的将士。”
    “眼下国库钱粮不足,出兵收复河陇,着实有些……”
    卢商一改话锋,几名宦官眼神瞬间变得柔和,而卢商身旁的几名官员略微皱眉,却无一人反对他所说。
    “卢侍郎,我记得河陇屯田较多,昔年河陇地区的屯田收入占当时朝廷屯田的三分之一,是否?”
    裴休突然开口询问卢商,卢商颔首道:“昔年确实如此,可如今经过吐蕃百年祸害,早已不如当年。”
    卢商这话倒是不假,开元之前的河陇地区农业发达,大唐在此采购的粮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史载“桑麻翳野、闾阎相望,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河陇沦陷后,大唐丧失了这片面积很大的屯田区域,粮食储备锐减。
    为了防御吐蕃,不得不在关中屯扎十余万大军,而关中自战乱后经济难以复振,完全依靠从河南和江淮等地的转运,使得朝廷财政负担极为沉重。
    如果现在的河陇还和百余年前一样,那不管是谁都会积极收复当地。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河陇连自给自足都困难,就连名义上可以调动河陇诸州的论恐热都因为缺乏粮食,不得不来大唐求援。
    这样的河陇地区,即便收复了,也需要花很大的心力与钱粮去重建。
    大唐君臣没那么多心力,国库里更没有那么多钱粮。
    因此在卢商等人看来,收复河陇之地只会打乱眼前的局势。
    到时候河陇没办法自给自足,还需要关中供粮,那朝廷的负担就更重了。
    “唉……”
    李忱长叹一声:“既然如此,那河陇之地便暂时搁置吧。”
    “待漕运与盐铁茶税厘清,再商议也不迟……”
    “对了,派去卢龙的官员是否回来了,那张允伸如何?”
    李忱将更多精力放到了幽州卢龙镇上,对此一直没有开口的那名紫袍官员作揖道:
    “官员回禀说张允伸勤于军政、处事恭谨。”
    “既然如宰相所言,那便派人正式授予张允伸为卢龙节度使,加检校工部尚书。”
    李忱称呼老臣为宰相,而白敏中又在外督军,因此朝中能被如此称呼的,也就只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令狐綯了。
    “无事便都散去吧。”
    见众人作揖应下,李忱便示意众人退下了。
    在众人离去的同时,被安排离开庙堂的悟真却在前往驿站的路上见到了许多事情。
    “吃了两个饼子还敢和阿爷我要钱,你活腻歪了啊!!”
    “军爷饶命……草民嘴拙,草民嘴拙!”
    窗外,一队身披扎甲的兵卒将摊子包围,领头之人揪着摊主的领子,而摊子则是疯狂的打脸自己。
    “停车……”
    悟真的声音从马车内传来,为他驾车的马夫是与他同行长安的沙州义士,自然停下了马车。
    “大德为何停下?”
    负责接待悟真的舍人试图拦下悟真,悟真却对舍人行了一礼,随后伸手将他的手扒开。
    舍人阻拦不及,便只能跟着悟真走下马车。
    悟真走向那群兵卒,兵卒们也发现了他和身后的宫中舍人。
    只是他们并未收敛,而是对悟真他们投来挑衅的目光。
    “你这沙门,来这找死呢?!”
    军头瞧着悟真那模样,张口便骂了出来。
    悟真却不恼怒,只是对军头行礼道:“诸位都是大唐的兵卒,为何要对百姓下手呢?”
    “娘贼的,今日出门不赶巧,遇到你这个猪犬般的东西!”
    军头将摊主推倒在地,走上前靠近悟真。
    他生得不算高大,不过五尺五六寸,但依旧比悟真高出大半个头。
    眼见事情要闹起来,舍人立马呵斥道:“你这厮,可知这是沙州义旅所派来的使者!”
    舍人本以为凭借此话,能让军头收敛,却见军头对地吐了一口痰。
    “呸!”军头不屑看向悟真与舍人:“一群依附番狗混杂,临阵倒戈朝廷的杂种罢了!”
    “你!!”
    舍人瞪大眼睛,却是没想到军头竟然如此粗鄙,要知道朝野上下都对收复河西四州的沙州义旅十分敬佩。
    尽管他们不会帮忙,可最基本的尊敬还是有的。
    现在这样的义旅却被骂作“杂种”,便是连他这舍人都不由得气血上头。
    只是面对辱骂,悟真却并不生气,只是平淡的讨论道:
    “你们吃着百姓的税粮,就是这样欺负百姓吗?”
    “呵呵……你们听听他说什么!”军头笑着与四周兵卒打趣,而兵卒们也笑个不停。
    笑了半晌,军头这才鄙夷道:“神策军吃的是朝廷的粮食,穿的是朝廷发的衣服,这群草民……”
    军头闲着不够,一边说一边揪起那摊主的衣领。
    “阿爷们穿着甲胄保护他们不受番贼劫掠,吃他几个饼还敢向阿爷们要钱,反了天了还!”
    军头瞪着眼睛,那摊主也连忙打自己嘴巴:“是草民嘴拙眼瞎,请军爷……”
    摊主之后的话,悟真已经听不下去了,他未曾想到长安竟然是这样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闹了起码一盏茶时间,按理来说,衙门理应发现了这里的事情,可直到现在都没有衙门的人出现。
    “贼秃!”
    军头朝悟真啐了一口,随后肩膀用力撞在他身上,懒洋洋道:“走了,去喝酒去!”
    “诶!”众多兵卒说说笑笑的跟随军头离去,而悟真则是躬下身子,将那摊主扶起,同时从怀中取出一小吊旧钱。
    “且收下去看看医匠吧……”
    悟真心如死灰,却安抚着面前的摊主。
    那摊主见了钱没有收,只是哀怨道:“这种事情时常有,大德不用为我担心。”
    他转身开始收拾起了被砸乱的桌椅板凳,悟真与他一同收拾,最后离去时,却还是把钱放在了摊桌上。
    他与舍人返回了马车,舍人见他一言不发,只能叹气道:
    “自文宗以来,宦官把持神策军,又因军中军饷高出边军三倍,因此不少宦官都在其中安插了不少纨绔和无赖。”
    “不过大德放心,当今至尊有整顿军务之心,相信日后会变好的。”
    闻言,悟真颔首没有说什么一时间车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直到马车抵达驿馆,悟真才在下车前对舍人问道:“如此兵马,真能收复河陇吗?”
    “这……”舍人被问住了,最后只能支支吾吾说道:“朝廷肯定会收复河陇的,请大德放心。”
    见他都如此支吾,悟真心头黯然,在驿馆门口与沙州的几位义士碰面后,便叹长气道:
    “三日后便返程吧,这长安……没有必要继续待下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