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封王第(2/2)页
忽然向弘宣好像又想到了什么,他猛地一起身,快步来到周洵身边,小声说道:“言恩,薛家毕竟是有乱国之名,朕要是启用,还放在平城军营,怕是前朝会像前几日那样,玩命地上奏此事吧。”
周洵淡定地笑了笑,轻声说道:“陛下,文昭帝当年并没有给薛尚定罪,何来罪臣之后这么一说?当然陛下也不能像安排其他勋贵入军营样,给薛家一个体面的军衔,不过陛下可以照顾薛尚是开国功臣,给薛家子孙一个百夫长,以后徐徐图之,再给薛家一个参将的军衔,无声无息中,平城军营就会完全在陛下的掌控之下了,百官也就无话可说。”
向弘宣眉头不展的脸上才稍稍流出些喜悦之色,他的一只手轻轻地拍打着周洵的肩膀,和颜悦色地说道:“言恩,那这事你就去安排吧,记住一定要做得悄无声息。”
向弘锡看着周洵那嬉笑眉开媚上的嘴脸,他才觉得自己还是比较仁厚的,他刚刚的建议跟周洵的一比,简直就是小儿科,平城军营已经被向弘宣安插了武承安来制约江挽枫,现在周洵又弄出了个薛家,薛家被冷落多年,担负着乱国的罪名,这时候向弘宣给薛家机会重新走进东俞的军队,薛家还不拼命地效忠向弘宣,以后平城军营就要热闹异常了。
凌柱跪在祠堂中,看着凌霄的牌位,他思绪万千。凌柱拿起一旁的黍稷,丢到了火盆中,火苗一下子蹿得老高,红艳的火苗伴着啪啪的声响,在凌柱眼面跳跃着,阵阵黍稷焚烧后的烟幕也环绕在凌柱周身,忽然凌柱的眼眶有些湿润,他默默地低下头去。
凌霄因病去世了,没有死在战场上,这不知道是凌霄的幸事,还是不幸。在凌柱的印象里,凌霄不算个慈父,甚至是个偏心过了头的父亲,但凌柱从心底还是非常敬重凌霄的,毕竟凌霄官二代出身,最终还能在战场上,靠着战功荫护子孙,这是一般世家子弟做不到的。
尤其是凌霄死在江家封王这个风口浪尖上,最后凌霄用死荫护凌,江两家的子孙。想到这,凌柱有些可怜起他这个老父亲,也许凌霄不是他们的好父亲,但他是个好侯爷。
凌华缓缓地走进祠堂,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礼部员外郎的衣冠后,跪在了凌柱的身旁,他也拿了一把黍稷,丢在火盆中,恭恭敬敬地给凌霄磕了一个头。
“大哥,今日李尚书将我叫去,让我草拟了一份江家封王的诏书,陛下已经恩封江挽枫为平南王。”
凌柱目不转睛地看向凌箫的牌位,他叹了一口气。这场江家封王的角力战,终于结束了。不知道比起江振南在南境的那场死亡之战,到底哪个更加艰难无比些?
“终于尘埃落定了。”
“大哥,虽然江家封王了,但陛下开恩,让平南王府建在邑城。”凌华小声地说道。
凌柱刚刚抬起的手臂,不知不觉中,停顿在了半空中,凌华赶紧将身前的黍稷框递到凌柱的手旁。凌柱有些犹豫地抓起一把黍稷,刚要放到火盆中,又问道:“还有什么?”
“还有就是,江家除了江挽枫去南熙旧都镇守,其他江家亲眷都要留在邑城的平南王府。”
凌柱眉头紧蹙,不经意间手一松,黍稷就掉入了火盆,顿时烟幕缭绕在凌柱与凌华身旁,他们都莫不知声,只有黍稷焚烧声在空荡的祠堂内啪啪作响。
好一会,凌华幽幽地开口说道:“大哥,我离开礼部的时候,遇见了兵部的叶尚书,叶尚书悄悄告诉我,户部的周尚书今日让他调广平侯薛尚的孙子薛平川入了平城军营,做个百夫长。”
“周洵?”
凌柱一惊,谁不知道周洵是向弘宣一手提拔上来的心腹,那就是说让薛平川入平城军营是向弘宣的意思。顿时凌柱觉得平南王这三个字是字字千斤重。即便如此,对江家,对凌家,对凌希,这三个字也无比重要,什么代价都是值得。
凌华看着凌柱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看样子他没有猜错,这些事碰在一起,绝对不简单。不管他与凌希,凌柱再有什么嫌隙,但要是江家倒了,下一个就会是凌家,他才坐上礼部员外郎的职位,以后凌家要是风光不改,至少他也会坐上六部尚书这样要员的职位,远大前程就在眼前,他不能,也不愿意凌,江两家就这么衰败了。
“大哥,要不要进宫告诉皇后娘娘。”凌华小声说道。
“不,这事不要惊动娘娘。”
凌柱一下子回过神来,凌希刚刚流产,也许就是因为这些事情让她优思过度而导致的。而且凌希也做不了什么,这也许就是向弘宣最大的让步了,跟凌希说,也不过就是徒增悲伤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