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各方反应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1/2)页
第九十六章、各方反应第九十六章、各方反应::
    京师,文渊阁。
    差点儿被昨夜大爆炸送走的大虞首辅,在儿子搀扶下,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不过整个人的气色,较之前相比,已经差了很多。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但现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稳定局势。
    其他的事情,一概等事情平息之后再说。
    尤其是卢大人,这段时间你务必看好御史台,不能让他们出来添乱。
    如果有人搞事情,无需客气,直接让锦衣卫拿人。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就越不能手软,一切以维持朝堂稳定为重!”
    宋海东杀气腾腾的说道。
    能够成为内阁首辅,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平常时期装作老好人,那是他年事已高,不想继续折腾。
    不想和没有能力是两个概念,当下定决心干某件事的时候,他还是那个杀伐果决的帝国首辅。
    一再强调维稳,无疑是在向各派表明决心。
    哪怕垂垂老矣,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但只要他活着,就是大虞朝最有权势的老人。
    “首辅放心,我们定会竭尽全力稳定朝纲!
    想来卢大人,也不会令人失望。”
    吕寿同一开口,卢之范当场就懵了。
    他何德何能,一天之内居然被两名内阁大佬点名。
    但凡是敢说个不字,估摸着今天就别想从这里走出去。
    “两位阁老放心,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敢在此时搞事之人,定是心怀不轨之徒,下官和这等不忠不孝之人不死不休。”
    左都御史卢之范的表态,让许多有想法的官员,一下子沉寂了下来。
    争权夺利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能够活下来。
    现在这些大佬的态度,摆明是谁搞事情,就先弄死谁。
    此时以身犯险,风险着实有些大。
    无数目光投向了次辅庞亨升,眼下这种局面,最有动机搞事情的就是清流党人。
    作为上一轮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权力重新洗牌,最符合清流党人的利益。
    “不光是御史台,国子监也需要重视起来。
    还有各地的书院,同样需要加强管理。
    发生了这种变故,那些野心家们,肯定会按耐不住。
    这些青年学子,最容易被人蛊惑,我们不能看着他们犯错。
    我看以内阁的名义,向各地学正发布诏令,勒令他们严加管束各地的生员。
    胆敢妄言政事者,一律革除功名,永世不得录用!”
    庞亨升的操作,惊呆了无数人。
    各地士子可是清流阵营的力量,以往党争的时候,这些士子都是他们的重要工具。
    清流大佬主动要求约束士子,这绝对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短暂的惊讶过后,众人很快就反应过来。
    大局为重!
    甭管现在的机会多好,作为内阁次辅,庞亨升首先要考虑都是朝廷大局。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光皇帝容不下他,朝堂上的有识之士也会先弄死他。
    大虞朝养士这么多年,绝不是一场意外的爆炸,就能够改变人心的。
    京师的变故,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了扬州。
    惊闻噩耗,李牧整个人都呆住了。
    什么样的大爆炸,能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估摸着把大虞朝全部的火药集中到京师,密封引爆都不一定能够造成这样的破坏。
    基本上可以排除人为,谁要有这样的能力,改朝换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侯爷,只要陛下没事,一切都会过去!”
    李牧强忍着震撼上前安慰道。
    爆炸造成的损失,暂时还没统计出来。
    可从目前搜集到的讯息来看,勋贵集团和外戚集团这次都是损失惨重。
    宦官和文官阵营的损失同样不小,但他们的基数足够大,有的是候补人员。
    靠血脉延续的勋贵和外戚就不行了,本来培养人才就困难,再死上一波完全是雪上加霜。
    对群体来说是灾难性的,但对个体来说,却是一个机会。
    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空出来的位置,自然需要有人补上去。
    岗位多了,竞争也就小了。
    至于由此导致的权力失衡,那是大人物需要考虑的事情,暂时波及不到他这个小千户头上。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突然天灾异象,必然会引起天下动荡。
    本想着改革完两淮盐政,填补上了朝廷的财政亏空,就能够开启一场盛世。
    现在看来怕是难了,天元一朝可真是多灾多难啊!”
    舞阳侯忍不住感叹道。
    天元帝从继位开始,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靠着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才把大虞从深渊中拉了出来,距离天元中兴仅一步之遥。
    可惜天公不作美,突然降下了一场灾难。
    在这个崇尚天人感应的时代,干旱洪涝灾难都能够扯到皇帝失德上,何况是这次京师大爆炸。
    相比对人心的影响,爆炸导致的直接损失,反而是次要的。
    接下来朝廷的重心,将不再是改革,而是怎么稳固统治。
    “侯爷,京师的事情,我们暂时无能为力。
    不妨先集中精力,先把两淮盐政的问题给解决掉。
    想来这种时候,无论司礼监左公公,还是徐阁老都想尽快回到京师主持大局。
    此时找他们商谈盐政改革的问题,最容易在短期内达成一致。
    尽快完成任务,大家才能够载誉而归!”
    李牧谏言道。
    全部都是肺腑之言,作为大虞朝的官,他是真心希望朝廷能够扭转颓废之势。
    百姓对朝廷的要求不高,只要上面不瞎折腾就行。
    偶尔再砍几个贪官,为大家出一口气,那就更好了。
    大虞现在遇到的大小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钱”字。
    养活庞大的官僚系统要钱,九边前线更是吞金巨兽。
    解决了钱的问题,其他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造成的恶劣影响,完全可以靠时间去淡化。
    只要朝廷足够强大,人心就不会变化。
    实在是不行,大不了让阉党背锅。
    反正他们的名声最臭,也不在乎更臭一点。
    “你说的不错,本侯不能继续观望了。
    徐文岳前几天还给我下了帖子,只是考虑到防治瘟疫,刚颁布了宴请禁令。
    本侯要以身作则,所以没有接受他邀请。
    现在局势发生变化,我就派人回复他,到时候你也跟着一起过去。”


第九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