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宋阁老之死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宋阁老之死第(2/2)页
大家手中是没有多少难民,但他们还有一群战俘养着。
    朝廷迟迟不给出处理结果,李牧严重怀疑那帮文官,想利用这个冬天饿死、冻死那群战俘。
    想法是黑暗了一点,但非常符合现实。????甭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了造反,这些人的家属都死在了朝廷手中。
    留下这些人,就是一个巨大隐患。
    万一未来这些人中有人再次造反,做出这个决策的官员,就要承担政治责任。
    轻则丢官去职,重则脑袋搬家。
    全部处决掉,又不符合儒家的仁治思想。
    下令流放充军,必然会死伤惨重,又要遭到那群卫道士的口诛笔伐。
    反正无论怎么处理,都会给自己留下巨大隐患。
    换个弱势的君主,大家直接把难题往皇上身上一推,就算是完事。
    遇上天元帝,麻烦无法往上推,那就只能自己接着。
    文官们不愿意承担责任,干脆就先拖着。
    人在战俘营中关着,发生了意外,也是看守将领的责任。
    等人死的差不多了,再介入处理,随便找个理由就糊弄了过去。
    未来史书上记载的战俘死亡原因,要么是武将贪腐,要么是瘟疫肆虐。
    不过文官们的算盘能不能如愿,还是要看朝廷的博弈情况。
    明知道要背黑锅,武将们也不是傻子。
    连李牧都知道催促,其他将领想来也不会闲着。
    皇宫中。
    “陛下,宋阁老刚刚走了!”
    收到这个消息,天元帝手中的羹汤,直接洒落了一地。
    “这就走了!”
    在很多人眼中,宋海东这位首辅,就是一个老好人、糊墙匠。
    可对天元帝来说,这位糊墙匠还有更重要的意义,维护朝堂上的平衡稳定。
    平常时期,宋阁老的存在感不高。
    一旦遇到大变故,他总是能够顶上去,把局势迅速稳定下来。
    天元帝推行的一系列的改革失败,没有惹出大乱子,宋阁老在其中是出了大力的。
    “宋阁老一生,为我大虞立下了汗马功劳,身后事不能马虎。
    传旨,拟定谥号“文定”。
    赐白银千两,布百匹,谷三千斛……
    告诉百官,停朝一日。
    光恩,你替朕走一趟,为宋阁老吊祭。”
    天元帝略显疲惫的说道。
    对待死人,他一直都很大方。
    甭管是之前意外亡故的王公贵族,还是猝于任上的宋阁老,他都给予了哀荣。
    或许存在做戏的成分,但政坛本来就是一个大舞台。
    没人在乎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能够一直演下去,假的也能够成为真的。
    首辅死了,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朝中局势,必然发生变化。
    前面王阁老走了,现在宋阁老也走了,内阁就剩下三位阁臣,进新人是必须的。
    每一次入阁之争,都是大虞党争的巅峰擂台。
    有资格参与角逐的文官,都会倾尽全力。
    谁胜谁负,天元帝并不在乎。
    作为仲裁者,他只需要朝堂保持平衡。
    现在的局面非常糟糕,缺少了宋阁老居中调和,接下来的党争势必更加激烈。
    偏偏他这个皇帝的身体不好,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朝政,平衡党争。
    “遵旨!”
    “皇上,您要保重身体啊!
    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就交给百官处理吧!”
    左光恩忧心忡忡的说道。
    皇帝身体不好,能够瞒过外面的百官,却无法避讳他们这些身边人。
    看着天元帝疼痛难忍,他是真的担心。
    “放心好了,等这些烦心事处理完,朕就会静养。”
    类似的话,天元帝说过不只一次。
    可惜大虞朝的破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边还没处理好,那边又闹出了新乱子。
    大臣们看起来还不错,但那是建立在权力互相制衡的前提下。
    一旦权力失衡,下面的人还有没有这么听话,那就很难说了。
    庞府。
    “阁老,刚刚收到消息,宋公卒了!”
    听到这个消息,庞亨升当场就呆住了。
    “什么,宋海东死了?”
    压在身上的大山一下子没了,庞亨升没有感到欣喜,反而是一阵悲凉。
    相比死去的宋阁老,他也没年轻多少。
    老对头先走一步,同样是在告诉他,自己老了。
    “吩咐下人准备一下,老夫要去送他最后一程!”
    庞亨升叹息一声说道。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