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借田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借田第(2/2)页
人饿急了,那可是什么事,都能够干得出来。
    我大虞朝每隔几年,都会有几个自以为是的蠢货,死在士兵的闹饷中。
    诸位都是聪明人,想来不会让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吧!”????李牧毫不客气的打断道。
    公归公,私归私,他可是分的非常明白。
    遇到公事,该硬杠的时候,那就必须硬气。
    不竖立一个强势的形象,后面的事情,根本就办不了。
    武将嘛,稍微飞扬跋扈一点点,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参将先消消气,古大人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现在的局势艰难,我们更需要同舟共济。
    那些客军终归是要离开的,战俘和难民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由我们来解决。”
    马同知的话,看似在劝架,实则是在进行隐晦的警告。
    客军是要离开的,他们这些地方官,拿人家没办法。
    可李牧这个扬州参将,可是要长期驻扎在这里,后面需要打交道的地方还多着呢!
    “马大人,战俘和难民的问题,那是你们的事。
    本官是武将,不能插手地方事务,这些事不用找我商量。
    不过衙门拖欠的钱粮,总得给出一个说法。
    本将也不为难诸位,能够拿出钱粮最好。
    倘若实在是没钱,那么就拿东西充抵。
    扬州府的无主土地多得去了,本官就吃点儿亏,先划三十万亩土地过来作为军粮田。
    当然田地还是朝廷的,本官只是代管一段时间,未来府库充盈之后,你们还可以收回来。”
    李牧狮子大开口的说道。
    他非常清楚,这种苛刻的条件,众人是不可能答应的。
    对扬州土地磨刀霍霍的人多得去了,暂时没人下手,那是受中庸文化影响,不想当出头鸟。
    若是一下子被切走这么大一块蛋糕,大家还不发疯。
    “李参将,这是不可能的,条件太过苛刻了!”
    周通判率先反对道。
    按照这种分法,未来扬州府的税就不用收了。
    士绅大族的税收不上来,落入李牧这种跋扈武将手中的田,同样别想征税。
    全部摊派给升斗小民,那也要有自耕农才行。
    全部逮着雇户祸害,就算是榨成了干,也没几滴油。
    “周大人,本将可没有乱说。
    按照大虞律,卫所每一家军户授田五十亩。
    募兵的开销比卫所兵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本官仅仅是参照卫所兵待遇提出的要求,绝对没有超过标准。
    本将知道你想说,朝廷划拨了军饷。
    问题是每年朝廷才给五万两,剩下的全靠地方衙门协饷。
    南直隶巡抚衙门、布政使衙门,本将都跑烂了,最后才想出了这个办法。
    你们不用担心程序上的麻烦,本将有布政使、巡抚给出的公文,大家可以看看!”
    李牧一脸淡定的忽悠道。
    公文肯定是真的,天天过去要饷,布政使和巡抚都被他骚扰怕了。
    不过上面却没有写具体的田亩数量,仅仅只要求扬州府酌情安排。
    玄妙就在这个酌情上,理论上来说只要扬州府肯给,甭管多少省里都可以接受。
    典型的踢皮球做法,非常符合大虞官僚的日常操作。
    “李参将,三十万亩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就算我们敢批,后续也会麻烦不断。
    这样好了,我各自退一步,以两万亩为限。
    我们可以让扬州卫,再借给你们三万亩!”
    古有文咬了咬牙说道。
    扬州府的土地多是水田,每亩地一年的粮食产量,大约是三百多公斤。
    按照和雇户五五分计算,五万亩土地的收成就是1.5万吨左右,折合米约1.05万吨。
    江南地区的粮价便宜,按照每石米五钱银子计算,恰好就是白银五万多两。
    若是遇上了丰年,还能够多收一些,正好可以买下一千匹布和一万石米。
    从这方面来看,眼前这位古大人还算是一个厚道人,没有胡乱压价。
    “知府大人,你们的难处,本将也明白。
    这样好了,我们各自退让一步。
    本官不要求什么三十万亩,你们也别提什么借用卫所军田,干脆直接划拨十万亩土地过来。
    其中一半是南直隶省的协饷,反正有布政使和巡抚下达的公文,你们直接在每年的赋税中扣除就行了。”
    李牧卖力的忽悠道。
    没有法子,在大虞朝向衙门要钱,实在太难了!
    不趁着现在情况特殊,可以和衙门提要求,赶紧把事情给解决掉,后面再想开口就难了。
    “十万亩的数字太大,最多八万亩,不然后续不好处理。
    另外李参将还要帮我们安置一万难民,保证不闹出乱子来!”
    古有文想了想说道。
    现在扬州的事务,离不开军队配合。
    那帮客军早晚离开,能用的还是李牧手下的营头。
    若是不解决军饷问题,这支部队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古大人既然这么说了,本将自然会全力配合。
    为了方便管理,这些土地要在军营附近。
    未来都会进行军管,衙门不能过多干涉。
    另外请古大人拨付一些费用,让我们用来安置难民。
    如果速度快的话,还能趁着现在这个时间完成冬耕!”
    李牧面不改色的打了一个埋伏。
    拿地只是顺带,要矿才是目的。
    矿山被圈在里面,随便怎么摆弄,都是他说了算。
    “好,此事本官答应了。
    周通判,暂借田亩之事,就交给你和李参将对接。”
    古有文点了点头说道。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