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钱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钱第(2/2)页
有理想抱负的,姑且先行用着。
    有能力的重用,没能力的慎用。
    粮饷都在您手中掌握着,士卒也是您一手招募训练的,几个外来户翻不起大浪。
    看得顺眼就留下多用几年,看着不爽等过上两三年,就推荐他们升迁离开。
    既不会得罪人,也不影响您掌控军队。”????兰林杰委婉的劝说道。
    搞人他真心不擅长,尤其是排挤一群朝廷命官,更是充满了风险。
    军中同样有法度约束,在人家没有犯下大错的情况下,主帅也无法凭白无故处理一名将领。
    本质上朝廷从外面调将领过来,就有权力制衡的意思。
    “罢了,先这么办吧!”
    李牧无奈的说道。
    麾下人才匮乏,没有能够挑大梁的。
    稍微能看的,也就这位师爷。
    不过兰师爷主要才干在处理内政上,出谋划策并不擅长。
    自己培养的那帮嫡系,全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大老粗。
    让他们打架砍人马马虎虎,出谋划策就不用为难人了。
    在未来一年内,能把常用汉字学全,那都算是上进心强的。
    真正的顶尖人才,要么在官场上,要么在进入官场的路上。
    李牧试图进行过招募,最后尴尬的发现,前来应聘的都是落魄书生。
    受时代的影响,越是底层的读书人,受四书五经毒害越严重。
    思想都被关在了笼子里,看问题的眼光非常局限。
    除非能够打破这种认知,否则就算天资再高,成长空间也非常有限。
    几十年的固有认知,明显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打破的,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乱世出人才,最大的原因就是传统秩序崩溃,大家的固有认知被打破,释放了被统治集团束缚的思想。
    小插曲结束,李牧再次把精力投入到军队训练中。
    他已经想清楚了,新到任的军官听话也就罢了,若是不安分那就进行“重点培养”。
    按照最严苛的标准训练,他就不信那些养尊处优的家伙,能够受得了折腾。
    小苍山之上。
    今天是收获的好日子,经过多道工序处理之后,第一批铜正式冶炼完成。
    望着眼前的铜锭,李牧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冶铜技术诞生了上千年,到了大虞朝工艺已经相对成熟。
    铜被冶炼出来,下一步只需加工成铜钱,就算整套流程走完。
    虽然朝廷明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铜钱,但这些法令早就名存实亡。
    发展到了现在,铸造铜钱的主力已经不是官府,而是各地的士大夫。
    私钱泛滥,引发了劣币驱良币。
    导致朝廷铸币收入大减,官办的铸币衙门甚至出现了亏损。
    为了弥补亏空,朝廷铸造的官钱质量,也跟着质量下降。
    恶性循环之下,让大虞朝的铸币业,乱成了一锅粥。
    一切都是利益惹出来的祸,铜钱铸造技术太过简单,利润又太过丰厚。
    相比直接卖铜,铸造成钱币之后,纯收益最少增加百分之五十。
    “这座铜矿,每月大概能够生产多少斤铜?”
    李牧关心的问道。
    “回大人的话,按照目前的进度,每月大概能够冶炼出五千斤铜。
    后续如果扩大采矿规模,产量还能够扩大一些。”
    听了工匠的回答,李牧当场就傻眼了。
    虽然心里有预期,知道铜的产量低,但没有想到会这么低。
    月产量五千斤,不是五千吨,他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出了毛病。
    按照大虞朝的官方制钱规制,一斤铜能够生产一百六十文铜钱,铸造市面上的私钱大约能生产两百枚。
    五千斤铜不过生产八十万到一百万枚铜钱,约合白银八百到一千两。
    如果是利润的话,李牧也就认了。
    问题这仅仅只是产值,刨除生产成本之后,纯利润大概也就五六百两。
    暴利是暴利,唯独这个产能太过感人。
    指望靠铜矿一朝爆富,明显是指望不上。
    “做的不错,争取再接再厉把产能提高上去。
    工匠每人领取一两赏银,老师傅领取二两。
    往后大家的待遇,除了基础月俸外,还有额外的产能奖。
    产能每增加一倍,大家的收入增加百分二十。”
    李牧随即画起了小饼。
    目前的暴利,那是建立在人工免费的前提下。
    如果计算上人工成本,矿山的收益就大幅度缩水。
    收益低,待遇自然不可能太好。
    当然,更多还是现在的产能基数太低,增长空间着实太大。
    别说是产能翻倍,就算是产能增长十倍、百倍,那都是大有可能的。
    若不是大虞朝缺铜,这种小规模的开采,根本没有竞争力。
    “多谢大人赏赐!”
    老者急忙叩谢道。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