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稳健统帅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稳健统帅第(1/2)页
::
    京师。
    北虏主动挑起战火,打破了许多人的谋划。
    无所谓主战主和,作为被动应战的一方,大虞只能选择打。
    紧急情况下,天元帝表现出了果决的一面,及时做出了应急部署。
    不过前线的战况,依旧不容乐观。
    边军几次试图出击,都被北虏揍了回去,现在只能困守城池。
    “京营,什么时候能够出征?”
    天元帝关心的问道。
    作为一名有为之主,他无法容忍前线一直被动挨打。
    为了收复辽东的失地,从去岁大败开始,他就在做准备。
    “陛下,三千营和神机营两个月前才补充完人员,部队正在训练中。
    按照之前计划,年底才能形成战斗力。
    此时出兵的话,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能够动用的兵力只有三万。
    考虑到京师的安全,十二团营中最多抽调三万大军。
    整个京营一共能够出动六万大军,距离您要求的十万之数,还差了不少。
    大都督府计划从各地抽调精兵强将,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景国良一脸为难的说道。
    吃空饷的恶习,遍布整个大虞,京营也没能成为例外。
    名义上京营坐拥二十五万大军,真实兵力却打了一个七折。
    其中的可战之兵,还要再打一个六折。
    和平时期,虚报一些兵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现在是战争时期,虚报兵员上了战场,那是会要命的。
    天元帝要求京营出兵十万,对京营来说,着实是压力巨大。
    “怎么才这么点儿?
    朕不是下令整肃京营么,这就是你们交出来的成果!”
    天元帝不满的训斥道。
    自他继位以来,可是数次整顿京营。
    相比先帝朝,朝廷对京营的军费投入,可是大幅度增长。
    “陛下,臣无能!”
    景国良当即请罪道。
    京营的问题,那是历史遗留问题。
    先帝朝的时候,京营的兵力就只剩下了六成,拥有战斗力的更是不足一半。
    能够恢复到现在的水平,已经几次整顿后的结果。
    除非能够彻底解决军饷“漂没”问题,不然现在的水平,就是能够做到的极限。
    “够了!
    每天请罪的人多得去了,朕不想听这些没用的废话。
    北虏联合鬼方一起入侵,边军只能据守城池,前线需要增援。
    朕不喜欢添油战术,大都督府和兵部,必须尽快拿出一个作战方案来。
    这一次务必要把敌人打痛、打惨!”
    天元帝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以他的身体状况来看,这就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仗。
    胜败直接关乎着帝国的稳定。
    倘若再次遭遇大败,大虞好不容易止住的颓势,将要再次加速。
    “陛下放心,辽东督师鲍志勇精通兵法,曾指挥大军数次击败鬼方和瓦剌。
    此人用兵最是稳健,一生从未遭遇败绩!”
    兵部尚书易传良当即开口说道。
    段文宏殉国之后,文官之中最能打的就剩下鲍志勇了。
    虽然这位一生都在打防守战,主动出击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人家确实没有败过。
    文官中想要出一个帅才不容易。
    能有这样的水平,已经非常不容易。
    如果不力挺着,搞不好皇帝又要让勋贵领兵。
    尽管勋贵在他们的口中,全是一群酒囊饭袋。
    但也不得不承认,勋贵的整体军事素质,还是要比他们这帮文官要强。
    没有取得显赫的战绩,那是没有表现的机会。
    天元帝上位之后的几次平叛战争,勋贵们打的都不错。
    虽然有虐菜鸟的嫌疑,但赢了就是赢了。
    真要是给了这些人机会,打输了还好。
    万一让勋贵们打赢了,长期被他们压制的武将集团,搞不好就要在朝堂上重新抬头。
    相比其他政治集团,放开枷锁的武将,才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一句出将入相,就足以令人无数人前赴后继。
    “你们商量吧,朕乏了!”
    天元帝挥挥手说道。
    糟糕的身体,不容许他长时间处理朝政,一般的政务早就交给了内阁和司礼监。
    如果不是前线大战关系重大,他都不会亲自过问。
    过来露个面,施加点儿压力,就够了。
    他这个皇帝掺和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论起军事能力,眼前这帮大臣,可比他强多了。
    鲍志勇的带兵能力,天元帝是认可的。
    一次胜利可能是运气,每次都获得胜利,那就只能是能力了。
    从前线的局势就可以看出来,在这位鲍督师的指挥下,边军把城池防守的滴水不漏。
    哪怕遭到了敌人的偷袭,也没有丢失任何一座重要城池。
    南通州。
    刚参加完庆功宴回来,李牧就收到了来自京中的书信。
    辽东大战突然爆发,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朝廷紧锣


第一百二十七章、稳健统帅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