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各显神通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各显神通第(2/2)页
的选择了搁置,把问题留给后人解决。
    非常不幸,到了他们这一代,这些搁置的问题开始爆发了。
    北虏是第一个造反的,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陛下,这些势力是欠收拾,但现在不是出手的时机。
    当务之急,我们的首要敌人是北虏。????臣建议先派出使臣,稳住这些势力。
    等解决了北虏这个大敌,朝廷腾出了手来,再逐个收拾这些家伙不迟!”
    庞亨升率先开口说道。
    作为首辅,这个烂摊子,他必须想办法收拾。
    祸兮福兮!
    在他看来,这一系列的烂摊子,既是麻烦,也是机遇。
    以大虞的实力,只要解决了北虏,收拾其他杂鱼完全不在话下。
    有了先辈们的衬托,收拾好了这些烂摊子,史书上必定会用浓墨记录一笔。
    没有人能够拒绝青史留名。
    “嗯,如果大家没有其他意见,就按首辅的提议办。
    兵部和大都督府,按照最糟糕的情况,做出一个预案来。
    万一这些势力被北虏说动,参与到这次战争中,朝廷也不能没有准备!”
    天元帝不放心的说道。
    大帝国的容错率高,那是建立在有准备的情况下。
    如果事先一点准备都没有,局部的失利就会演变成全局的失利,丧失的就是国运。
    “臣等遵旨!”
    扬州府。
    看着李牧递交的公文,古有文双了一个哆嗦。
    重建扬州水师,甭管给出的理由多么充分,到了他眼中都化作两个字“要钱”。
    想要开口训斥,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来。
    作为扬州守备官,恢复扬州境内的武装力量,本身就是李牧的职权所在。
    虽然平常时期,李牧从来没有上心过。
    可职权就是职权,不会因为是否上心而消失。
    拿着公文过来找他商量,没有直接上奏给朝廷,就是在给他这个父母官面子。
    一般来说,这种恢复原有编制的要求,朝廷都会批准。
    至于能不能拨下钱粮来,那是另外一回事。
    毕竟,负责军队编制审核,和掌管财政拨款的是两拨人。
    朝廷给的钱粮不足,就需要地方政府协饷。
    在扬州营军饷的问题上,被李牧坑过一次之后,古有文已经有些怕了。
    “李参将,水师的耗费可不低。
    重建扬州水寨,光造船的开销,没有数万两根本打不住。
    何况水师需要水手,现在我们可是什么都没有!”
    古有文皱着眉头说道。
    军舰的耗费多大,李牧没有列出来,可商船的售价他还是大致有数的。
    不奢望恢复到巅峰时期,哪怕只恢复一半的水准,所需开销都不会少。
    “知府大人,水师开销大本官自然清楚。
    可现在江南水师不堪大用,朝廷暂时腾不出来手整顿。
    为了保障扬州府的安全,重建扬州水寨势在必行。
    水师比陆师耗费大,但也有自己的优势,
    除了朝廷的拨款外,平时还可以出海捕鱼,略微弥补一下开销。
    沿海地区还有许多岛屿,上面的土地是贫瘠了一点儿,那也是可以耕种的。
    据我所知,现在就有不少海盗占据了这些岛屿,在上面进行耕种。
    如果水师能够把这些地方收回来,不仅能够消除海盗的威胁,还能补贴一下军用。
    这么算下来的话,重建扬州水寨,也就前期的开销比较大。
    只要将领得力,等进入稳定期后,水师自己就能够解决大半的军费开销。”
    李牧一脸淡定的忽悠道。
    指望水师自给自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到海上收税。
    毫无疑问,这种要命的事,肯定不能提。
    不然古知府非得当场翻脸。
    朝廷想要开海收税,都没有能够成功。
    地方官敢去碰这个禁忌,那就别想活着离开。
    捕鱼补贴开销,勉强还具备可操作性。
    岛屿上面种地,纯粹就是画饼。
    大虞附近的岛屿不少,可面积大的却没几个,还被海盗们盘踞中。
    刚刚建立的扬州水寨,不被海盗欺负就不错了,更别说夺取人家的老巢。
    何况这些海盗背后,还不知道牵扯到了多少势力,岂是那么好动的。
    不过为了计划顺利,李牧只能暂时放下节操。
    朝廷正忙着进行大战,就算上面肯支持,顶多也就在人员上提供帮助。
    钱粮就不用指望了,户部根本没有这笔预算。
    军费全靠自筹,地方政府的意见,就显得至关重要。
    获得了扬州府的全力支持,才有机会争取上面巡抚衙门的支持。
    “李参将,重建扬州水寨,本官不反对。
    可钱粮问题,府库现在最多支援三万两。
    本官最多和你一起上书,申请朝廷的拨款。”
    古有文沉思了一阵后说道。
    不支持不行,且不说大饼是否香,海盗的威胁是切实存在。
    南通州的事情,虽然及时被平息,但造成的恶劣影响,还是影响到了他们的仕途。
    京察考核结果上,包括他这个知府在内的一众文官,就没有一个获得优秀。
    上面的巡抚、布政使,同样跟着受到了牵连。
    没有江南水师背锅,挪移军费的南京六部,更是成了最大受害者。
    包括兵部尚书、侍郎在内的多名官员,京察考核都是不合格。
    贬官撤职是情节轻的,伸手捞钱的官员,此刻已经被锦衣卫逮捕,正在押送京师的路上。
    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换个时间点爆出这些事,还可以去京师打点一下,争取大事化小。
    现在不一样。
    为了保障军需的畅通,朝廷正欲杀鸡儆猴,以震慑百官。
    自己送上去当鸡,自然要被从严处置。
    本来他们身上的问题就多,锦衣卫深入一查,那处处都是漏洞。
    具体情况尚未对外公开,反正查抄出来的赃款,用了好几条船运输。
    搞不好南京兵部尚书,将会成为天元一朝,被杀的最高官员。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