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调兵遣将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调兵遣将第(2/2)页
左右两军将赶赴辽东,连同当地守军一起和北虏决战。????考虑到扬州营、淮安营、永安营、通州营、保定营,组建时间太短。
    尚未完全形成战斗力,暂时不做安排。
    如果后续战事需要,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军事调动。”
    易传良缓缓说道。
    这份用兵计划,乃是兵部和大都督府商议好的,并且报天元帝获得了批准。
    需要出动的各路兵马,早早就收到了通知,此时都快要抵达京师。
    此时拿出来说,只不过是例行公事的走程序。
    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军事调动,都是实打实的兵员。
    各部中吃空饷的水分,在制定计划时,就提前给挤掉了。
    为了确保粮饷落实到位,不光安排了锦衣卫东厂监督,还拿下了多名南京六部的官员杀鸡儆猴。
    “易大人,如果这么调动的话,国内的兵力就空虚了。
    万一发生了变故,光五个新编营,能够应付的过来么?”
    国子监祭酒石忠波忍不住质疑道。
    名义上大虞朝在册兵马,一共有两百多万。
    可真正拥有战斗力的,还是后续组建起来的募兵,真实兵力一共也就三十多万。
    抽调十二万大军进入辽东,相当于将帝国半数的兵力,投入到了辽东大地。
    剩下的兵马,要守卫疆域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军事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知道应付不过来,早干嘛去了!
    平常时期,就你们国子监闹的最狠,天天说朝廷穷兵黩武。
    你们也不想想看,没有这些军队守护,哪来的太平日子!”
    易传良没好气的回怼道。
    想要扩军的时候,就拿纸面上的两百多万军队说事。
    真到要用兵的时候,一个个又没了安全感。
    同以往的所有封建王朝一样,民间的乱子就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各种天灾人祸不断,稍不留神就是一场民乱。
    一般来说,这些叛乱抢完几家地主后,就上山落草为寇了。
    真正举起反旗,闹出大动静的,还是极少数。
    大部分叛乱,在发生初期,就被朝廷镇压了下来。
    一旦后方空虚,那就不一样了。
    隐藏在民间的造反专业户——白莲教,可是一刻也没停止过。
    这些邪教组织,无时无刻不想着推翻大虞,建立自己的皇道乐土。
    对地方士绅来说,这些家伙的威胁,比北虏都要大。
    毕竟,北虏再怎么强大,也没有直接作用到他们身上。
    “易大人,为国谏言,我等问心无愧!
    以下官之见,眼下朝廷根本没必要发起辽东大战。
    与其耗费大量的钱粮,在辽东战场上,不如直接固守城防。
    最糟糕的局面,无外乎放弃关外苦寒之地,又无损我大虞之国力!”
    石忠波的输出,代表了朝中相当大一部分官员的观点。
    自大虞建立以来,辽东大地就是一个赔钱货,根本不受大家待见。
    有虞一朝,放弃的土地多得去了,也不在乎再丢一个辽东。
    “住嘴!”
    “祖宗基业,岂可轻言放弃!
    我等世受皇恩,当以忠君报国为己任。
    北虏入侵,夺我辽东大地,乃是奇耻大辱。
    此等屈辱,只有鲜血能洗刷!
    敢言与敌人妥协者,皆是不忠不孝之徒!”
    一旁的左光恩率先发飙道。
    想要抓住清流的把柄不容易,难得有傻瓜送上门来,自然不能就这么放过。
    不同于以往,老是这些家伙高举祖制的大旗,痛骂他专权。
    这一次大义的名分,到了他的手中。
    放弃祖宗基业,可比触犯祖制的情节严重多了。
    搁在民间,那也是不孝之人。
    放在朝堂上,就集齐了不忠不孝。
    无论是谁,一旦打上了这个标签,那就彻底完犊子。
    不光政治生命结束,个人的声望,也会瞬间转负。
    意识到后果严重性的石忠波,还来不及进行解释,就被气的当场晕了过去。
    紧接着就有两名侍卫进来,把人给拖了出去。
    全程下来,群臣都一言不发,仿佛没看见一般。
    没有法子,有些事情可以做,但绝对不能说出来。
    先辈们放弃边疆苦寒之地,都是在静悄悄中完成的。
    明面上收复失地的口号,一个个喊的比谁都响亮。
    为了不承担责任,甚至还会处理几个涉事的倒霉蛋,让他们背负骂名。
    文官私底下聚会的时候,官员往常吐槽几句,大家议论一下事情就过去了。
    石忠波的运气不好,在进行口嗨的时候,被左光恩抓了一个正招。
    “让御医给看看,石大人应该是魔怔了,刚才说的话不作数。
    接下来我们继续议事,有不同意见尽管提,朝议上不以言获罪!”
    庞亨升一开口,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下来。
    无数清流党人暗自松了一口气,幸好自家老大是首辅,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担当的一面。
    尽管给出的解释牵强了一些,那也比没有的强。
    至于倒霉蛋石忠波,魔怔和不忠不孝之间,总得要选一个。
    前者无非提前告病回乡,后者可是严重政治错误,搞不好会遗臭万年。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