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四章、造舰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造舰第(1/2)页
::
    兵部大堂。
    “李参将,你来的真不凑巧。
    兵部现在尚书和侍郎全部空缺,就剩下我这个郎官,在主持日常事务。
    重建扬州水寨,这么重要的事情,本官实在是做不了主。”
    刘启铭双手一摊道。
    朝廷杀鸡儆猴,南京兵部恰好撞到了枪口上。
    大量的官员入狱,他这个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破天荒成了南京兵部中品级最高的官员。
    按照大虞律,在上级空缺的情况下,下级官员可以代行职权。
    律法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处理日常事务也就罢了,涉及到了重大事项,那是需要担责的。
    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
    好不容易等到前面的倒下了,见到了更进一步的机会,可不能在此时闹出乱子来。
    秉承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原则,刘启铭果断选择将各项事务押后。
    “刘大人,这种推诿的借口,你也就糊弄一下那些没见识的。
    《大虞律》,本官虽然不能说背的滚瓜烂熟,但基本讯息还是知道的。
    当今天子圣明,京中六部尚书、内阁诸公皆是贤臣。
    你按照律法办事,谁能够挑你的毛病?
    难不成你生性懒慢,不想履行职责!”
    李牧厉声质问道。
    南京兵部主官空缺,他自然是知道的。
    如果不是知道兵部中缺少挑大梁的,他才不会这么急着过来。
    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尚书侍郎在的时候,他这参将就是一个小虾米,要规规矩矩的上报。
    就算能够获批,南京兵部的支持力度,也是人家说了算。
    现在兵部的大员集体空缺,主事的就剩下一群小官,震慑力自然大减。
    看刘启铭的表现就知道,这位代理主事人,明显底气不足。
    他的底气越是不足,李牧的底气就越足。
    虽然有欺负人的嫌疑,但是在大虞朝,不这么干办事很难有效率。
    “李参将,这话可不能乱说!
    下官……”
    不等刘启铭解释,李牧抢先打断道:
    “刘大人,本官哪句话乱说了?
    究竟是大虞律错了?
    还是你认为天子不圣明、
    又或者说你觉得内阁六部的诸公非贤臣?”
    一连串的问话,搞得刘启铭额头冷汗直冒。
    这些问题,随便揪出其中一条,都是能要人命的。
    内心深处,他已经临近崩溃。
    早就听说扬州来了一名难缠的参将,这何止是难缠,分明就是一个活阎王。
    从来都是他们兵部的人,拿捏地方上的武将,何曾出现过眼前这种倒反天罡。
    “大虞律自然不会错!
    当今天子是难得的中兴之主,肯定是圣明的!
    朝中诸公,更是人臣典范,皆乃当世贤臣!”
    刘启铭强忍着怒气说道。
    认下了这些内容,就相当于默认要处理重建扬州水寨之事,不然他就渎职了。
    打开公文之后,刚开始的内容一切正常,很快刘启铭就发现了不对劲。
    “李参将,重建扬州水寨,直接原址重建即可,为何要增设这么多处营寨?
    还有水寨军官,光指名道姓的抽调人员,就有上百人之多。
    难道扬州水师就是一空架子,全部都要从各地水师抽调不成?
    钱粮要求更是不合理!
    筹建经费三十万两白银,每年还要二十万两的维护经费,这根本不可能。
    要知道江南水师每年才二十万两,他们的辖区可是整个南直隶。
    挑出了一连串的毛病,刘启铭的脸色一下子好看了很多。
    既然是被逼着办业务,那就全部公事公办。
    管你是什么来头,既然不让他舒服,那么大家都别想舒服。
    “刘大人,这些营寨的位置,可不是我给选的。
    如果你真想知道,就取一份扬州地图,仔细端详一下就会找到原因。
    无需在这上面较真,就算拿到内阁去讨论,也是会批准的。
    至于抽调人员问题,正如你所说的一样,扬州水师现在就是一个空架子。
    不瞒你说,现在的扬州水师,一个兵都没有。
    一清二白的情况下重组水师,自然要从其他水师中抽调人手。
    你大可放心,这些人在各地水师中,都不怎么受待见。
    签发了这份调令,大家都会感谢你,没人过来闹的。
    水师的粮饷问题,又不需要你出钱,犯不着在这里纠结。
    本官已经和知府衙门、巡抚衙门沟通过了,他们会承担一半的开销。
    朝廷的拨款,大概能解决四分之一,剩下的缺额本将自会想法子筹集。
    朝廷会不会批准,无需你来操心,有人负责去解决。
    南京兵部现在要做的,就是签发调令,尽快把重组水师需要的人给配齐了。
    顺便再给各地的船厂下达造舰命令,具体军舰数量、规格参数,本将会派人和他们具体沟通。
    造舰所需的费用,也由重建扬州水师的费用中出,无需兵部诸位同僚受累。”
    李牧面不改色的忽悠道。
    信息不对等,是他最大的优势。
    两淮盐场的幕后主人,全是他拉起来的虎皮。
    事实上,在重建水师的问题上,也就李牧自己积极。
    盐场的安全,有陆军守护就够用了,犯不着花大力气重组扬州水师。
    可这些事情,刘启铭不清楚。
    在他看来,李牧表现出的有恃无恐,全是幕后大佬给的底气。
    看军费就知道,如果不是有人打了招呼,地方衙门就不可能爽快给钱。
    搞不好南京兵部这边也打好了招呼,只因为上面的人被抓,导致事情耽搁了下来。
    没有通知到他,大概率是之前被边缘化。
    单独对上李牧,刘启铭还敢制造点儿麻烦,让他知道什么是“现管”的力量。
    毕竟,文武有别。
    武将想把手伸进文官阵营,对他进行打击报复,成本是非常高的。
    些许小事,不值得后面的公侯府,花大代价出手。
    可若是牵扯到两淮盐业的幕后之人,刘启铭就不敢有这念头。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从已知的讯息分析,还是可以确定文官大佬中有人分了一杯羹。
    吃过一次得罪人,被同僚排挤的苦,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一番脑补之后,刘启铭彻底没了脾气。


第一百三十四章、造舰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