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六章、征调令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征调令第(2/2)页
我大虞的士绅不比两晋门阀,哪有能力拉出数万大军。
    何况朝廷还会加强监管,最多在临近战场的地区采用,战争结束之后立即解散。
    绝对不会让民团泛滥,威胁到帝国的统治!”
    左鸿江硬着头皮解释道。
    内心深处,他问候了尹智铭这个搭档祖宗十八代。
    正经解决问题的策略,没见他拿出来过,馊主意倒是一个接着一个。
    为了搬倒阉党,搞出了波及数省之地的白莲教之乱。
    现在为了镇压叛乱,又献上了后患无穷的民团之策。
    具体效果怎么样不知道,反正他知道同尹智铭捆绑,是他做出的最大错误决策。
    哪怕他极力否认,镇远侯说的也是事实。
    地方上的士绅大族,拉出一支数万青壮组成的民团,没有什么难度。
    最少他左家就能够做到,加上他的影响力,汇聚十几万大军都有可能。
    看起来是实力雄厚,似乎可以左右天下局势。
    实际上纯粹是扯淡!
    人多不等于战斗力强,一千骑兵就可以追着十几万乌合之众砍。
    朝廷只要出动几千正规军,就可以把他们轻松剿灭。
    亮出这份家底,除了能引起皇帝的忌惮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真到了皇帝要动他们的时候,原本支持他的那些地方士绅,倒戈的比谁都快。
    在皇权面前,再大的影响力都是虚的。
    皇帝只需一道圣旨,地方上的县令,就可以把他们拿下。
    两晋隋唐的门阀世家之所以强大,那是有私兵部曲。
    不像他们这些被阉割的世家,天赋全点在了读书上,早就脱离了军事。
    在大虞朝,武转文朝廷大力支持。
    想要文转武,那就是九族消消乐。
    “好了,民团之事后面再议,朕现在乏了!”
    不等百官开火,永宁帝就果断叫停了这场朝议。
    经验告诉他,继续辩论下去,自己刚提拔的亲信又要被赶出朝堂。
    甭管是否好用,终归是他的老师,代表着他的脸面。
    廉州府。
    自从收到叛军准备出兵廉州的消息,原来的出兵收复失地计划,就全部作废。
    此时收复的失地越多,接下来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就越多,不利于集中兵力。
    相比主动出击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关隘,以逸待劳等着敌人自己出来,胜算明显要高的多。
    “李指挥使、景总兵,叛军已经开始集结,新兵训练的怎么样了?”
    贾博关心的问道。
    徐阁老给出了明确回复,他对李牧和景逸风的称呼,也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关系户,只要打赢了这一仗,代理必定变成实授。
    至于资历啥的,那些都是束缚普通人的。
    “勉强可堪一用,就是武器装备太差了。
    徐阁老承诺的兵甲,尚未运送过来,只能拿缴获的叛军武器暂时用用。”
    李牧平静的回答道。
    新兵主要是他在训练,景逸风那个总兵,能够指挥的还是只有淮安营。
    募兵不比卫所兵,那是需要发饷的。
    徐阁老还在筹集饷银,景逸风的家底有限,没有能力提前垫付军费。
    李牧麾下的卫所兵,主要以画饼为主。
    除了廉州卫的士兵,分到了土地外,其他几个卫都是画饼。
    没玩啥新花样,只是恢复了卫所制度建立时的最初待遇。
    每名士兵受田五十亩,提供种子、农具、房屋,至于耕牛暂时还欠着。
    全部都是按照规矩办,分的也是卫所军田,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至于军田数量略微多了亿丢丢,那些都是小问题。
    朝廷未登记在册的土地,落入他的手中,那就是卫所的军田。
    问就是:卫所官兵开垦出来荒地。
    这是一笔糊涂账。
    就算主人还活着,也不敢过来认领。
    藏匿土地是重罪。
    悄悄的干,没人会去深究。
    一旦放到台面上,藏匿五十亩就要抄家掉脑袋。
    广西士绅本就势弱,又被叛军祸祸了一遍。
    侥幸活下来的幸运儿,能不能保住自家在册的土地,都是一个未知数。
    敢跳出来搞事情的,数量绝对不会多。
    “军备问题,阁老已经上奏朝廷。
    想来要不了多久,兵部就会划拨下来。
    不过叛军来势汹汹,真的不需要援兵么?”
    贾博底气不足的问道。
    哪怕经历了扩军,廉州地区的官军数量,也不过三万多人。
    对比敌人宣称的四十万叛军,数量差距足有十几倍之多。
    对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贾博来说,这个数量对比,着实太过吓人。
    “贾大人,朝廷划拨的钱粮有限,根本养不起太多的部队。
    现在廉州地区的补给,全靠后方进行运输。
    运粮船队还是南直隶巡抚衙门提供的,其中一部分船舶是商人手中借的,那边一直在催促着还回去。
    倘若派出更多的援兵过来,又没有足够的钱粮,后勤将是一个大问题。
    敌人号称四十万大军,实际数量肯定会大打折扣。
    即便叛军真有四十万大军过来,其实也不用怕。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他们根本摆不开阵形,能够直接投入战斗的兵力不可能太多。
    我们只需和他们耗着,光粮草补给就能够拖死敌人。
    如果方便的话,劳烦贾大人请阁老出面。
    从各地船厂抽调一批工匠,在廉州船厂的旧址上进行扩建,作为船舶维修之用。
    顺便给南直隶那边下一道公文,直接把这支暂借的船队,划到本官麾下听用。”
    李牧面不改色的忽悠道。
    作为一位有信誉的人,自然不能干有借无还的事。
    倘若是钦差大臣下令征用,那就和他没关系了。
    留下这支船队,再加上扬州水师陆续服役的军舰,他麾下的水上力量将大幅度提升。
    “这些是应有之义!”
    贾博淡定的回答道。
    理由太过充分,他完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