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七章、云南危机  复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云南危机第(1/2)页
::
    会议结束后,三人各自忙碌起来。
    在向朝廷争取资源的问题上,大家利益是一致的。
    战争打的就是钱粮。
    只有获得足够的钱粮,才能够扩充更多的军队,从而在战场上获得更多的功劳。
    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需要功绩丰富自己的履历。
    干别的活儿,可能不好评定功绩,但军功却是一目了然。
    斩杀了多少敌军士兵,抓到了多少俘虏,收复了多少失地,这些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兰先生,我这边有一事,需要你跑一趟南直隶。
    广西地区缺粮,我和张巡抚谈了一笔大买卖。
    巡抚衙门有意出租广西地区的官营矿产,租金暂定为五万两/年。
    前三年的租金,需要用粮食一次性支付。
    虽然扬州的军田再次迎来大丰收,但府库的存粮也只有三十万石。
    距离约定的九十万石,数额还差的远。
    仓促从市面上收购,很容易遇上麻烦,需要扬州的士绅出手相助。
    你拿着本官的名帖去和他们谈。
    告诉他们如果有兴趣合作的话,本官可以分包矿产给他们。
    如果他们没兴趣,就直接采购他们手中多余的粮食。
    以本官的面子,多少都会卖一些,不足的份额找粮商收购。
    顺便拜访一下各地的海商,告诉他们廉州港可以对他们开放。
    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出海回来时,需要捎带一些粮食,全部按市价收购。”
    李牧平静的说道。
    相比之前,他终于上了棋盘。
    在广西这一亩三分地上,他也是一号人物。
    “大人,广西不是江南。
    就算全部收购最廉价的粗粮,五万两也买不到三十万石!”
    兰林杰急忙劝说道。
    参考在扬州开矿的经验,几座不起眼的矿山,一年都有几万两银子的进项。
    五万两承包广西的全部官营矿产,肯定是不会亏的。
    可租金变成三十万石粮,那就不一定了。
    广西地区的粮价,从战争爆发开始,就一直居高不下。
    哪怕是最先稳定下来的廉州,每石米也要卖到2两,内陆地区很多州府每石米更是能卖到3两。
    粗粮价格要便宜一些,那也是一两起步。
    即便是江南地区的粮价,同样因为战争的缘故,暴涨了近四成。
    “兰先生,你误会了。
    如果全部的精米,本官肯定不会答应。
    张巡抚要的九十万石粮,里面只需三成粗粮,剩下的七成都是糟糠。
    本官计算过,以江南地区的粮价,加上运输成本,差不多也就五万两的支出。
    广西地区的许多矿产,现在都在本官手中,随时可以组织人手恢复开采。
    本官手中拥有大量战俘和罪犯,每年节省下来的人工成本,就有数十万两之多。
    唯一的麻烦是一旦矿山恢复生产,矿工就必须填饱肚子。
    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所以在恢复生产前,我们必须尽可能多的采购粮食。
    从目前的局势分析,在白莲教叛乱被平息前,粮价还会持续上涨。
    趁着秋收的关口,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李牧忧心忡忡的说道。
    湖广陷入战乱,对天下局势造成的影响太大了。
    幸好江西的战线稳住了,没让战火烧到腹地,不然粮价还会飙升。
    受战争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广西都会处于缺粮状态。
    全部从大虞采购,粮价绝对会被粮商们哄抬到天上去。
    国内产能不足,那就只能把目光投向海外。
    可惜广西的位置偏了一些,在海贸中的话语权不够。
    如果地方换成了广东,实权派官员若是放出话去,那帮海商绝对能够从海外搞到大量的粮食。
    “大人放心,此事学生定会办妥!”
    兰林杰当即保证道。
    有利可图就行。
    随着李牧的官位越高,摊子铺的越大,对钱财的需求也越大。
    朝廷的拨款,根本养不起他麾下的军队。
    广西地区又不富裕,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卫所军田是不错的产业,可农业生产需要时间。
    目前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军田,恢复了生产,在创造价值。
    更多的土地,都是刚从叛军手中拿回来,正处于抛荒状态。
    短时间内,恢复生产是需要垫钱的。
    算经济账的话,进入广西这些日子,一直是入不敷出。
    把朝廷的赏赐和缴获的战利品,虚报出来的各种费用,全部都填了进去,也只是勉强抹平开销。
    在外


第一百九十七章、云南危机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